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管子》:
中国古人尊崇的高山有泰山、衡山、华山、嵩山与恒山,尊崇的大河有黄河、济水、淮河与长江。在这五山与四水之间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她的名字叫颍河。
颍河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嵩山,一路蜿蜒曲折地流过今河南境内的登封、禹县、临颍、周口、项城、沈丘和界首,然后欢快地流进了今安徽境内的太和与阜阳,最后从颍上县注入淮河。千百年来,颍河像一位青春永驻的母亲,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养了一代代生活在两岸的儿女;像一位威武永驻的卫士,以他那昂扬的斗志守护着这一片化育万物的家园。
因位于颍河北岸得名的颍上县,沟河纵横如织,湖泊星罗棋布。在这片古老、神秘而又肥沃的大地上,春秋时有楚国所置的慎邑,秦汉时置慎县,南北朝时称楼烦,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更名颍上县,沿用至今。
那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一个拂晓,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颍上县城北的管谷村,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个婴儿在此时此刻降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的峰回路转与波澜壮阔。深感幸福与惊喜的父母给盼望已久的儿子取名管夷吾。
管夷吾,字仲,世称管仲,又尊称为管子。生年不详,据推测,大约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活了80岁左右。
关于管子的出身和家世,我们从简略的古书记载中只知道他的父亲叫管严仲,始祖是周穆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管仲可能是管叔鲜的后裔。
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王,在位55年。穆王时期,中原地区诸侯失和,周边地区戎狄叛周,王道已经显露出衰微的迹象。于是穆王内修政理,西征犬戎,一直打到今天的甘肃省平凉一带,大胜而归。随着周穆王的远征,周代的文明也远播四方,这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准备了条件。
管叔鲜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西周灭掉殷商以后,武王为了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度。所谓分封制度,就是把武王的自家人和有功的外姓大臣,分别派到全国各地,划定一个地域范围,建立自己的政权,叫做诸侯国。诸侯国隶属周王室,对王室承担朝贡和保卫安全的义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周武王的弟弟叔鲜被封到了一个叫“管”的地方,主要任务是监视刚刚被打败了的殷朝人。我国的姓氏源流是非常复杂的。在先秦贵族制时代,人人都有姓,而贵族不但有姓,还有氏。氏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氏的来源很广泛,以封地作为氏是其中一个途径。
叔鲜封“管”以后便以封地为氏,因而叔鲜又称管叔或管叔鲜。据说这就是管仲的姓氏来源。
穆王的后代也好,管叔的后裔也好,既然已经不能确考,姑且不说也罢。然而,管仲的先祖出自西周王室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或许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使血缘关系疏离,或许因为某个重大的历史变故,或许一个其他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总而言之,管氏家族不知从第几代祖宗起便失去了贵族的身份,随之也就失去了罩在头上的神圣光环和养尊处优的地位,家道急剧衰落,终于沦为平民阶层了。
尽管荣耀的出身,钟鸣鼎食的生活早已过去,只余仅供缅怀的历史了,然而,管仲却有着深深的贵族情结、尊祖观念和忠孝思想,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高贵的姬周血液!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谈也有着同样深深的贵族情结、尊祖观念和忠孝思想。据历史记载,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司马谈没能从行,因而忧愤成疾。大凡我国古代的圣君明主,大功告成之后,都要封土于泰山而禅祭于梁甫,举行告天报地大典,叫做封禅。封禅是一种很隆重的宗教仪式,也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事件。参加封禅的人无不感到光荣与自豪。难怪失之交臂的司马谈竟然一病不起。临死前,他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泪流满面地讲述了司马氏家族的荣耀历史。他说司马氏先祖在夏朝主管天官之事,在周代司太史之职,常显功名,世享爵禄。他说司马氏后世中衰,深恐家族遗风断在己手。最后,司马谈对司马迁赋予重托,希望他能光宗耀祖,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写出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出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