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吕新的六部中篇:《沙子》《深红的农事》《夜晚的顺序》《在十二月漫长的黑夜里》《十月》《黄花》。小说以晋北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个或明或暗的故事,相互重叠,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汇成一条流淌在民间的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生命之河,内里藏着无数的命运乾坤。
民间是淳朴的,贫困的,隐晦的,也是藏污纳垢的,草菅人命的,愚昧无知的。而上演这一出出“戏剧”的或主或次的人物,他们各自都心事重重又无处言说,也不能言说,于是深埋心底,或生根发芽使其成为更沉默更神秘更勇敢的人,或变质了腐烂了使其成为堕落的寡德的无耻之徒。人性,从来无法做简单的善恶之分;是生活摧毁了那些软弱之人,同时塑造了勇士。在勇士的行列里,女性的形象似乎更加饱满、更加伟岸、更加光彩照人,《黄花》中的大姨便是这种形象的典型,身为村妇,本是个无足轻重的民间小人物,然而她坚忍、大方、仁慈、利索,在一群乌七八糟的小男人面前,真有凛凛大丈夫气概。
展开
——李锐《纯净的眼睛,纯粹的语言》
他静静地观察这属于他的那块天地,以博尔赫斯式的目光凝视着一切并把那一切都画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晋北山区风景。他也许是让世界知道晋北山区的作家。他为当代中国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小说画廊增添了不可替代的一幅素描——晋北山区的素描。是的,他显然不善于(或无意于)浓墨重彩地描摹人与天地的图景,他擅长的是用敏捷简练的线条勾勒晋北山区的风景,而晋北山区那仿佛亘古不变的苍凉风景也似乎只有在这样的铅色素描中才得到传神的展现……吕新不断探索着诗化小说的新路,探索着在纷乱的意象、朦胧的人影中寻找历史的底蕴、人生的意义、哲学的真谛、时间的秘密的新路。
——樊星《苍凉之诗——吕新小说论》
吕新的小说往往只是一个朦胧的故事,而又被作者在叙事中打得粉碎,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加以拼合。另外,吕新的作品所营造的画面感极强,徜徉在他的文字中有观摩印象派绘画的感觉,正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画,也可以从中间某个片段开始去阅读他的小说,而无损于对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应该说,其中诗意、流动的语言,逼真的细节以及对人生充满哲思的解悟是使作品得以斩断开读的基础。
——王绯(选自《当代中国先锋小说的命运及其未来——吕新、北村先锋派作家作品研讨会综述》,戴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