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史学大家吕思勉,倾心撰写的国学阅读指导
吕思勉先生民国时期古诗文赏析老讲义,首次简体本面世。
这本书是老讲义,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提纲挈领式思考。
吕思勉为近现代史学大家,对古典文学研究也颇有建树。本书收录了他在古典文学方面的一些著述。其中的《宋代文学》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论诗》《中国文学史选文》是吕思勉1923 年至1925 年在江苏省立师范学校任教时的讲义。《国文选文》也是吕先生的授课讲义,此外,还有《基本国文选文》。吕先生所选的范文和常见选本有很大的不同,穿插其间的议论更是精辟非常,是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的一个不错的选本。
宋代文学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宋代之古文
第三章 宋代之骈文
第四章 宋代之诗
第五章 宋代之词曲
第六章 宋代之小说
论 诗
中国文学史选文
李斯《谏逐客书》
贾生《过秦论》上
晁错《论守边备塞疏》
董仲舒《贤良策对一》
司马长卿《难蜀父老》
东方曼倩《答客难》
刘子政《战国策序》
扬子云《谏不许单于朝书》
王仲任《非韩》(节录)
蔡伯喈《郭有道碑》
魏文帝《典论》
孔文举《荐祢衡表》
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
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曹子建《与吴季重书》
陆士衡《辨亡论》上
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
潘安仁《马督诔》
阮嗣宗《达庄论》
嵇叔夜《养生论》
刘伯伦《酒德颂》
江应元《徙戎论》
挚仲洽《太康颂》
挚仲洽《祀皋陶议》
刘越石《劝进表》
袁彦伯《三国名臣赞》
陶渊明《自祭文》
潘元茂《册魏公九锡文》
蜀汉先主《即位告天文》
后主《策丞相诸葛亮诏》
《魏禅晋策》
王子渊《僮约》
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鲍明远《河清颂》
鲍明远《登大雷岸与妹书》
萧子良《言台使表》
王元长《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
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沈休文《上〈宋书〉表》
江文通《为萧公让九锡第二表》
梁武帝《禁奢令》
昭明太子《谢敕赍制旨大涅盘经讲疏启》
梁简文帝《与僧正教》
梁元帝《职贡图序》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
刘孝标《广绝交论》
徐孝穆《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庾子山《哀江南赋》序
温鹏举《寒陵山寺碑》
邢子才《请置学及修立明堂奏》
魏伯起《为东魏檄梁文》
李士恢《上隋高祖革文华书》
王子安《上巳浮江宴序》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
张说之《东山记》
李遐叔《贺遂员外药园小山池记》
萧茂挺《为邵翼作上张兵部书》
李习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
皇甫持正《故吏部侍郎昌黎韩先生墓志铭》
陆敬舆《兴元元年奉天改元大赦诏》
李义山《上尚书范相公启》
杨大年《谢赐衣表》
尹师鲁《谏时政疏》
朱元晦《大学章句序》
叶正则《论四屯驻大兵》
苏子瞻《乞常州居住表》
秦少游《贺元会表》
汪彦章《为隆佑太后告天下诏》
洪景伯《花信亭上梁文》
元裕之《雷希颜墓志铭》
宋景濂《平江汉颂》
李献吉《禹庙碑》
史宪之《复多尔衮书》
姚姬传《复鲁洁非书》
汪容甫《黄鹤楼铭》
龚璱人《平均篇》
国文选文
国文选文(一)
姚姬传《李斯论》
恽子居《西楚都彭城论》
王介甫《给事中孔公墓志铭》
欧阳永叔《徂徕石先生墓志铭》
柳子厚《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子厚《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苏子瞻《志林•平王》
吴南屏《京师寄家人书》
苏子瞻《练军实》
苏子瞻《倡勇敢》
触龙说赵太后
《鲁仲连说辛垣衍》
曾子固《列女传目录序》
刘子政《论起昌陵疏》
班昭《为兄超求代书》
陈承祚《上诸葛氏集表》
隋文帝《讨突厥诏》
姚姬传《复鲁洁非书》
司马子长《六国表序》
《史记•伯夷列传》
汉文帝后二年《遗匈奴书》
司马长卿《谕巴蜀檄》
左氏《邲之战》
《汉书•李广苏建传》
韩退之《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王介甫《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贾生《谏放民私铸疏》
司马子长《报任安书》
乐毅《报燕惠王书》
江统《徙戎论》
扬子云《谏不许单于朝书》
刘琨《劝进表》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
——历史地理学家 谭其骧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崇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史学家 严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