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周加华的艺术与人生随笔
序二 把感觉留在下界,领悟最高之美
入世境界的感悟
刻骨铭心的记忆
虚拟的身份
破除自我心中的“贼”
归去来兮悼慈母
我、妻子、儿子
阳光灿烂的童年印象
父子亲情
儿子,似乎已经长大了
儿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姻缘际会
我的图画故事
在幻觉中寻找自我
童趣与职业选择
绘事杂言
我的老师
追忆和纪念
解读我的绘画语言
我和敦煌艺术的结缘
方寸之心,制之在我——我的图画声明
我所崇尚的精神境界
引领大众美学的领导者
我的“生命之树”——第一次尝试装置艺术的创作
附:访谈孤独的入世者
文化的社会价值
平山郁夫谈文化的引进消化发展
中国“敦煌”在日本
日本画廊和艺术市场
看吉伯特与乔治访华展览
西风东渐——美术创作领域的一个怪圈
新生代的锐气——解读俄罗斯现实主义新生代作品展
重拾信心,否极泰来——浅议“工艺姜柬”的传承与创新
假冒伪劣,混淆视听——闲话文化产业之“美术商品”市场
意识形态的错位交易——美国苏富比“亚洲现代艺术拍卖”有感
欧洲三国游札记
繁华背后是文化的缺失
茫然与畸形——闲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窘境
从壮怀激烈到颓废茫然的悲凉——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批评
糟糕的一天——被一日二则新闻所困扰
仰望星空——如何找回久已迷失的中国文化慧命
附:访谈 艺术家要有“士”的文化精神
城镇改造的思考
不妨先做一些减法——要重视都市环境的视觉污染
国际化都市形象与房产品牌意识
对上海城市雕塑景观的思考
不妨再做一些加法——博览万国建筑之余
老家的宅院和门口的一条老街
策马入林——阿曼作品在城市空间的律动
寻找记忆中的江南小镇
淮海路570号的改头换面
“上海之树”种错了位置
序九亭新都市计划
“颛桥小镇”的创意由来——品味颛桥地区那一片破旧不堪的老屋
一道道深刻又明显的建筑裂痕——参访德国慕尼黑
发现“绿华”
附:访谈一老街改造要先找到文化属性访谈二人文气脉成就雕塑之魂
游走在朋友的作品间
沉重的历史使命——读李坦克新作《故土在召唤》
美哉,自然——解读新加坡画家陶祚增作品
游走于古典与现代的浪漫里——解读阿曼作品
再见辉煌——读永乐宫壁画摹本《朝元图》随想
淡淡的、儒雅的情怀——序张正刚作品集
经典·时尚的水墨演绎——王天德的“水墨图像公式”
宁静、自在、悠闲的油画家汪志杰
张森的书法印象
纯粹超然的艺术家李山
冷宏作品的变脸
初识张洹先生
淡泊、执着——访卢山先生
徜徉在山山水水的图像中——李文连先生的水墨山水情结
眷恋与执着——续写中华内衣文化的企业家王文宗
一南一北两地情——序白羽平、张冬峰画展
张跃的抽象油画
我所认识的台湾朋友陈森田先生
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
孔柏基作品的人格力量——序孔柏基纸上油画
强健而持久的创作诉求——读古魁先生作品有感
自然造化的神奇所给予的生命再造——丁伟鸣先生的雕刻作品
袁银昌的装帧艺术
勤奋而专注执意的画家——王维新
出访归来——序王维新作品展
缤纷五彩的律动——序方广泓作品展
墨香情深处——走进张雷平的水墨天地
夏予冰的艺术坚持
焕然一新的图画风格——有感于李文连先生的年末新作展
我在孙信一先生的作品里读到了许多
“一往情深”的喜好——有感于刘主仪的图画创作
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感慨于瞿倩梅作品的力量
郑辛遥的漫画
藏家姜佩华的胆略与情趣
华丽转身的逸趣——程凭钢的抽象油画
画与诗的和谐变奏——齐铁偕的抽象艺术
从认识陆涌生到“尚雨”
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有意义的组合——序汪志杰、王维新、方广泓赴温州画展
玩摄影还可以这样玩的——读韩生影像作品的启示
论诗与画的精彩律动——有感于白桦的诗和赵抗卫的画
中国当代水彩画业界又一朵奇葩——品味汪志杰的水彩艺术
张“真人”和他的连山堂
易元堂美术馆常设展序文
执着的坚持——当代水墨大家刘勃舒
敏慧的悟性源自文化的人性力量——读何韵兰作品有感
鱼游大海——序吴东鸿作品集
陈妍音的雕塑情怀
陈古魁艺术展序文
破淤泥而清晖照人——王林海水墨的书写精神
不忘初心——贺寿昌执着的绘画情怀
怀念当代文物大收藏家韩克勤老先生
佘仁杰的书法之道
小猫“基诺”的故事
为小猫“基诺”编故事的动因
小猫“基诺”之一
小猫“基诺”之二
小猫“基诺”之三
小猫“基诺”之四
小猫“基诺”之五
小猫“基诺”之六
小猫“基诺”之七
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