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高盛麟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
0.00     定价 ¥ 50.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013004
  • 作      者:
    作者:牛绪妹|总主编:谢柏梁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高盛麟评传》按照时间顺序,以高盛麟艺术人生轨迹为线索,夹叙夹议,重点撰写不同时期高盛麟演戏情况及其代表剧目特色等,以人带戏,以戏写人,其实戏曲艺术家的一生也就是不同剧目组成的一出大戏。全书共分十章,从其祖父高四保为高家第一代京剧演员开始撰写,至其父辈再到高盛麟本人,家学渊源一脉相承。最后将笔触放到2015年纪念高盛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的描述上。以一个从祖上到其出生、少年到中年、晚年,再到身后评论为完整的叙述框架,令戏曲界内外的读者对高盛麟本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整体了解。无论是从谈戏说艺的专业角度分析,还是从其人生经历的百姓口味观摩,该书都会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籍。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教授为《高盛麟评传》撰写总序,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教授为作序,高盛麟之子高小麟和原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明权为作跋,锦上添花并提出殷切期待。《高盛麟评传》对高盛麟京剧艺术进行了全面论述,并且是一本详细讲述高盛麟一生及其从艺经历的书籍,挖掘、整理、编写了大量梨园纪实,在保留老一辈艺术精华、传承京剧典范方面,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高盛麟评传》:
  您怕我听“杂拌”这两个字吧?其实,人家说我是“高杂拌”,我也承认。本来嘛,我是演二路角色出身的,什么派的好角,我都陪着唱过,什么派的好戏,我也都学过,我的老师也多;我有一个死心眼的毛病,学就得学真着了。您想,我的戏路子怎能不杂呢?可是有一样,老生戏以唱为主,我总得要对各流派的唱法都摸着点门儿,演起戏来就仿佛有本钱似的,可以用各流派里头的唱法,演出各种各样的人物。
  几十年来,我每排一出新戏,尽管这个人物以前未曾见于舞台,只要我明白了剧情,我就有法子唱他。您说,“杂拌”没有好处吗?① “高杂拌”对所学流派加以创新,日久天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杂拌”出了一个“高派”老生,享誉梨园,传诵至今。 一 高四保的三子高联奎(1900—1937)自幼饰演娃娃生,起初同大哥高庆奎一起坐科小洪奎科班习正工老生,如《汾河湾》《南天门》《天堂州》等戏,均学习演唱,倒仓后因嗓子有损改习胡琴。出科后长期为高庆奎伴奏并一同排练整理剧目。还给著名花脸金少山当过琴师,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高派自然是高庆奎唱红的,但场面上的打鼓老律凤山、琴师高联奎亦发挥了红花绿叶之作用,功不可没。高联奎是场面琴界一把妙手,他琴技高超,托腔惟妙惟肖,不爆不温,琴音雄浑宽阔、甘醇尤烈。他终身只为其兄操琴,高庆奎流传于世的唱片,皆为高联奎为其伴奏,是高派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4月21日,高联奎随梅兰芳首次赴日本演出。后来,高联奎随唐韵笙去东北演出,不幸得疾病去世,享年38岁,很是可惜。
  高四保有一女儿,名叫高骊瑛,她与梅兰芳夫人福芝芳、美籍华裔电影明星卢燕的母亲李桂芬(老旦名家李盛泉的胞姐)同为中国第一代坤伶女演员,三人感情要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闺蜜”,常常走动,情如姐妹。后来,高佩瑛嫁给了京剧琴师郭效卿,他俩的姻缘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郭效卿,梨园行一传奇人物,他原名郭效青,为北京某洋行职员,自小酷爱京剧,用现在话说就是“铁粉”,终日看戏、谈戏,参加工作后仍旧一心痴迷,戏瘾越来越大,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放弃“铁饭碗”,正式“下海”学戏。他拜了“通天教主”王瑶卿为师学青衣戏,改名郭效卿,即效仿王瑶卿之意。平日里与梅兰芳、程砚秋等名家交谊深厚,出师以后,傍高庆奎挂二牌,这一“傍”可谓是大小登科一起来。相处日久,高庆奎见郭效卿人品可靠,有文化且敏而好学,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一日,高约郭到家中说戏,同时让胞妹高骊瑛在一旁看,中途高借口出门,留下郭效卿与高骊瑛二人。对戏曲痴迷的相同爱好,使得他们随即在一番畅谈中打破了尴尬。这次面对面的初见,两人心中都彼此产生好感,随后,你找机会家中说戏,我看时机后台见面,在高庆奎的有意撮合下,一来二往,一对璧人喜结良缘,传为梨园一时佳话。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效卿参加梅兰芳剧团工作。
  高四保的哥哥高士林有一子二女。儿子高寿山工架子花脸,20世纪40年代病故。长女嫁给了京剧老生李寿臣,幼女嫁给了当时的福寿班武旦孙德祥(原名孙棣珊,?一1919年)。 高家自高士林、高四保兄弟俩开始扎根北京城,到了第三代,枝繁叶茂,男的大都坐科唱戏,从事了梨园工作,女的也大都嫁给了行里人,高家上下可谓是:满门梨花香。
  先说高士林这一支。
  高士林的儿子高寿山工架子花脸,20世纪40年代病故,因辞世较早,史料无从查证,也就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未知。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高氏一脉家学渊源
第一节 走进北京城
第二节 高家第二代京剧演员
第三节 高家第三代京剧演员

第二章 娃娃小生童年氍毹
第一节 天生是块唱戏的料
第二节 小仲麟与大英雄
第三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三章 坐科富社七年大狱
第一节 富连成社
第二节 从仲麟到盛麟
第三节 高家杨迷初长成

第四章 立业成家成家立业
第一节 “下挂”丁永利
第二节 进得杨门方知春色如许

第五章 海上生涯酸甜苦辣
第一节 初下江南的浮浮沉沉
第二节 “小杂拌”的海上生涯(上)
第三节 “小杂拌”的海上生涯(下)

第六章 新的转机新的生命
第一节 感谢共产党
第二节 我以唱戏保家卫国

第七章 走马换将文化波澜
第一节 “走马换将”(上)
第二节 “走马换将”(下)
第三节 从现代戏到样板戏

第八章 北京传艺薪火相承
第一节 北京,我回来了
第二节 传道授业解惑

第九章 病中授业鞠躬尽瘁
第一节 梨苑芬芳
第二节 遗憾与叹惜

第十章 杨门高派千秋武生
第一节 高盛麟逝世一周年纪念
第二节 高盛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附录一:高盛麟大事年表
附录二:高氏族谱(自高士林始)
附录三:戏单
附录四:高盛麟身段动作套图
跋一
跋二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