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培养角度讲,电影演员的教育与训练,同电影演员应该具有的表演艺术创作美学思想分离。电影演员不再重视表演艺术中的人的体验等生命本能,不再是一个敬仰表演艺术且感受表演艺术的人,时常仅是简单屈服于生命结构。
从美学信仰角度讲,角色远景和演员远景的设想等已不存在,表演艺术及其创作的美学思想由“侥幸者的所有”取代。任意“叫嚣”的认知倾向的泛滥,使得人们严重丧失了对电影表演艺术美的判断力。与此同时,演员在创作中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真切的存在与创作激情也处于急剧消亡的境地。
培养电影演员,最初源于电影技术对演员在镜头前的生存形式的需求,但它的教育研究根植于让创作者为创作提供强有力的创作材料,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到进出角色的自由,同时,强化演员自身的信念。这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下演员的教育与培养的成就不断向科学化与系统化迈进的根基。
本书分传承、创新和存在三篇,具体内容包括中国表演艺术的文化映像、中国表演艺术中美与美感的精神意识、中国电影表演教育的起始、关于人的科学的有效学理、演员的培养、电影中表演作为艺术创作存在与虚无的界定、表演艺术创作的审美构成、电影领域中演员的自由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