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画传》:
1911年,刚满6岁的侯光炯经特许,来到哥哥侯光远所任教的小学读书。侯光炯自小就性格温和、沉静,有耐性。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上课时总是认真地听讲,遇到问题设法弄明白。每学期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小学毕业后,侯光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松江府中学堂。哥哥却怎么也凑不齐昂贵的学费,无奈之下,经校长特批,侯光炯又回校重读五年级。正当一家人都为侯光炯毕业后的出路犯愁时,哥哥侯光远在吕巷镇街头看到了学费极低的南通甲种农校的招生广告,他立即回家告诉弟弟这一好消息。于是,侯光炯带着家里拼凑的五个银圆,只身来到南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人著名立宪派人物、大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甲种农校,并受到张謇的接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侯光炯成熟得比同龄人都早,他懂得一切都要靠自己,唯一的出路和前途就是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因此,他学习特别努力。第一学年结束后,侯光炯不仅被评为品学兼优的模范生,张謇校长还免除了他的一切学杂费。
因家境困难,还不满15岁的侯光炯便给主讲棉花栽培技术课程的留美学者王善俭当助手,开始了半工半读、自食其力的生活。作为全校唯一一个半工半读的学生,侯光炯不仅要忙于平日的学习和学校的活动,还要在王善俭老师的实验室里忙进忙出。他特别喜欢英语,不管学习和工作有多忙,都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学英语。侯光炯的刻苦用功感动了学校的外教——美国人碧莲,她主动提出义务做他的英语教师。碧莲老师不断地纠正他的发音和语法,并要他精读英文原版的名著。在碧莲老师的帮助下,侯光炯的英语进步很快。
毕业后,侯光炯留校担任了两年的农技员。
在南通甲种农校生活的六年中,侯光炯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钻研农业科技,对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作用有了较为深切的认识,这为他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夏,侯光炯免试进入私立南通大学(今南通大学)农科班就读。校长张謇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办学目的,因此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教师都是高薪聘请的国内专家或留学归国的有志之士。那时侯光炯是全班唯一能完全听瞳上课内容的学生,他还负责课下辅导同学。后来由于班上一些学生不堪重负,闹起学潮,要求集体转学,最后学校同意学生转学。
1924年春,侯光炯和农科班的同学转学到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就读。
在所有的课程中,土壤学是侯光炯最感兴趣、最下功夫的主修课之一。他深深地懂得,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土壤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产量的高低和农产品质量的优劣。在大学三年级时,侯光炯就向土壤学教授刘和表达了从事土壤学研究的想法,并得到了刘教授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
由于家里已经山穷水尽,侯光炯没有了生活来源。从进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第二年开始,侯光炯就一边读书,一边做些刻蜡纸、送报刊之类的零碎活,撰写或翻译一些科普小文章向报刊投稿,以微薄的所得维持学业。
在这里,侯光炯结识了一大批日后的精英,如余其心、陈宰均、李世俊等,他们都是学校的政治积极分子,他们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关心工农民众的解放,主张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来救国。侯光炯认为只有搞科学、搞实业、发展生产才能给人们实惠,才能给人们带来财富。因此,他决心毕业后从研究土壤人手,研究出改土增产技术,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帮助农民解除饥饿,拯救贫穷的祖国。
侯光炯更加勤奋地学习,以苦读、苦记、苦思、苦做而闻名于整个农学院。他能够将许多英文课本的内容整篇地背下来,向毛耀东教授学了一个月德语后就能用准确无误的德文写感谢信……连对学生要求几近苛刻的实验指导老师孙吉人也对他称赞有加。在大学四年级时,侯光炯写出了很有创见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土壤之盐基代换作用》,刊登在《科学》杂志1927年第12卷第9期上。1928年,他的毕业论文《中国农业界施用肥料之实况与磷肥荒之补救》发表在《自然界》杂志1928年第3卷第1号上。后来他又草拟了《北京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计划》,为他毕业后从事土壤肥料科学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