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清嘉录(中国人的节日之书)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430090
  • 作      者:
    作者:(清)顾禄|责编:白涵//刘洲原|译者:王密林//韩育生|绘画:王弘力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署茶磨山人,苏州吴县人,其生卒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大约生活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顾禄能诗善画,才华出众,著有《清嘉录》《桐桥倚棹录》《雕虫集》《晚香吟》《羽族棋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描述苏州岁时风俗的《清嘉录》。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中国人的节日之书。清代苏州名士顾禄,二十五岁时在家中守孝,“日与父老谈吴趋风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辄寄诸子墨,以资歌咏,以助剧谈”,遂写就《清嘉录》。该书以节令民谚为标题,按月份顺序,分条记述地方风土人情,并大量征引地志、诗文、经史资料,娓娓详备,充满生活情趣,堪称中国民间岁时节令的百科书。
展开
精彩书摘


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署茶磨山人,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吴 县人,其生卒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顾禄能诗善画,著有《清嘉录》《桐 桥倚棹录》《雕虫集》《晚香吟》《羽族棋谱》等,与褚逢椿合著《烟 草录》,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描述苏州岁时风俗的《清嘉录》。

顾禄二十五岁时母亲亡故,他在家中守孝,“日与父老谈吴趋风土。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辄寄诸子墨,以资歌咏,以助剧谈”,遂写就《清 嘉录》,书名取自陆机《吴趋行》“土风清且嘉”诗句,其以月为序, 以节令民谚为题,叙地方风土人情,大量征引古今地志、诗文、经史资料, 叙述详备,是研究明清时代苏州地方史、社会史的重要资料,堪称中国 民间岁时节令的百科书。

《清嘉录》初刻于道光十年(1830 年),后传播至日本,极受推重; 而在中国则一度湮灭无闻,民国时才被周作人等文人提及,至 20 世纪末, 始有出版社进行标点、校注,然因是繁体竖排,仍流传未广,读者所知 不多。此次推出简体横排本,参考了多家校本,加以现代汉语翻译,并 配以著名连环画画家王弘力先生风俗百图中的数十幅画作,使更多普通 读者也能方便阅读。

由于编辑经验不足,加之学养有限,文稿中难免有错漏不当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研究者批评指正。           书摘:                              冬至 

  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立春日,宰执亲王近臣入贺。”吴自牧《梦粱录》云:“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盖立春贺节,本为下之行礼于上,无答拜之理。《昆新合志》云立春日绅士亦贺节,余则否。 

  【译文】 

  立春这一天叫春朝,士人百姓都互相庆贺,称为“拜春”。这一天要用面粉团成丸子,祭祀神仙,供奉祖先。这一仪式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正月初一,而与冬至的相当。 

  三伏天 

  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天”。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茶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土人剪纸为方圆六八角灯,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诸式,或以鸭卵空其中,粘五色楮彩画成鱼,穴孔纳萤,谓之“萤火虫灯”,供小儿嬉玩。浴堂亦暂停爨火。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面肆添卖半汤大面,日未午,已散市。早晚卖者,则有臊子面,以猪肉切成小方块为浇头,又谓之卤子肉面。配以黄鳝丝,俗呼“鳝鸳鸯”。沈钦道《吴门杂咏》诗云:“流苏斗帐不通光,绣枕牙筒放息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 

  案:周遵道《豹隐纪谈》:“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夏至后九日为炎燠之候,相传有‘夏至未来莫道热’之谚。”又陆泳《吴下田家志》夏至后一说云:“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汉·郊祀志》:“六月伏日,周时无,至此乃有之。”(此非《郊祀志》正文,而系师古注引孟康语)师古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阴阳书》云:“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何逊诗:“愿以三伏天,催促九秋换。” 

  【译文】 

  以前有夏九九的说法,没有传下来,现在已不时兴了。但从夏至那一天起,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末伏,这就是所说的“三伏天”。好施舍的人家,会在门前赠送各种养生疗疾的药物,广结茶友。街巷中叫卖的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都是爽口的食物。日常用品有蒲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等,沿街挑担售卖这些货物的人络绎不绝。本地人还会用纸剪成方形、圆形、六角或八角的灯笼,以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等样式,或者把鸭蛋掏空,壳上贴上用五彩画了鱼儿的彩画,从蛋壳的小孔里放入萤火虫,叫“萤火虫灯”,供小孩子玩耍。澡堂也暂停烧火。茶坊用金银花和菊花做成饮品,叫作“双花”。面馆里增添了半汤大面,时间还没到正午时分,集市就已经散了。早市和晚市卖的,有臊子面,把猪肉切成小方块作为浇头,又叫卤子肉面。再配上黄鳝丝,叫作“鳝鸳鸯”。沈钦道《吴门杂咏》诗:“流苏斗帐不通光,绣枕牙筒放息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 

  梅水 

  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徐士《吴中竹枝词》云:“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案:长、元、吴《志》皆载:“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瓮中,水味经年不变。”又《昆新合志》云:“人于初交霉时,备缸瓮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 

  【译文】 

  人们在梅雨天里,用事先准备下的水缸瓦瓮储存雨水,以供烹茶时用。这样的雨水叫“梅水”。徐士《吴中竹枝词》诗: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养叫哥哥 

  秋深,笼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藏怀中,或饲以丹砂,则过冬不僵。笼刳干葫芦为之,金镶玉盖,雕刻精致。虫自北来,熏风乍拂,已千筐百筥,集于吴城矣。郭麐《咏蝈蝈琐窗寒》词云:“络纬蹄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算未应输与,金盆蟋蟀,枕函清夜。窗罅。见低亚。簇几叶瓜华,露亭水榭。胡卢样小,若个探怀堪讶。笑虫虫,自解呼名,物微不用添《尔雅》。便蛇医,分与丹砂,总露蝉同哑。” 

  案:《瓶花斋集》云:“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者,京师人呼为‘蝈蝈儿’,南人谓之‘叫哥哥’,喜捕养之。食丝瓜花及瓜练。音声与促织相似,而清越过之,露下凄声彻夜,酸楚异常,俗耳为之一清。”韩宝筌《咏叫哥哥》诗云:“少小怜为客,关山万里过。樊笼甘我素,口舌让人多。北望空回首,南音孰倚歌。世途行不得,何苦叫哥哥。” 

  【译文】 

  深秋的时候,在笼子里养蝈蝈,民间称“叫哥哥”,听它的叫声为乐。如果把蝈蝈放在怀里,用丹砂喂养,那么过一个冬天蝈蝈也不会死。有的蝈笼做得很讲究,用剖开的干葫芦来做,笼子上镶嵌金玉,精雕细琢。蝈蝈是从北方捉来的,秋风刚起,就已经有成百上千运到吴城的街市上。郭麐在《咏蝈蝈琐窗寒》一词中写道:“络纬蹄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算未应输与,金盆蟋蟀,枕函清夜。窗罅。见低亚。簇几叶瓜华,露亭水榭。胡卢样小,若个探怀堪讶。笑虫虫,自解呼名,物微不用添《尔雅》。便蛇医,分与丹砂,总露蝉同哑。” 

  ……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