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陕甘宁边区防疫卫生往事》,共20章,20万字,主要讲述1942年和其后的几年中,以延安为主的陕甘宁边区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出台政策法令,制定制度措施,建设医疗机构,促进中西医合作,进行卫生防疫宣传,开展反巫神运动,积极实施疫情防控,竭力进行伤病救治经过艰苦努力,令边区的卫生面貌大大改善,提高了卫生防疫水平,保卫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驱散了边区上空的瘟疫乌云,重现晴朗的天空,并为其他边区的防疫卫生事业提供了经验和帮助。
山沟里的“中央医院”(节选)
陕甘宁边区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之后,办公地就设在延安中央医院。这里成为防疫的主阵地。
延安的这家中央医院条件十分简陋,它在中国的西北角,甚至不在延安的中央,而是在城北门外的延河西岸,一个叫李家坬的地方。这个坬字是土堆、山坡的意思,很难认也很难写,所以也有人叫这里李家洼或李家湾。中央医院是在山坡上掏出的几排窑洞,高低错落,共有八排,晚上掌灯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显得层层叠叠,颇有些巍峨壮观的样子。
延安是座古老的城市,有 1300 年的历史,其名有延顺安稳之意。此地山川形胜、气象恢宏,在史书记载中是个“五城、三山、二水绕城垣”的风水宝地。凤凰山、清凉山、嘉岭山(宝塔山)之间有延河、西川河注入,形成二水分三山地势。嘉岭山上有一宝塔,亦称宝塔山,如今已经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北宋范仲淹在这里做过官,任延州知州的时候写下著名的《渔家傲》,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之句,与后来的《岳阳楼记》齐名。
中央红军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军委等机关相继进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设在大东门内,出东门就是延河,河对面是清凉山,在山上有解放日报社;出北门向西北大约 4 公里是王家坪,八路军总部设在这里;再往上 1 公里是杨家岭,为党中央所在地;出东门向东北是桥儿沟、柳树店,分别驻有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南门外是边区政府所在地;北门外一个叫兰家坪的地方,驻着马列学院,也是中央卫生处所在地;再往北走便是李家坬村,中央医院就建在这里。
延安中央医院是中央卫生处处长傅连暲一手建起来的。1937 年 1 月,党中央从保安迁往延安。军委把长征路上的卫生队改称西北办事处机关卫生所,负责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同年 7 月,党中央决定让傅连暲在延安东门外宝塔山组建中央苏维埃医院。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中央苏维埃医院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医院。1938 年 10 月,延安不断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许多机关、学校撤出延安,边区医院也搬到了安塞。一时间,延安的医疗机构出现空缺。傅连暲觉得长期这样不是个办法,就找到分管卫生工作的中央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富春说,边区医院转移到安塞之后,延安这里再没有个正规的医疗单位,干部群众生了病,只能靠医生骑着马四处出诊。手下仅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药,既要巡诊,又要门诊,还有三间病房收容急症病人,实在人手不够。他建议还是需要建立一所正规化的医院。李富春听了,认为他的意见很有道理,马上就去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很快同意了李富春的报告。1939 年 3 月,党中央拨款 5000 元筹建医院,委托从重庆来的医生何穆为院长。傅连暲又从中央门诊部抽调共产党员、护士郁彬协助何穆筹办医院。建院过程中,何穆一度受不了延安的生活,又回了重庆(不久又重返延安),傅连暲还亲自出马,当了一段时间的院长。
傅连暲是福建长汀人,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幼时在基督教教会崇正小学半工半读,后毕业于汀州基督教会中西中学,又进入汀州基督教会“亚盛顿医馆”医科学习 5 年,毕业后受聘在长汀福音医院行医。他为人正直、医术高超,很受病人和同事的称赞。
1925 年五卅运动爆发后,英国人院长、医生在反帝浪潮中离开医院,傅连暲被推举为院长。1927 年 8 月,周恩来、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经长汀,傅连暲悉心医治起义队伍的伤病员。徐特立、陈赓都曾经被他治疗。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回忆说:“他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同情我们的医生,承他尽心照拂,使我直到现在都很感激。”
1929 年 3 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部进驻长汀,傅连暲为毛泽东、朱德等红军将士检查身体、治疗疾病。1932 年 1 月,他为红军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同年秋,干脆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33 年,傅连暲更是把整个医院迁往瑞金,全部捐献给中华苏维埃政府。他雇用 170 人,花了 14 天,把全部家当从长汀一直挑到瑞金叶坪,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家正规的医院。医院的桌椅、板凳、病床、病房用具,以及药品器械、诊疗仪器、药架、书架等,甚至玻璃门窗全是从长汀州搬来的。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万里长征,傅连暲一路随行。长征路上,除敌人的围追堵截、枪林弹雨之外,各种疾病如腹泻、贫血、夜盲症、结核病、疟疾、伤寒、痢疾、回归热,还有伤病员伤口的感染等,都时刻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傅连暲千方百计地为红军战士和沿途群众解除病痛,被誉为“红色华佗”。到达陕北后,1938 年 9 月 7 日,傅连暲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入党志愿书证明人一栏里,写着“毛泽东、陈云”。
建医院首先是选址,傅连暲选来选去,最后把院址选在了兰家坪西北方向的李家坬村,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离王家岭、杨家坪不远,既利于隐蔽,又便于休养。地址选定后便开工建设,所谓建设,就是挖土窑,选一处山坡掏一个洞,洞口装上门窗,一座窑洞就建成了。在窑洞门前平整一片土地,就是一处可以活动的小院。摆上石头当小凳,一块大的平整的石板就是桌子,完全是纯天然、原生态、最环保、无公害的绿色宜居之家。到 1939 年 9 月,医院已经挖好两排三四十口窑洞,可以收治病人了。医院初设 50 张病床,分内科、外科和妇产科三个科室,后来窑洞扩大到了 4 层,下面一层是工作人员的住地,上面分别是外科、妇产科、内科,
各占一层。为了防控疫情,加强传染病的治疗,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传染病科,有 40 余张病床,可治病种有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猩红热、肺炎等。
傅连暲最初给医院起名为“中央干部医院”,打算主要是给领导干部治病和疗养用,这个方案被中央否决了。毛泽东说:“叫‘干部医院’,老百姓有病看不看?还是叫‘中央医院’好,面向延安和边区的党政军民,为群众服务。”毛泽东不仅将这所医院定名为“中央医院”,还为它题写了院名。1939 年 11 月 7 日,苏联十月革命节那天,中央医院正式宣告成立。
这医院顶着一个“中央”的名头,却简陋得很。一种病床就是用长条木凳当床腿,支一块床板。后来发现这床不牢固,就到山沟里去锯来树桩,用三根树桩做成一个架子,一个横梁、两条腿,下端埋在土里,两个架子搁上木板、铺上草垫就成了病床。另一种是用木头做成框,打上洞,穿上麻绳,像南方的棕绑软床,垫上被褥就可以当病床,抬起来就是担架。至于医疗器械更是因陋就简,镊子都是在街上的铁匠铺打制的,又粗又笨,还没有弹性,用来夹医用酒精棉球,不是夹不住,就是松不开。治病要掌握时间,当时全医院只有一个从延安城里买来的旧马蹄表。后勤部门找到一个铁圈,挂在传达室的半山坡上,由收发员兼职报时,从清晨 5 点到晚10 点,每过 1 小时敲一次钟。但是,护士给病人测体温、数脉搏、记呼吸需要计时,这个钟就派不上用场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染病科主任刘允中自己动手,用试管制作了一只沙漏替代钟表。他拿一根直径 1.5 厘米、长 12 厘米的玻璃管,中间用酒精灯烧热、拉长、变细,然后装进干净的细
沙,通过调整细沙的数量,使上面玻璃管里的细沙流过小孔到下面正好是1 分钟,倒过来,细沙流过小孔也是 1 分钟,然后把玻璃管两端封好,一只沙漏计时器就大功告成了。这本是中国古人的发明,没想到在延安再次被发扬光大。
目录:
第1章 高规格的“总委员会” 001
第2章 细菌战的阴影 011
第3章 山沟里的“中央医院” 023
第4章 周恩来带回的菌苗 037
第5章 神巫之乱 045
第6章 反迷信劳模崔岳瑞 065
第7章 追踪“吐黄水病” 073
第8章 中西医结合的延安实践 89
第9章 传染病阻击战 101
第10章 合作医疗之源 117
第11章 财旺,人也要旺 125
第12章 干干净净做人 137
第13章 爱国卫生运动之始 151
第14章 预防胜于治疗 163
第15章 笔杆子的“疗效” 171
第16章 共产党的“窑洞疫苗” 181
第17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89
第18章 山川异域,抗战同心 197
第19章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207
第20章 启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15
参考文献 243
后记 246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