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只行李箱与塞满衣服的旧洗衣袋,女孩可辛卡和妈妈为了寻找不告而别的父亲,从波兰踏上了去往英国的路。
她们在考文垂落脚的公寓破旧又潮湿,更糟的是,她还要面对男同学对她投射的异样眼光、女同学的嘲笑与排挤。她成为格格不入的边缘人。回到家也无法得到温暖,心碎崩溃的母亲一有空就在街上绕了又绕寻找父亲的身影。
生活在孤独的旋涡里,只有游泳是她坚持的事。她在水里像斗士一样踢水,直到某个特别的男孩威廉游进了她的生命,可辛卡才逐渐发现,要不被悲伤和孤单淹没,改变困境的方法不止一种……
这是一个非凡女孩的感人故事,一个让我们体会到勇气如何让生命绽放的故事。
•姚谦感动推荐•
文字的重量
我觉得创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无论是借由绘画、文字或是音乐去创作,它可以巧妙地记录着某个人某一个时间里的想法、认知和感受。而文学、音乐、美术之间有着相近的承担能量,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面向与可能,却又可以莫名其妙地相互感染流通,这就是创作
上我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了。近期在艺术圈里的跨界创作就明显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有许多借由影像与文字之间、音乐与影像之间、绘画与雕塑之间、文字与绘画之间各种跨越等等,形成了更立体的能量去感染别人,或者与他人循线探索认同。
回到这美术、音乐、文字中,我最熟悉的文字。我不得不说说我怎么看文字:文字是从沟通的根本、语言的延伸,慢慢成了我的生命中,一个独立而有能量的工具与平台。过往我曾写了一些流行音乐的歌词,那就是语言、文字的延伸,跨越到声音与音乐之间的融合,因此形成新的面向可以与别人沟通。一直以来,每次书写歌词时,我常常觉得若能把歌词写到最高级或最美好境界,那就应该是接近诗的境界吧。读诗的爱好一直存在我的生活里,也因
为爱好,才不间断地阅读了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一方面享受别人给予的美好,另外一方面让自己更觉得需要谦卑地面对文字,以及还要有更多的阅读和学习,对自己在文字上的表现仍然深深感到不足,每次阅读诗时,都会引发我的自省。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先读了一本小说《水的重量》,再次证实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太多太有才华的人了,作者把一个故事类小说的创作,以诗的文字方式来进行,这是我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诗对比叙述文在某些角度上应该更形而上才是,然而故事的传递却必须很清晰地把人、事、物等交代清楚,才能把故事说明白。《水的重量》作者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巧妙衔接融合,正是这本书最精彩之处!一位随母移民英国寻父的女,初少女的岁月过程。那介于童心与少女之间的时光,应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也是最接近诗的时光!因为对许多事情还不会那么世故俗套地去看,却又不由自主地一步步地接近真实世界;恰好诗就有这个特质:可以抽离事件之外,形而上地描述感想与连接,却又能精准地把真实的细节感受给表达出来。这一本以独白方式进行的故事,因为以诗的文字体进行,于是有了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去替换,甚至去猜想!文字最大的乐趣就是它的抽象性而非具象,所有人的阅读若要具象化,大部分都是与自己曾经的经历,或是其他曾有过的视觉阅读去置换。而这个故事独白者是位年少女孩初入少女,时而童言童语,时而叛逆固执,这些主观性却充满了诗意的独白屡屡打动我的心!很快地把我拉回自己的年少时光。
千万不要以为诗都是唯美又脱离真实的,在《水的重量》里面我看到许多真实得看得见血肉毛发的描述,但是又因为它是诗,所以那些具象的描述虽然清晰,又可以透彻晶莹,纵然带了一些湿气与温度,却不会逼真难忍。我常觉得这就是文艺的力量,把真实生活中许多触目惊心的事,用一个精准却又可以面对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是为了沉淀,是为了凭证存在,引以为础延伸发展。我常觉得阅读真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让自己想象得更多,透过阅读看到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而《水的重量》这本书正好有这份能量,让你忘我地沉静,但是又不脱离真实。
姚谦
推荐序
姚谦感动推荐——文字的重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尾声
致谢
作者访谈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简洁挟带温柔的抒情表达,这些诗阐述关于移民、偏见、自欺、家庭与初恋,和生命蜕变的过程——《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Times)
引人如胜、文字优美且极具吸引力的处女作——《苏格兰人报》(Scotsman)
这是一本简练、情感浓郁的书,写得好优美,我直到翻开最后一页才知道自己已经看完了——Bookbag书评网
这部极具诗意的小说完美无缺……令人爱不释手——《爱尔兰观察报》(IrishExaminer)
深刻浓烈、强而有力、完美无瑕——卡西.卡西迪(CathyCassidy)
这是场与众不同又令人着迷的阅读体验……时而幽默、时而深受感动——《书商》(Bookseller)
莎拉.克罗森的出道作品十分精彩、真实、令人心碎但最终却又积极正面——InkPellet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