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初心》: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落实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上。
在具体的教育实施途径上,我们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像以“少数尖子学生”为培养对象而让大部分中下学生饱尝失败痛苦的“应试教育”,即使少数成功的尖子学生也是“高分低能”,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克服这一弊端,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全面开发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20世纪80年代后期,“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何谓“素质教育”?
综合近年来教育专家们的理论探讨,可做如下表述:
“素质教育”是在对“素质”的广义认识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与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结合,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在一次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上说,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柳斌同志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做了具体化、明确化的表述。
素质教育的主要含义有下面五点:
1.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诸育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结合;
3.充分开发每个人不同的智慧潜能,使每个人都成才;
4.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5.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归结起来,我认为便是一个“全”,即“全面性”。“全面性”是素质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表述。
基础教育首先要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对素质“全面性”的阐述。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全面和谐发展”这些常见诸报刊的提法,全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特点的论述。
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
从教育的对象范围看,应试教育不尊重人,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准确而言是低分学生。而重视高分学生也并非重视这个人,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人的高分上。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人,面向所有学生,它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大一统的教育,而是一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具体说来,面向全体学生是指,一是义务教育要使所有的教育对象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相当的发展和提高,不能放弃后进生,更不能使学生中途辍学;二是依据社会需要,使不同素质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从而使所有适龄青少年儿童获得从事现代生产、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现代国民素质。素质教育也承认差异性教育,但它承认的是天赋的区别及其受教育之后素质表现的不同,而不是被教育者用唯一的标准——分数分成等级之后受到不同教育待遇的差别。
从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线,应考为直接着眼点,“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在教育上唯分数论成败,具有明显的片面性,高分学生低能低素质便是这种片面教育的直接后果。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为根本着眼点,“第一,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一’。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各种素质的整体性,强调实施全面教育,注重中小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各个方面能力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包括德智体美诸育,以及科学、民主、法制、市场、效率、竞争、环保、人权等观念和意识,同时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从教育的动机而言,应试教育最终是为升学做准备或为就业做准备。而素质教育则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使从就业动机来说,也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广泛的职业需求做准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