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美国孩子都在忙什么
逃逃开学了,原本我还在揪心他刚从国内过完暑假回来,紧接着就开学会不适应。结果小家伙好像完全不受影响,第一天放学回来就叽叽喳喳地给我讲学校的新鲜事:“妈妈你知道吗?我们今年有两个老师,语文和数学是不同的老师了。
“我每天上午在自己教室上课,下午还要到xx的班上去。
“今年突然来了很多新同学啊,校长说教室都快不够用了,要再修一些。
“噢,还有,我的午饭时间改成12点半了。”
之前我还只是一直配合着做感兴趣状,听到这句马上来精神了。逃逃他们小学的午饭时间很有意思,学前班是11点开饭,之后每升一个年级就往后延半小时,不知道这么设置的根据是什么,可能是考虑到年龄越大耐饿能力就越强吧?当然也是因为学校食堂不够大。
我和逃逃打算一起做个一周早饭计划,对每天吃什么先达成共识,免得出现我忙乎半天他却毫无胃口,最后饿着肚子去学校的情况。我拿着笔摊开纸问他:“来说吧,周一想吃什么?”逃逃愣了一下,说:“噢,妈妈,咱们得先定个目标。比如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营养、好吃,还是管饱就行?然后选出一些符合这些目标的食物,我们再把食物搭配到每一天,这样就差不多了。”在旁边一边表示关心又一边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的逃爸,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看你还是让逃逃来写吧?”
不得不承认,在做计划这件事情上,逃逃比我想象的更加轻车熟路。这种能力还真是练出来的,因为美国小学对做计划这事真的很重视! 开学第一周,几乎全美国的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做计划。
从学前班开始,我发现每年开学的时候,逃逃都会拿回来一些目标计划表,从老师发来的周报可以看到,他们开学的第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忙活这些计划。老师会跟孩子讲做计划的重要性,该怎么做计划。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会给孩子分配plan partner (计划小伙伴)。每位孩子会和他的计划小伙伴一起商量怎么制订自己的计划。到了期中和期末,还会相互检查一下,计划都执行得怎么样。
逃逃一年级的老师曾经和我们家长沟通过,虽然花了不少时间来做计划,但未必每个孩子都能做出非常完美和能严格执行的计划;计划本身做得怎么样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让他们知道做计划的重要性,就像学校走廊贴着的一张海报上写的:“If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如果你不好好做计划,那就是在计划着失败。)”
而逃逃在学前班就开始学着用SMART目标法做计划了。在教孩子怎么做计划方面,美国小学老师常用这种目标法,它本来是一种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方法,每一个字母代表目标管理中的一项标准,合在一起组成的词组又有聪明、乖巧的意思,所以特别好记。
而其中 R——Relevant( 相关性 ),表示目标的制定不能够太孤立,要考虑和其他目标有关联。但这个概念对低龄的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很多老师直接把R改成Rewarding(有回报的),就是按照计划执行达成目标后,给自己小小的奖励。这样孩子就感兴趣多了。
所以,孩子们的SMART目标解释可以是这样:
Specific :具体的目标,比如本周要学会三十个新单词。
Measurable :可衡量的目标,比如怎么证明自己达到目标了呢?
Attainable :可行的目标,比如一天读完一本几百页的书听起来就不太实际。
Rewarding :给自己的小奖励。
Time-bound :有时限的目标,比如一周内,或者一个月内要完成什么。
这些概念听起来还是很抽象,什么才算具体的目标呢?一开始学做计划的时候,老师会帮孩子们列举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逃逃学前班老师给出的列表中连“不把脚放在桌子上”都有。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孩子们会写计划。逃逃说老师跟他们讲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结果:一个写下来的计划完成的可能性,会比一个只想到但没写下来的计划大很多。当然,到了二三年级之后,SMART目标的
设定就没那么幼稚了,而且更多会涉及学习计划。
逃逃前几天告诉我,他们开始使用planner(计划本)了。我看了他的这个计划本,最前面有关于怎么设定目标、做好计划的讲解,然后是每天的计划表。逃逃说他们每天早上会填写当天的计划,放学的时候检查一下是否都完成了。这架势倒是让我回想起当年在外企当“码农”时的工作,那时我们也是每天Daily Standup Meeting(每日站会),也是每天检查完成了什么,接下来计划做什么。在美国这边,到了中学孩子就开始“走读”,类似我们的大学,孩子需要每节课都去不同的教室上他选修的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室和班主任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能独立做好并执行学习计划就非常重要了。
原来,从学前班开始学习SMART目标计划方法,先是每学年初的计划,再逐渐变成每天计划,就是要养成孩子做计划的习惯,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以后能更好地自我管理做准备。
我突然明白为何在做计划这事上似乎逃逃比我更老练了,人家一天到晚都在做,这我能比得过吗?想起我以前上学时也被老师要求做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但怎么做似乎还得靠个人琢磨。而
在这边老师会直接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还提供各种各样的计划模板、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计划就变成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习惯了。一直认为美国和国内的基础教育是各有所长,国内孩子知识掌握
得更扎实,美国这边感觉“正事”没做多少,老师更侧重于“授人以渔”,孩子们对类似的这些学习方法、套路懂得更多。我个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知识不够扎实,光有方法,会流于形式;光学具体知识,不琢磨方法,会走不远。据说国内已经有不少中学也在考虑试点类似美国这种“走读”方式了,各位家长可以帮孩子提前做下准备。即便不是,能早些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不也挺好吗?
……
展开
——达尔文
成长型思维对鼓励孩子、培养信心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卡罗尔·德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