《高情商交际法则》:
会议后,参会人员共同进餐,这对小李来说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饭桌上,小李并没有立即就表现出对张编辑的仰慕之情,相反依旧落落大方。众人都在相互聊天,小李没有随便参与其中。在酒席的后半场,趁着众人心情都很好,小李这才凑到张编辑身边,简单地自我介绍了一番。
“知道知道,我知道!你就是那个刚才在会议上表现非常不错的年轻人。有个人见解,很好。”张编辑虽有一点醉意,但是对小李却有着深刻印象。
小李趁机进一步介绍自己,并且讲述了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爱好,张编辑听完更是激动不已:“没想到你竟然只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我这边认识的出版社有缺人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后来,小李果然不负众望,在岗位上做得可谓是“风生水起”,张编辑也被人称为“编辑界的伯乐”。
小李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目的,只是和张编辑说了自己的现状,却成功得到了张编辑的关注,也收获了社交的果实。其实,小李是抓住了社交的目的和心理。很多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某些工作,或者觉得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能够获取朋友同事的尊敬,但很多时候结果却并不是这样。只有抓住社交目的,明确自己的社交方向,才能够帮助我们更迅速地找到前进的道路。
有目的的社交并不代表趋炎附势,而是代表我们有自己的选择。就像小李,如果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和谁打交道,那么即使再给他几次这样的机会,也不见得他能把握住。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社交也是留给有目的、有准备的人的。盲目的社交只会让我们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乱撞,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有目的的社交则能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走向人生正轨。
有时候我们社交是为了找工作,有时候是为了结识朋友,有时候是为了合作。许多时候,为了一定目的进行社交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有目的的社交应该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不管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就像小李在结识张编辑的过程中,并没有虚妄地夸大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过于着急忙慌地套近乎。相反,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有计划、正当地实施有目的的社交,是不会被人诟病的,而如果为了实现有目的的社交而不择手段,就会让人很反感。强调有目的社交的重要性,并不代表我们就应该对过程不加以思考和斟酌。
高中时班里有一位同学c,他经常主动帮老师干活,并且十分积极。班里其他同学很讨厌他的这种行为,以至于很多人不喜欢和他玩。后来,他成了班长,并且让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也成功地和他做了朋友。
问及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我就是想做班长锻炼自己的能力。想做班长,就必须团结师生,让老师和同学都喜欢我。老师喜欢积极的学生,所以我也就尽可能做好每一件事。同学们刚开始不喜欢我,是因为他们嫉妒我。每个人都想做班长,但是他们却不行动,我也知道他们只是想想罢了。他们希望有个班长能够帮助他们,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也就是后来他们喜欢我的原因。”
毕业以后,同学C在某公司做经理,此时其他同学有的还只是小职员,有的甚至面临被炒鱿鱼的困境。
同学C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社交目的。他并不是一个耍心机的人,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积极劳动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就像他说的,其他同学也有想做班长的,可是他们没有行动,只是想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有了社交目的后,还必须及时地行动起来。没有社交目的的行动肯定是无头的苍蝇,是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的;如果有了社交目的,却又不行动,那我们也只能看着别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