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地道风物发现之旅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
天下常熟,世上湖山
富足与悠闲兼具的江南城市
常熟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很早就成为江南地区理想的栖居之地。其后,经济富足,文化兴盛,持续书写着属于江南福地的篇章。如今,在长三角财富比拼的洪流中,常熟仍以一种罕有的从容与休闲,延续着俯仰山水间的小日子。
常熟:典型的水乡与非典型的江南
撰文/许君达
在一个被绵密的雨水浇透的清晨,我们品尝到了常熟最负盛名的蕈油面。
面身和汤头与普通苏式面条无异,但味道偏重咸鲜,几乎没有江南式的酱赤和甜感,或许是为了突出蕈的鲜香而有意为之。“蕈”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是某些可食用菌类植物的统称。新鲜的菌类一般不像干品那样具有浓烈的味道(比如香菇),享用者追寻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鲜”感。
味道鲜美的鲜蘑是最常见的山林馈赠,但在江南地区常见的时鲜食材中,菌类是极少出现的。只不过这种缺位被种类丰富的其他美食填补了,并没有亏到美食家们的口腹,所以这个小小的事实往往会被忽略掉。原因当然也很好理解,在多水、低洼、连土坡都少见的江南平原上,山本就是稀罕之物,遑论山货?从这个角度看,常熟的这道地方名吃便可谓极具个性了:在山寺客堂里品尝新鲜的山蕈,在江南这个鱼米富乡却是相当奢侈的享受。
理想的栖居地
常熟蕈油面一定要用虞山里新鲜采摘的可食用菌烹制,才算正宗。虞山,可以说是常熟这个地方一切山水灵气的来源。常熟城紧紧依偎在虞山脚下,山的尽头甚至直接被包进了城郭内,城内的多条河渠也源自山中。
虞山大约长6千米,宽2千米,最高海拔263米,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看,都是一道小山梁,不过在江南平原一望无际的水乡泽国之中,小山也能成为大地的脊梁,成为方圆百余里内最为突兀的一个地标。
山作为地标,对城市选址的文化心理影响是个有趣的话题。
常熟城的地理环境似乎非常符合中国人对于栖居的理想——西北背靠虞山、东南面向平原,城在虞山和尚湖之间,山里流出的水脉从城中四散而去,给城内留下了纵横交错的水网和绵密街巷。
从传统堪舆学的模型看,常熟城的空间布局堪称上佳,山是安全感的依托,水是灵性的来源——这样的描述过于玄虚,不妨将它用现代语境重新阐释一番:背山,说明城市拥有稳定的水源和物产资源,且在军事上能够充当一部分防御工事;面水,湖水中的物产丰富了城中居民的餐桌,密布的湖荡河网方便舟楫相通,活跃的交通网络为城市带来经济繁荣。从另一方面看,山中有寺、水中有亭、城中有塔,这些在中国古代造园思想中最为精华的审美元素分布在城墙内外的各个点睛之处,整个常熟城似乎被容纳在了一个大型的天然园林里。栖居在江南平原的这个角落里,充满了舒适与美感。选址筑城于此,可谓匠心之具。
常熟城的山水园林格局,与充分借景融入西湖和西山的杭州有些相似,与苏州城中园林的精工至巧则有些不同。平旷而多水的苏州首先不具备傍山的先天条件,更重要的是,苏州作为大运河上的枢纽,人货流转带来的极致繁荣才是苏州最突出的面貌,城市肌理中无不浸透着带有商业逻辑的文化元素。文化人对于理想栖居的志趣,只能退居到深巷之中的方寸之间施展。不只苏州,江南平原上众多因比邻运河或者水运干道而兴的城或市镇,其坊市面貌都或多或少地呈现着商业的显性基因。
只有常熟如此与众不同,这实在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
“高乡”和“低乡”
享受生活美学的前提,自然是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从古至今,常熟都与贫穷没什么缘分,这从“常熟”这个地名都能看出来。先天的地理条件是造就常熟富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江南平原上纵横交织的主要河道比起来,盐铁塘着实是一条窄小的河塘,宽不过数米,从岸坡的倾斜角度也能估测出其深度不大——如今遍布在东部内河航道上的百吨至千吨级机动货船应该很难驶入,莫说大运河或黄浦江,即使是常熟境内一些不太知名的河道也比盐铁塘大得多。我们之所以专程前来观看盐铁塘,其实是为了访古,因为它是常熟境内历史最悠久的人工河道之一。
史载,西汉前期的吴王刘濞即开此渠,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开渠的目的:运输国家垄断经营的盐和铁,以及其他物资或商品,为其之后的举兵叛变积累物质基础。盐铁塘上游起自今张家港的杨舍,到达常熟的福山,经今天的梅李、董浜、支塘后进入太仓境,此后再入嘉定,直到今属上海市的黄渡,在黄渡汇入吴淞江。
考古学者告诉我们,盐铁塘紧紧靠在“冈身”砂带的外侧,它所流经的范围正是太湖平原上的典型“高乡”。冈身是一条由较为坚硬的砾状沉积物组成的隆起地带,大体走向与盐铁塘相当,从西北向东南斜向贯穿江南平原。如今在盐铁塘畔的公路上,冈身早已被各种人工工程铲平得看不出旧时痕迹。不过历史上,它的存在感很强,明清时代的常熟地方志中就记录过“冈身道”的存在,高亢的砂垄不需铺装,直接就被人类当作了天然道路加以利用,一直到距今不远的年代。据本地的老司机回忆,仅仅在二三十年前,沿盐铁塘而行的这条冈身道,还是当时常熟县东北部少有的公路之一,前往梅李、支塘等地还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冈身大约形成于五千年前,它标示了当时长江口外相对稳定的一道海岸线所在的位置。由于潮汐作用的搬运和堆积,海洋中的沉积物质被浪潮翻卷上岸,并在海岸边缘逐渐堆高,这便是冈身砂带的来源。冈身形成后,随着长江所携泥沙在江口外不断堆积,海洋逐渐被纳入河道范围,从海变成了江,古海岸外的海水侵蚀减弱,泥沙堆积成岸,新的陆地一点点向外延伸出去,冈身也就被包裹在江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的陆地内部,成为一道海拔略高于两侧的突兀地带,水泽少而沙地多。这便是江南人口中的“高乡”。
与高乡相对应,自然也会有“低乡”。
太湖曾是个吞吐潮汐的海湾,后来由于陆地生长,由海变湖,却并没有断了与海洋的联系。纵横遍布东岸平原地带的河流港汊都是太湖的排水渠道,通过西南边山区的注水和东边渠道的泄水,太湖实现了自然脱盐淡化,变成一个淡水湖。
这个从海到田的变迁并非顺畅无阻。水的搬运和堆积作用会让河流在平原地带逐渐淤积、堵塞、冲决、改道,或者干脆潴水成泽,不再向海。这个过程在人力的作用下会大大加快:唐代以后,长江中上游人类活动日趋频繁,水土流失加重,泥沙在江口处逐渐淤高,加上冈身和高乡海拔本就高于太湖东岸地质沉降严重的平原,太湖的主要出水河道天然寿命不可能长久,久而久之,湮塞便不可避免。排水不畅,使太湖水体面积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致使河流泛滥恣肆,多余的水都蓄积在了湖东侧沉降严重、地势低洼的地方。
这些积水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地理形态——湖泽河网密布的水乡。翻开苏南的地图,在环绕太湖东北岸的运河以东,能看到阳澄湖、淀山湖、澄湖、独墅湖等一连串较大湖泊,以及它们之间穿插密布着的无数小湖。这片湖荡区西起苏州、吴江一线,南承杭嘉湖平原,东和北直抵冈身,是整个太湖平原的集水中心,被学者称作“碟形洼地”。
这片面积广大的洼地,便是低乡。
整个常熟县境,大约四成为高乡,六成为低乡,这两种地理环境的特点共存于常熟。不难猜测:在农业时代,这两种地表形态所能适应的经济形态,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也必然会各有所缺、各有所长。所以,二者各自的优势有没有可能是帮助常熟“常熟”的原因之一呢?
有可能。
序言 宜业宜居,常来常熟
地
常熟:典型的水乡与非典型的江南
山水古城,另类江南的演绎
湿地之城,鸟与人的栖居
道
虞山福地:薪火相承的文脉
万卷藏书了无痕?——虞山藏书家往事
虞山琴人有知音
常熟园林:海山入梦
风
南门坛上,续写百年光华
茶馆里的另一个常熟
评弹多少江湖事
白茆:山歌唱与谁人听
她们手中的花边
物
清雅常熟味:“鱼米之乡”的最佳体验方式
上到茶坡又栗坡:虞山尝鲜地图
常熟一碗面:可能的滋味无限多
少吃多滋味——常熟小吃札记
苏作红木家具:以明的姿态度光阴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