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①,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颠竹②,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③,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瓴毛老野鸡④,踏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赏析】
关汉卿此曲可谓字字珠玑,精彩异常,逐字逐句都是关汉卿个性的体现。在“梁州”的第一句中,关汉卿便自夸“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历史上敢于吹嘘自己是俏郎君,而且事事皆会的,除了汉代的东方朔,恐怕也只有关汉卿如此“大言不惭”了。然而,当时的文坛中人很多都说关汉卿的确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无论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等,无一不精。
据史书上载,关汉卿生活在公元1300年前后。他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原本家学从医,曾在皇家医院任职,给皇上、娘娘们诊过脉、熬过药。他天生聪颖,学任何事情都一点就透,可偏偏对医学提不起兴趣,反而爱上了写剧本,天天在外游荡。
生活经历的扑朔迷离,并没有令关汉卿本人的性格变得难以揣测,相反,他个性十足,而且在当时的文坛上别树一帜,这在他的套曲《一枝花》里可以明显地看出。
在这首套曲中,最精彩的部分要数“尾”曲的前两句,关汉卿自称是“铜豌豆”“千层锦套头”,言下之意自己又硬又韧,谁也管不了,谁也劝不了,个性十足。他身在勾栏,周边美女如云,却并不爱人间情事、风花雪月。他只爱吹拉弹唱,处处留才。他希望人们通过他的笔和戏,看看这世界疯狂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人要逼迫他闭嘴,就算打断他的腿脚、打歪他的嘴巴、毁他的容,只要还有表达的意识,他也绝对不会屈服。除非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他才能闭上自己的嘴。
元末剧作家贾仲明说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此话可以说是对关汉卿最大的赞赏。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讲到关汉卿的剧曲时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①: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②!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注释】①盗跖:春秋时强盗,名跖。颜渊:孔子弟子,指贤人。②错勘:错误判断。勘,核对。
【赏析】
这里撷取的是《窦娥冤》中流传数百年的最经典的两段曲目。《窦娥冤》的故事背景是元代的淮安。来自山阴的书生窦天章因为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只好把7岁的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当童养媳,自己则赴京求取功名,希望有朝一日出入头地。窦娥长大后成了蔡婆的儿媳,怎知道丈夫不到两年就死了,剩下她和蔡婆相依为命。不久,蔡婆向当地的赛卢医要债,赛卢医心生歹念,把蔡婆骗到郊外打算谋害,正巧被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吓得赛卢医慌忙逃跑。
张驴儿父子本就不是正经人,知晓蔡婆有钱,窦娥又漂亮,便起了贪欲,要求蔡婆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迫使她和窦娥招他们父子俩入赘。蔡婆自知被侮辱了,但却不敢做声,反倒是窦娥闻讯坚决反抗。所谓好女不侍二夫,更何况对方还是个流氓,窦娥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婚事。可是,张驴儿贼心不死,趁着蔡婆有病,送上混着毒药的羊肚儿汤给她喝,打算毒死她,就此抢占窦娥。哪知道他的梦做得美,却不料蔡婆闻汤后感到恶心,给了张驴儿的爹喝,结果一碗“索命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