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联三百》
斯舜威
1. 持涅槃心,作平等观
涅槃是一种境界,是佛教全部修炼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皈依佛教,首先应该怀有涅槃之心。“平等”,梵文意译,亦译作“舍”,意谓无差别。《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以佛法论,广大慈悲,万物平等。”
“持涅槃心”是目的,“作平等观”是手段。大凡能记住这八字,修持便有了不俗的开端。
2. 见一切佛,升无上堂
一佛一切佛。因佛佛平等故,故一佛等同于一切佛,一佛可总括一切佛,一佛即具有一切佛之义。《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能见一佛,自然便见得“一切佛”。
“无上”,无出其上者,佛教有“无上道”“无上法”“无上乘”之说,“无上堂”亦同此理。“一切佛”与“无上堂”互为因果,能“见一切佛”者必“升无上堂”,能“升无上堂”者自能“见无上佛”。
3. 老龙听法,顽石点头
江苏无锡惠山寺有此联,为邹德基所撰。此联巧用两典故,乃天作之合。宋代毕仲询《幕府燕闲录》载:有僧讲经山寺,常有一叟来听,问其姓氏,曰:“某乃山下潭中龙也,幸岁旱得闲,来此听法。”僧曰:“公能救旱乎?”曰:“上帝封江湖,有水不得辄用。”僧曰:“此砚中水可用乎?”乃就砚吸水径去。是夕雷雨大作,逮晓视之,雨悉黑水。晋佚名《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载: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説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説,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后因以“顽石点头”比喻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
4. 人间佛地,世外人家
广西桂林南峰寺有此联。“佛地”有三层含义:一指超脱生死、灭绝烦恼的境界。《坛经》云:“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一指佛。一指寺院。此处当取第三义。“世外”,尘世之外,世俗之外,即仙境也。此联喻所处环境极佳。
杭州灵隐附近有本来寺,马一浮《本来寺》诗云:“佛地人间有,心如万法忘。山深无客至,坐久觉花香。竹影寒相对,茶烟静不飏。楼开弹指顷,何必羡西方。”意境空灵,颇可作此联注脚也。
5.断除烦恼,具足菩提
“烦恼”为佛教专用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梁武帝《净业赋》云:“抱惑而生,与之偕老;随逐无明,莫非烦恼。”《坛经?般若品》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可见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进入菩提妙境。
6.常得正念,普行大慈
“正念”,正确的念头,时常想着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佛教认为一心正念,没有邪念,才能归于佛。有正念诵、正念觉等。“大慈”即大慈悲,一种博大的慈悲心和怜悯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
弘一法师曾书此联。
7.往生极乐,超脱红尘
“极乐”,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国土,俗称西天。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里,就可获得一切欢乐,摆脱人间一切苦恼。《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云:“极乐世界清浄土,无诸恶道及罪苦。”
佛教称人世间为“红尘”。
湖南平江东山古寺有此联。
8.得大自在,打松算盘
此联为郑板桥所撰,原是写给一位商人的,颇通禅境。“大自在”,佛教语,谓进退无碍,心离烦恼。多指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此处的“算盘”,指计划、盘算、打主意。计划宽松一些,才能自在无碍,此联不仅工整,也语含双关,颇富哲理,不仅仅指做生意,对人生亦有普遍意义,遂广为流传。
9.惟善为宝,无欲则刚
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有此联,为近代孙肇圻所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佛教义理水乳交融地融汇其中。此联便是很好的明证。上联出自《礼记?大学》:“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下联“无欲则刚”,既出自佛教思想,又出自《论语》,同时也是老庄哲学的体现。佛教提倡“无为无欲”“道从无欲,非有欲得”。《无量义经》曰:“其心寂静,常在三昧,恬安憺泊,无为无欲。”《论语》云:“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通过批评申枨贪欲太重难以为刚来强调“无欲则刚”的重要。“无为而治”“无欲则刚”更是老庄哲学的核心。
10.大千世界,不二法门
上下联均出自佛教术语。“大千世界”乃“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三千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指不二之理,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亦指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
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有此联。
11.德敷上下,道贯古今
老子所言“道”和“德”,“道”指宇宙的本原,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道”之体现为“德”。佛典对“道”和“德”的定义是: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这副对联的含义,十分鲜明地表示:道德普照上下古今。
湖南衡山丹霞寺有此联,肖康佐所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