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虚拟艺术的人类学阐释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3966781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可,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本科与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优秀博士论文奖)。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以及艺术人类学的跨界研究。先后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装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人民日报》等专业期刊和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编著《动画概论》《数字动画艺术与设计》《动画角色造型与创意表现》等多部著作和教材,其中《动画概论》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翻译《动画无极限》《密封包装设计》等多部学术专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先后主持文化部“国家动漫游职业标准”“动漫产业人才标准化建设”等国家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多部艺术作品入选国际重要展赛,并被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和艺术中心收藏。
展开
内容介绍
  《虚拟艺术的人类学阐释》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虚拟艺术,阐释在人类的数字化生存中虚拟艺术之于人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而从虚拟艺术的本体、类型、美学和文化特征等维度反观人类学,并结合虚拟田野和民族志书写进行艺术形态、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的人类学之考,希冀构建虚拟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框架。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艺术人类学与虚拟艺术的双重观照
第一节 虚拟艺术
一、界定
(一)基于数字媒介
(二)可交互
(三)虚拟图像
二、特征
(一)交互性(Interactive)
(二)开放性(Open)
(三)沉浸性(Immersion)
第二节 艺术人类学的虚拟观
一、虚拟基因:比特与程序
(一)比特:信息DNA
(二)程序:语言逻辑
二、虚拟信息:界面与图像
(一)界面——隐喻视窗
(二)图像——双向凝视
三、虚拟形态:分形与混沌
(一)分形:复数迭代
(二)混沌:无序之序

第二章 虚拟艺术的田野与民族志
第一节 虚拟田野:从实地到灵境
一、边界:灵境之考
二、类型:遥在型田野与在场型田野
(一)遥在型田野:替身田野
(二)在场型田野:沉浸田野
三、方法:线上体验与线下证伪
(一)线上体验——行为意识
(二)线下证伪——问题意识
第二节 虚拟民族志:非线性与沉浸性
一、超文本:非线性叙事
(一)互动
(二)流变
(三)拼贴
二、深描一深绘一深浸
(一)深描:深度描述
(二)深绘:深度绘事
(三)深浸:深度沉浸
……

第三章 虚拟艺术的类型、美学与文化特征
第四章 虚拟艺术的裂变、模型与场域
第五章 虚拟之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