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学刊(第二辑)》:
(3)从具体教学环节看,各地佛学院的课程设置,各自缺乏特色,教学意义不够鲜明。教材建设虽经199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汉语系佛教教育座谈会强调与部署,但仍收效甚微。师资力量随着老一辈僧俗退离教育第一线显得愈加薄弱,利用社会人才虽不失为有效途径,但不少佛学院领导对此心存疑虑。不少地区佛协互相攀比,宁愿出钱出力大规模造像建寺也不愿增加对作为根本的教育投入等。
五、当代佛教教育存在的问题
弘扬佛法或创办佛教教育,人间佛教一般会强调契理、契机等两大原则。现在这两大原则遇到空前的挑战。一是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只有对佛法深有研究者和有修有证者,才可能从中认识佛法真谛,并使自己的言行契合佛理;二是近百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宗教和思想文化体系竞争日益激烈,佛教从来没有面临如此之多复杂的情境和不同的根机。综合起来,当前佛教教育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居士教育的问题
佛教教育中的居士教育,经常被忽略,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形势非常严峻。佛教教育必须融进世俗教育,包括学制管理、教育成果和人才的考核与应用机制、海外交流等方面。
(二)世俗主义的冲击及回应
现时代的佛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俗主义的冲击。世俗主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者为世俗理性主义,另一为世俗感性主义。
佛教界在应对现代世俗主义而展开教化时,虽然有“契理契机”的基本原则,但事实上并没有妥善的应对之策,这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处理不当:其一,不重视厘清佛学(内学)与世学的根本差异,没有积极弘扬佛教的殊胜特质;其二,没有强调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信仰原则。
由于科学理性支撑的世俗理性主义与超经验、非逻辑的宗教体验性正相反对,再加上世俗感性主义的享乐性质与制欲克己、超凡人圣的宗教实践相对立,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宗教构成了消解,使佛教以及其他宗教在世人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就佛教而言,这对佛教僧人以及一般佛教信众的佛教信仰造成持续性乃至破坏性冲击。一方面使信众信仰不深固,易于衰减,另一方面使信众以世俗主义看待佛教,带来佛教的世俗化,或者说“矮化”。
(三)“内学”与“世学”的关系
佛教教育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是僧教育,一方面是居士教育,这就是内学与世学的关系,包括了向下(摄引众生)与向上(求趣佛道)两方面。一般而言,内学与世学在意趣方面具有本质的不同。小乘佛教属急趣寂灭之解脱论,而大乘佛教属普渡众生之菩提论。但不论是解脱论、还是菩提论,皆是出世间学。世学所关注者,为世间之福乐,与内学所趋相去何止霄壤。为此,以目前佛学院以僧教育为主题的佛教教育模式,似乎忽略了以居士教育为对象的佛教教育建设。
(四)佛教之信仰与佛教教育的内在关系
佛教之信仰原则,在佛教教育中如何体现,同时又要帮助学僧或者僧众厘清佛学与世学的差别、明了佛教的殊胜性,如何进一步培养、强化学僧乃至一般信众对佛教或说三宝的信仰,甚至这要放在佛教教育的第一位。这是佛教教育必须妥善处理的一个层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