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屈原/珞珈之子文库
0.00     定价 ¥ 62.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134619
  • 作      者:
    作者:洪烛|责编:史会美|总主编:刘道玉
  • 出 版 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洪烛(1967—2020),原名王军,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诗歌分社总监。出版有长篇小说《两栖人》,诗集《蓝色的初恋》《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骑士》和评论集《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版、日文版于海外发行。曾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作者洪烛的《屈原》《李白》《成吉思汗》《黄河》四部长诗。《屈原》一诗中,作者通过沉郁顿挫的语言抒写了屈原满怀热情与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苦闷而悲剧的人生,对屈原对世俗的黑暗丝毫不愿妥协的高洁品格,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情怀和辉煌的文学成就进行了礼赞,字里行间充溢着出对屈原的推崇、敬仰与爱戴之情。《李白》一诗中,作者通过直率而粗犷的诗行,展现了一个豪爽,恣意潇洒,充满浪荡不羁气质,却在现世中处处碰壁、在仕隐间挣扎不息的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成吉思汗》一诗,艺术地展现了成吉思汗的征战人生,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与呼唤之情。《黄河》一诗书写了黄河历史变迁、黄河的宏伟气魄,探寻黄河之魂,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唱响了一曲深情的赞歌。

    本书诗歌意蕴深厚,想象力丰富奇特,语言真诚质朴雅俗共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展开
精彩书评

自 序

对于诗人来说,语言是其所能操纵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他的思想在现实之外留下了旁人无法辨认的车辙。真正的诗意只可以感受而无法捕捉,你在纸上摁住的,永远是壁虎逃逸时放弃的一截尾巴。

所有对诗歌的阅读都是误读或误读的一种。

而所有的误读,都在于你以为它就是全部。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经得起任何误读而绝不露出一丝破绽。

什么叫作诗?我想,它应该是人与世界相遇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属于灵魂范畴的事情。可惜的是,现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不过是词语的纯粹堆砌,展现的仅仅是一具华美的肉体而已。我宁愿把散文或小说当作诗来写,也不愿把诗当作散文或小说来写。诗是纯粹的灵魂,可以依附于其他文体而呼吸,但它本身并不具备对这个世界的肉欲——你不应该往里面掺杂太多形而下的内容,那会使它变得复

杂且俗气的。

诗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守望。他守望的并不是什么实体,而是虚无缥缈的灵感。你无法理解一个诗人,就像无法理解一架孤独的雷达所能体会到的焦虑或惊喜。抽油烟机嗡嗡地响着。诗人一边炒菜,一边斟酌着脑海里的诗句,真恨不得自己变成两个人:一个待在厨房里,一个返回书房中,提起那杆实在放不下的笔——既担心把菜炒煳了,又担心抽油烟机把蒸腾的灵感吸跑了。是的,他虽然坐在你的对面,可他的心,时刻在为看不见的远方而运转着……原谅他吧!

对于诗人来说,灵感不是梯子,而是一根垂直的绳索,但它同样可以帮助诗人从世俗的地洞里爬出来——前提是他能够在黑暗中摸索到它的存在。在我眼中,从天而降的星光,正是由无数根类似的绳索(而且它们几乎是透明的)编织而成的。诗人之所以依赖灵感,是因为他缺乏耐心。但也可以说,如同那不期而至、不辞而别的闪电一般,灵感本身就是不可能持久的,而为了尽可能地挽留住光和热,诗人无法允许自己慢条斯理地写作。从他急促的呼吸可以感觉到:他不是守着田地的农民,而是紧盯住移动目标的猎户。所谓的诗歌,其实是诗人在用第三只眼睛看人生——那肯定是一只像露珠一样透明的眼睛,看山,看水,看人,看物,一律都是诗意的。当诗人失去了灵感,会下意识地摸摸额头——此时此刻,那只虚拟的眼睛肯定是闭着的。

读多了太多平庸的诗歌之后,那些病句反而让我看见了另一种美——反传统的美。必须承认,某种情况下,无意识的病句反而比刻意营造的华丽词藻更健康,更富有生机。一首诗诞生时应该带着鲜明的胎记,比如瑕疵或痣,而这其实比一具光亮可鉴的肉体更醒目、更有生命力。你问我写没写过没有胎记的诗,当然写过,但它很快就被忘记,就像一个没有特征的孩子走失在茫茫人海里,再也找不回来——谁都可以冒充他的父亲或母亲。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写诗,都是为了寻找自身那看不见的胎记。也许并不是胎记,而是这种对虚无的寻找,使他们与平庸的人群区别开来。诗人的神秘感最终迷惑的只是自己。如果你不曾迷失,你就没啥可写的。诗人一生中所有的路标,都是为了帮助他更快、更彻底地迷路。

每一首诗诞生时都是毛坯,为了使之更接近完美,你不厌其烦地打磨它表面粗糙的部分。但你一定要牢记:有些毛坯确实仅仅是半成品,而有些成品天生就是毛坯的模样——过度雕琢只能使它成为废品(肉体精美而灵魂残缺)。一位诗人,不仅要承担起接生婆的职责,更要时刻避免自己于无意间成为刽子手。所谓的“越精致越好”很明显属于谬误,真理应该是“越自然越好”。所以,我是很少给自己作品做“整容手术”的。

从这一点引申开来,如果有一千位大诗人,肯定就有一千种诗。因为真正的诗人应该是最有个性的,他不会模仿别人,他写出的诗甚至都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在某些方面,他不仅是第一,而且是唯一的。一首好诗,应该是特定的诗人的影子。


展开
精彩书摘

屈原

湘夫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时代,在水一方的是一位佳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楚辞时代,在水一方的是一位诗人

 

不,仍然是一位佳人,叫作湘夫人

只不过画面里多了一位诗人

远远地把她守望

 

诗人也在水一方,在洞庭湖一方

在湘水一方,在汨罗江一方

追随香草美人,越走越远,越走越孤单

是的,他在走,湘夫人也在走啊

就像月亮一样,怎么追也追不上

 

他越走越远,忘掉了累

也忘掉了孤单。“唉,可怜的诗人

美女只给了他一个依稀的背影

他就很满足,希望路永远不要走完……”

 

他看见了湘夫人,却没看见我

没看见我在身后远远地跟着

我看见了他,却没看见湘夫人

我只怕他走丢了:“诗人啊,你还不明白吗?

你追着的是一个幻影啊!”

诗人在水一方。我在诗人一方

湘夫人没有回头看他一下

他也没有回头看我一下

 

“诗人啊,你是跟着湘夫人的背影走进水里的

我呢,我是读着你的背影长大的……”

 


展开
目录

屈原

3 《离骚》的悲哀

4 流放的诗人

5 《史记》里的诗人

6 古战场

8 抱起石头砸了国王的脚

9 那个见过凤凰的人

9 诗人能让星星哭

1 0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史诗?

1 1 在丹江口水库怀念一个古人

1 2 在丹江口水库吟诗

1 3 屈原的祖国

1 4 祈雨的屈原

1 5 屈原出使齐国

1 6 楚国的编钟

1 7 水的儿子

1 9 在端午节醒来

2 0 走到上游的上游

2 2 楚魂

2 3 蚕

2 4 星空的帽子

2 5 九歌

2 7 湘夫人

2 8 怀沙

2 9 国殇

3 0 战国

3 0 水仙

3 2 幸存者

3 3 水路

3 4 宝剑

3 4 九嶷山

3 5 行吟与呻吟

3 7 强者与弱者

3 8 纸钱

3 9 冷宫

4 0 湘夫人的泪水

4 1 凤凰

4 2 河伯

4 3 错觉

4 5 传说

4 6 祖国的病

4 7 楚辞的舌头

4 8 你心里有一场更大的雨

4 9 楚囚

5 0 爱的空壳

5 1 抱着石头行走的人

5 2 你的岸

5 3 大男孩

5 4 诗圣地

5 5 行吟诗人

5 6 多余的人

5 7 汨罗江的一条鱼

5 8 第一个诗人

5 9 无法冷却的青铜器

6 0 先秦诸子的第一百零一个

6 1 昆仑

6 2 老哥哥

6 4 诗疯子

6 5 你的名字

6 7 武汉东湖边的屈原雕像

6 8 一个人的节日

6 9 远游变成了梦游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