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乞花”探源——兼论曹寅、曹雪芹祖孙二人的爱梅情结《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写宝玉在怡红院远望红玉,“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甲戌本于此处有一条批语云:“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可知上几回非余妄拟也。”此批一方面揭示了《红楼梦》诗化小说的特点,另一方面似也为我们对作品的情节构思进行探源指明了方向。按照脂批的提示,本文试为第五十回“宝玉乞花”的情节来源做出粗浅的分析。《红楼梦》“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的第五十回里有一处情节,写的是众姊妹到芦雪庵联诗,结果宝玉落第,李纨便罚他到妙玉处去乞讨一枝红梅花来插瓶。李纨说:“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得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吃了杯热酒就冒雪而去了。不久,宝玉果然讨到一枝红梅,众丫鬟忙接了插入瓶内。这段情节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是“代人乞花”——宝玉代李纨去乞讨红梅花。后来,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还以“咏红梅花”为题,各自写了咏梅诗;宝玉也以“访妙玉乞红梅”为题作诗一首,诗云: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对“乞花”的过程作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总结,并流露出“想逃避现实,‘蹈于铁槛之外’”的性情。为流行已久的“乞花”雅事又添了华章。这是《红楼梦》中一段非常有名的情节,作者写来妙趣横生,文雅清新。窃以为这段情节应渊源有自,似是对唐宋诗歌中“乞花”故实的化用。“乞花”是唐宋文人骚客的雅事、趣事,多被诗人写入诗中。唐代诗人李益就有《代人乞花》一诗,诗云:
绣户朝眠起,开帘满地花。
春风解人意,吹落妾西家。
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她早起看到满地落花就盼望善解人意的春风能把鲜花吹落到她家。因春风多为东风,故言把花吹落到她家为“妾西家”。春风把花吹到她家,这不就是代为“乞花”吗?从形式上看,诗中“代人乞花”的叙述模式不是与《红楼梦》中宝玉“代”李纨“乞花”的情节有几许相似吗?
唐代诗人韩愈也有《游城南十六首·嘲少年》一诗,诗中也提到了“乞花”雅事。诗云: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
祇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乞”,“求取”之意;“乞花”即求取鲜花。此诗中的翩翩少年在春暖花开之时,把大好春光都抵付了酒债,极言他嗜酒;为了求取花枝,他连命都可以不要,又极言其爱花。他骑着宝马,因其无比悠闲自在,信马由缰,不知不觉之中竟误随了妇女们的香车。细玩此诗,表面上看,尽情游乐的少年“误随车”是因为“闲信马”,其实应是“乞花”“赏花”的结果(当然,“花”似为双关,一指花枝,一指美丽女子)。在春天里“乞花”“赏花”这样的风流雅事让喝了酒的少年几乎忘乎所以,因而误随了香车,迷失了方向。联系到小说《红楼梦》,诗中所写的“乞花”“赏花”雅事不是也与李纨命宝玉“乞花”同样风雅吗?从诗与小说中写到的“乞花”者的心情来看,他们都视“乞花”为一件愉快、幸福的风雅之事,乐意为之:一个“闲信马”而“误随车”;一个冒雪去那众人避之不及的妙玉栊翠庵处“求取”红梅花,把别人视为难办、尴尬的苦差事当成了乐事、美差。
还有,诗人贾岛(一说项斯)也有诗提到“乞花”雅事。诗题为《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诗云:
近得云中看,门长侵早开。
到时犹有雪,行处已无苔。
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
每逢晴暖日,惟见乞花栽。
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
故从餐后出,多是夜深归。
开箧收诗卷,扫床移卧衣。
几时同买宅,相送有柴扉。
诗中写道,贾岛的那位友人每每在早春的晴暖日里,便有乞花之举:把乞折到的鲜花栽在湖上新居里。“乞花”之人当就是那位住在湖上新居的友人,他是主动地为自己的新居“乞花”“栽花”。诗人自己即“初醉”之“客”,他是友人“乞花”“栽花”的见证人。值得注意的是,友人的这个湖上新居极为清净,少有人迹,不仅“门不当官道”,而且“行人到亦稀”,完全是一处幽静、偏僻之所。这一点不是也与《红楼梦》中写到的宝玉“乞花”之处、同样是访客罕至的栊翠庵非常相像吗?联系到诗中“留茶僧未来”一句看,友人的朋友中还有门人士,友人也应是一位喜爱清净、甘于寂寞、与世无争、有隐逸情怀的人。这一点不是也与宝玉“乞花”之处栊翠庵的主人妙玉的性格有一些相似之处吗?
另外,宋代诗人陈师道也有《张谋父乞花》一诗,诗云:
二顷田园汴泗东,春来心事几人同。
固知短绠无深汲,又见新花发旧丛。
光气著人浑欲醉,妍华过眼旋成空。
冷官门外无消息,与报江南春信通。
诗中写到的“乞花”时节是春季,从“光气著人浑欲醉,妍华过眼旋成空”一句来看,诗人从所“乞”之“花”中看到了繁华的瞬息变化、世事无常,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宝玉“乞花”之处栊翠庵本就是贾府中一处尼姑庵,从这里“乞”得的“梅花”固然是“新花发旧丛”、也“著人浑欲醉”,但不久就会“妍华过眼旋成空”的,隐喻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这样看来,陈师道诗的寓意与宝玉作“乞花”诗所流露出的情感也有某些关合。
此外,明代诗人辛曜在《草堂次韵》中也有“鼓瑟微风招鹤下,荷锄宿雨乞花移”的诗句言及“乞花”雅事;曹雪芹同时代的文人袁枚在《小仓山房诗文集》中也有两首诗言及“乞花”,分别为《乞花》和《卢学士书来乞花。卢壬申殿试第三人也,寄诗调之。卢亦余戊午同年》。如此看来,“乞花”雅事之盛行,明清亦然。更为难得的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显然也熟知古人“乞花”雅事,他也有一首诗提到了“乞花”,诗题为《元威、綗庵送牡丹口占代柬》,诗云:
角酒量文帖乞花,竹西春老客思家。
夜来金谷谁争长,塞破寒厅斗宝车。
烘霞错绣上银屏,偃露欹风要使令。
七尺光中真醉倒,愿花长寿祝花灵。
推邢亚尹静无辞,随例煎酸不作诗。
一捻妖红三束锦,何须越网网西施。
无论魏紫与姚黄,曲录床头共饮香。
两日画帘闲不卷,老夫可是护花忙。
诗中“乞花”系指元威、綗庵送来的牡丹花事。赛文乞花,朋友相会,这是何等风雅之事!曹寅此诗主要内容是描写牡丹花的丰姿,同时表现曹寅爱花、护花的情感。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的第一句“角酒量文帖乞花”,细玩此句,或许是说他们有过比赛酒量以及评比、衡量诗文的活动,而负者以“乞花”为“帖”来约会朋友之风雅趣事;如句中“帖”字解为“服从”“顺从”之意的话,那也就说落第者便要“服从”“顺从”地去“乞花”,这不就是与小说中众人所说的“这罚的又雅又有趣”的话同一意思吗?所以,不管“帖”字作何种解释,那不都正好与小说中宝玉联诗落第后被李纨罚去乞折红梅花的情形相似吗?曹雪芹是否就是受到了祖父曹寅这首诗句的影响、启发,进而写出了这段宝玉“乞花”的情节的呢?想来也应是极有可能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