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指尖下的时光
0.00     定价 ¥ 4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2672802
  • 作      者:
    作者:笑君|责编:张晓杰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笑君暖心文集,收录近80篇经典散文,感情细腻、意境隽永。

2.采集川西乡村的真实故事,完整重现众生百态。

3.时隔两年,时光不断,笑君诚意回归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笑君,原名张定军,成都市郫都区人,现供职于郫都区教育局,出版有散文集《隔墙的时光》。

展开
内容介绍

《指尖下的时光》,故事采撷于川西乡村的岁月深处:久远的年代,消逝的村庄,以及交织在农耕生活里的邻里亲情,故人旧交,少年熟识,童年游戏……

从本书中,我们除了听到渐行渐远的故园咏叹调以外,还品味着普通小人物在成长过程中至孝至善的亲情,亦挚亦雅的友情,又生又涩的青春印记,以及与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等等。很多文字,不时戳着人的泪点。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李补锅补锅

  远远的,传来铁片串子甩击出来的声音:琴, 嚓嚓,琴,嚓嚓……

  铁片击打在阳光上,发出闪亮而深长的颤音,一波一波在空气里浪开去。

  晌午,田野里的庄稼泛着绿波。只露出大半个身子的李补锅担着挑子,慢慢穿行在被庄稼披覆的田埂上。

  琴嚓,琴嚓,琴嚓嚓……那声音变了调,像鸟儿在扑腾,村子里传来鸡狗的应和。李补锅终于从田埂走上了机耕道。

  我见过李补锅手中的铁片串子,也亲手摸过。三瓣发亮的铁片,上端用铁丝串在一起,每一片有洋碱那么大,凉浸浸的。我曾经提起来甩过,却甩出零乱的杂响。铁片串子到了李补锅手上,一提溜,一甩,一抖,一回摆,各种节奏的声音便飞出来,整个村子都被那悠扬的调儿给抚摸得无比舒畅。

  李补锅的吆喝紧随“琴嚓嚓”而来:补锅,补锅,铝锅锑锅铁锅……

  有人探头在柴门观望,有人在庄稼地里直起身打招呼,有人在田里接那拖长的尾音。小孩子飞奔而出,有的像猴子一样爬上树杈上打望。

  哪家若要补锅,只需站在院外田埂上大声回应一声:补锅。

  李补锅换换肩上的挑子,仔细辨别声音出自哪家。找对了主家方向,便折身朝那家走去。孩子们立即奔走相告:补锅了!补锅了!也紧跟着朝主家跑去,有帮着主家端凳子抬椅子的,有跑到李补锅身前去领路的。

  村子里即刻人欢马叫。

  李补锅在主家场院里摆好补锅的各样道具,坐在自带的马扎上开始点火,拉风箱,主家把烂锅提出来,放到李补锅面前。孩子们睁大眼睛围在四周,也有邻居的大人踱步过来,坐在主家提供的凳子上抽着叶子烟,看李补锅补锅。

  主家开始与李补锅摆龙门阵。这是我们最盼望而焦急的时刻。李补锅抽一口叶子烟,很响亮地吐一口痰,慢腾腾地接茬主家的问话。

  李补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例如,省城里武斗动用了机关枪,县城里放映《卖花姑娘》全场哭声呐喊,某人某天遇到了倒路鬼,某人的老丈人死而复生,某天徐堰河里漂过一具浮尸……

  李补锅个子矮而胖,脸色发青,空空空一连串咳痰,又变成了红色。他讲话时有些吐词不清,害得我们常打断他,问,刚才说的啥子呢?

  李补锅的补锅技术没得说。那黑而硬的锅铁经他的手一倒腾,眼见着在火上变红,变软,神奇又惊险。这让我大为叹服,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物质遇热会发生变化等科学的种子。但是,他摆的龙门阵,比他的补锅技术更令我着迷。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打开了我想象力的大门。

  邻居汤园妈妈与李补锅是远房亲戚。李补锅来我们生产队补锅的时候,汤园和他妈妈从始至终守在摊子前,待李补锅做完活路后,便热情邀请他到家里送个腰台再走。李补锅也有去的时候,也有不去的时候。不管去不去,汤园那神气活现的样子总让我羡慕不已。我心里曾无数次幻想,要是李补锅是我家的亲戚就好了。

  李补锅的家就在邻生产队。据说他有十个儿女,其中有一个叫李猫儿的,是李家的二女儿。我曾多次见过,人矮,又黑,胖胖的,只是眼睛大得吓人,眼里的光更吓人。她好像常年不着家,一直在外面漂。某一年被公社的基干民兵抓回来游街示众,罪名是投机倒把,据说是跑到成都火车北站倒卖火车票。

  李补锅的吆喝从哪年没了声息的,我完全没印象了。便是在乡间走村串户的补锅行当,也早已从农村大地绝迹了。李猫儿更是如云烟一样,自那次游街后,一别茫茫,音讯全无。料想她现在应该是儿孙满堂,住进老家的安置小区颐养天年了吧。汤园前两年一直在子云学校当保安,去年我到学校去办事,被他拦在门口,聊了好一阵。今年据说换防到离家近的另一所学校去当保安了。

  算起来,李补锅应该早已不在人世了。奇怪的是,我会在隔了四十多年后的某一个清晨,醒来后明明在枕上,却听见远处传来那么熟悉的声音:

  琴,嚓嚓,琴,嚓嚓……

  补锅,补锅,铝锅锑锅铁锅……


二、高老师办厂

  高老师大名恩才。20世纪50年代在县中高中毕业后回新民乡吉祥寺中学当老师。反右斗争中被划为“右派分子”,遭遣送回老家五大队监督劳动。

  我进吉祥寺读初一那年,恰逢邓大爷给全国右派分子平反,高老师被落实政策,又重返学校执鞭任教。

  高老师的外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导师列宁同志极其挂相,但其神态则与列宁同志完全不同。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列宁挥手的那种傲岸和霸气,在高老师身上一丁点也看不到。相反,高老师慈眉善目,笑眯眯的,像极了祠堂里供奉的弥勒佛。

  那几年,吉祥寺中学办有高中,他教高中化学。印象中他总是端着实验器皿出没在教室和实验室之间。途中遇见同事点头笑,遇见学生也点头笑。我有时真担心他手中端着的器皿会因此掉落一地。

  吉祥寺位于我们生产队地界。高老师的家在五大队,挨近太平寺。因此他每天上下班都要途经我们队。队里不管男女老少,没有不认识高老师的。高老师骑自行车上下班,出了校门仍是笑眯眯的样子。田地里做活路的农民看见他骑车经过,总是停下手中活,站端了身子,恭敬地喊:高老师!

  高老师逢呼必应,笑眯眯地向招呼他的农民点头。那些招呼他的人,也高高兴兴地回应一个笑,仿佛与高老师搭上话,自己也显能了似的。高老师见到年长的乡人,或是熟识人,便会慢悠悠跨下自行车,扶着车龙头站在路边,隔着河沟与田里的熟人摆几句龙门阵,才又重新骑上车离去。我父亲在家里一向沉默寡言,但我记得有几次他做完活收工回家,总是压抑不住兴奋,带点炫耀的意思说,今天我又与高老师摆龙门阵了。

  村里的老辈说,高老师肚子里装的东西,大江大河都没法比。

  高老师的课我没有听过,但他被学生包围着讲解问题的情景我不止一次遇到。放学后,他与班里几个高中学生并行骑车出校门,边行边讨论。或许是三言两语没有把问题给学生解答清楚,就见他刹住车,停下来,把自行车往路边一靠,自个儿蹲在地上,随手找一根枝条在泥地上划来划去。又是公式,又是定理,一路推演,地面上留下弯弯曲曲好长一串,像一群爬行的蚯蚓。不一会儿,他的身边渐渐围了一圈路过的学生。有时,外围还站了一圈扛锄头、拿镰刀听壁角的农民伯伯。

  大约在1983年,为贯彻中央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示,县、乡广泛动员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带头兴办乡镇企业。

  高老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离开学校,转战经济主战场。他回到老家五大队,在一个废弃的仓库房里办起新民乡历史上第一个乡镇企业——前进涂料厂。当时离开学校兴办企业的教师不少,光我们吉祥寺中学就有好几位,如教我初一数学的王景亮老师,以及她的丈夫、教高中物理的杨抗夫老师。

  前进涂料厂可谓生逢其时。80年代初期,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起行,装修装饰作为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人力资源都严重短缺。前进涂料厂创办之初,高老师亲自研发涂料配方和生产技术,亲自上阵实践,等这些流程都装在他脑子里,工厂也就正式上马了。

  前进涂料厂的产品一出来便畅销全国各地,当时到前进涂料厂等着拉涂料的车辆排起长队,在唐太路上成为一道风景。

  前进涂料厂快速起行以后,高老师未雨绸缪,迅疾制定了搬迁建厂、扩大再生产、招揽人才、拓宽销售渠道、改革管理模式等一揽子发展规划。据说当乡政府审批通过他的规划以后,乡场上响起了经久不绝的鞭炮声。他画出的蓝图是:5年内把前进涂料厂建成全中国最大的涂料生产基地,解决全乡500个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培养50名技术、销售、管理人才,造就10名万元户。

  后来的发展完全按高老师制定的规划推进。新厂建起来了,厂址就选在乡场上徐堰河北岸。高峰期,厂里工人达两三百人,并在全乡催生了十多家作坊式涂料小厂,不到两年,乡里万元户的数量远超10名。

  前进涂料厂存活了十多年时间。到了90年代初期,因政策有变,高老师回归教师身份,厂子被乡政府企办室接管了,随之又惯性发展三四年,到90年代中期,便渐渐式微了,后来索性关停了。

  但是,高老师留在新民乡大地上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梦想,犹如种子一样,在新民子弟未来的时光里纷纷开花结果。

  记得前年的某一天,我和吉祥寺中学的几位老同学在泰和园小聚。席间回首新民往事,谈到高老师,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

  有同学掰起手指掐算:在今天新民乡财富榜前10名的榜单上,出身前进涂料厂,出自高老师麾下的弟子,竟然超过一半以上。

  有现在仍然从事涂料经营的同学权威发布:前进涂料厂高峰期那年的产值坐到了全国同行业排位第二的位置,其诞生的案例今天还留在全国高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上。

  有同学感念高老师的家乡情怀:厂里招收的工人,都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兄弟;招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层级人才,绝大多数是吉祥寺中学初中毕业考入郫县三中的高中毕业回乡青年。

  有同学钦佩高老师的教学智慧:他总是亲自给招进厂里的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课堂幽默风趣,谈笑风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农民听得津津有味,说是像摆龙门阵一样就把高老师的技术学到手了。

  座中的安明兄和定德两人,都是当年前进涂料厂的销售员工,他们从郫县三中毕业后进入厂里,两年后受高老师委派,一个扎根西藏,一个驻守重庆。他们后来的个人发展及命运轨迹,无不与年少时被派出去开疆拓土、闯荡世界有关。

  在前年的那次饭局上,我终于向同学打听清楚当年轰动新民乡的一段公案,即高老师送两名弟子到川大读全日制大学鸡飞蛋打的详情。

  在前进涂料厂步入正轨之时,为了培养高端人才,高老师与川大化工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两名员工去脱产读四年全日制本科,合作的所有费用包括生活费都由厂里出。有幸入选的两位也是我的初中同学,在郫县三中高考时落榜,灰心丧气中被高老师招到涂料厂上班,两年时间不到,居然还能实现上名牌大学的梦想。当时郫县电视台、郫县周报还为此做了追踪报道。

  可是,四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高等学府完成学业的弟子,学成后竟然一去不返。一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另一同学另觅高枝。

  尽管他们当初都与涂料厂签订了人才培养合同,并签明了违约的赔偿责任。后来高老师带了法院工作人员去某同学家收取违约金时,见到其父母羞愧难当的表情,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据说,川大毕业的其中一位同学,经过几十年打拼,而今个人资产早已过亿。

  嗟夫,作古多年的高老师在天有灵,也当欣慰了。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故园拾遗

第一章 故人已去

一、李补锅补锅

二、高老师办厂

三、华哥办学

第二章 少年熟识

一、蒋蛮子

二、老秦

三、黄兄

四、范存根

五、瓜子西施

第三章 陈年旧事

割猪草

童年游戏

阅读往事

分墩子

老街美味

老单位(旧作)

开学第一课


第二编 我爱我家

生日电讯

牵 挂

高学历厨师

母亲的改变

早 卖

惊慌失措的一天

唠 叨

轮 椅

酬 客

父母之道


第三编 归去来兮

第一章 离别

第二章 回归

第三章 谈笑有鸿儒

第四章 絮语

那一树红梅(旧作)

鸟雀呼晴

一觉睡到自然醒

雪泥鸿爪

老同志

一只来路不明的蚊子

挖 地

第五章 风景

踏 春

雷 雨

秋虫在呢哝

郫都的冬日

江安河绿道(旧作)


第四编 病中札记

参 悟

亲 情

友 情

病 友

我们都是木头人

医 道

难忘的4月17日

青年节抒怀

英雄也有揾泪时

当老师的感觉

道 别

战斗打响了

骨髓穿刺

第一次看专家门诊

尿检中的插曲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二次看专家门诊

沙利度胺片的副作用

走进6月

孩子归来

一切准备就绪

第一次征程

第二次征程

第三次征程

八月盘点

9月安好

第四次征程

匆 匆

第五次征程

转移疗法

生日纪略

第六次征程

闲 适

黎明的音乐

海与岸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