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阅读日本(增订版)(精)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57822
  • 作      者:
    作者:陈平原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陈平原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走访日本的观察和记录,用作者的话说,这册谈论日本的小书,既非学术著作,也不是旅游指南,只是个好奇的读书人“行万里路”时的随笔札记。他抱持对“爱国的自大”的警惕,希望日渐富裕的中国人,自信之余,也需自省,方才能做到“不卑不亢”。这本旅行笔记,正可谓做到了这一点。此次增订,对两辑文章全部更新,更有“新鲜出炉”的四国之行。作者“越来越怀念那种个体的、可辨认的、有温度且有感情的学术交流,以及那种剑及履及的低调的学术合作与教诲”,也借此“向多年前启迪过我的日本文化或帮助过我的日本学者致意”。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di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著作三十种。治学之馀,撰写随笔,藉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多次赴日访学时的随笔札记。客居日本,作者会在大雪过后专程去访问佛寺中的一株寒梅,会抱著川端康成的名著与友人共赴伊豆开始一段文学之旅,会信马由缰在东京的小巷中体会都市生活中残留的江户风味,会在神保钉古书店街摩挲古书兼而观察买书人的生态,会不觉流连至万家灯火只好以手扪读日本历代名人的碑铭……
  全书风格清新、阳光,对日本文化注重体味而非批评;虽是“阅读日本”,心心念念全在中国。作者谦逊温润,娓娓而谈,带读者领略读书人的雅趣与情怀。
  《阅读日本(增订版)》的主要特点有四:
  一、这是一本当代中国著名知识分子看待日本的著作,集轻鬆和厚重于一身。它属于散文类流行读物,文笔轻鬆亲和;同时又关注学术动态、充满文人雅趣,比起那些文化导览类的日本读物多出不少厚重底蕴。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次介乎“专家”与“游客”之间的愉快的“阅读”。
  二、本书整体风格较为清新、阳光。大部分散文体现了作者对九十年代那种低调、有温度的中日学术交流的怀念。
  三、本书对日本注重体味而非批评。一方面,作者带著浓厚的中国关怀,阅读日本的目的是“照镜子,正自家衣冠”,而非对日本国民性痛下针砭;另一方面,作者不想“揭邻人的缺失,来聊博国人的快意”,尤其在当今中国掘起之时,不想助长国人的“爱国的自大”。从中足见作者的谦虚自省与忧患意识。
  四、本书对日本文化始终保持客观与尊重。诚如作者所说:“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有谈论日本的资格。”中日作为近邻,文化渊源又多有交集,因此不少中国人会对日本文化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支流,从而轻视、贬低之。作者在探索之后发现,日本对于他来说,也是个“遥远的国度”;且探索越深入,这种陌生感越强。

展开
精彩书摘
  东京的古寺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东京没有“古寺”。东京的寺庙本来不少,可经历江户时代的三大火事,再加上本世纪的关东大地震和美军大轰炸,难得一见百年以上的建筑。即便不计较多次的翻修与迁移,江户开府至今不到四百年,东京的寺庙能“古”到哪里去(《浅草寺史略年表》溯源到七世纪中叶,可屡建屡烧,目前的本堂是1958年落成的)?难怪许多到过京都、奈良的游客,对东京的寺庙不屑一顾。半个多世纪前和哲郎记录游览奈良附近古寺印象的《古寺巡礼》,至今仍是不可多得的名著;淡交社正在印行的大型系列图录《古寺巡礼》,也以京都、奈良两地为主。手中有一册角川书店编的《图录日本美术》,收录并简介被定为国宝或重要文化财的雕刻、绘画、工艺、建筑,是我游览古寺或博物馆时必带的“指南”;其中十六世纪以前部分基本与东京无缘。
  谈论考古和艺术,“时间”具有绝对的价值。一千多年前的佛像,不管多么粗糙,只要能流传至今,便有惊心动魄的魅力。“文物”之所以显得“古雅”,小半赖人力,大靠半天工。不必“嗜古之士”,一般人都会对此类能引发思古之悠情的“文物”感兴趣。在这一点上,东京是贫乏的──博物馆自然除外。对于曾经在长安城根拣过秦砖汉瓦、或者在西域路上遭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感觉尤其突出。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不从“考古”而从“历史”、不从“艺术”而从“人情”来品读,东京其实不乏值得一游的“古寺”。叹息东京“古寺不古”者,大概忘了历史时间的相对性。倘若东京的古寺能帮助我进入历史,阅读我所希望了解的江户文化,那又何必过分计较其年龄?今日的东京,到处是高楼大厦,想追寻江户时代的面影,还真的只能借助这些不太古老的寺庙。“江户东京博物馆”固然让我动心,也给了我许多有关“江户”的知识;可我更愿意在香烟缭绕的寺庙边,抚摸长满青苔的石碑,似乎只有那样才能真正感觉到“历史”的存在。
  当初不大满足于“博物馆文化”,主要是考虑到其中凝聚了太多的专家的理性思考,一切都解释得清清楚楚,限制了自家想象力的发挥。野外作业有惊险,有失败,也有意料不到的“发现”──在专家或许不算什么,在我却可以陶醉好几天。精鹜八极,神游四海,尚友古人……一觉醒来,眼前依然是东京的高楼大厦。既不感伤,也无惊喜,对自己笑一笑,上图书馆去也。
  很快地我就明白这里的陷阱:东京的“野外”其实一点也不“野”,我的作业对象并非“原初状态”。寺是重建的,墓是重修的,碑也有不少是重刻的。除了地震和战争的破坏,还有重建时整理者有意无意的“歪曲”。常会诧异江户人为何不讲礼节乱搁石碑,事后想想,可笑的其实不是整理者,而是我之“信以为真”──呈现在我面前的并非“真正的历史”。明白了这一点,“古寺巡礼”时便有了双重的考据任务:既考古人,也考今人对古人的理解。带上一册“江户古地图”(此类图书甚多),还有安藤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在东京街头散步,不时会有莫名其妙的叹息或微笑。
  相对于观赏国宝级文物时的“焚香顶礼”,摩挲路边饱经沧桑的石灯笼或者街角略为残缺的地藏菩萨,心情轻松自由多了。没那么多谦恭,也没那么多虔诚,用一种通达而又略带感伤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和今人,思维自然活跃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古今对话中,“艺术美”逐渐为“人情美”所取代。所谓“线条”、“结构”、“韵律”等的思虑,实在抵挡不住佛家的“大慈悲”──起码在东京的寺庙里是如此。比如,位于目黑的大圆寺里,有一尊很不起眼的道祖神像,在墙角的大树底下“乘凉”。此乃中国的行路神,在日本则专管儿童和爱情,故刻成男女合体“勾肩搭背”的浮雕。我不知道这一对矮敦敦、胖乎乎、笑嘻嘻的小儿女组成的道祖神是否真有法力,一瞬间竟把我“镇住了”。无暇借问作者是谁,也不想考据创作年代,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充满稚气的神像里,蕴含着对世俗人生的热爱、以及周作人所再三赞叹的日本之“人情美”。
  东京寺庙之所以让我流连忘返,很大程度正是这种充溢其间的“人情”。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浅草寺、增上寺,还是我居住的白金台附近的若干“无名”小寺,都是有信徒、有香火、有佛事、因而有生命的“活寺”。我很看重这一点,这正是收藏丰富的博物馆所不具备的。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佛事,也见识了真真假假的信徒,自认对日本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大概是我逛寺庙的最大收获吧?
  
  (初刊《中华散文》1995年第1期)
  
  木屐
  
  小时候不喜欢木屐,主要是嫌重,穿上无法快跑或者蹦跳,玩游戏时总吃亏。
  上学了,按规定不能打赤脚,可抄近路需要跳水沟踩田埂,穿鞋实在不方便。把鞋带一结,挂在书包上,光着脚丫子在泥地上跑,挺舒服的。偶尔也把鞋挂在脖子上,但那必须是新鞋才好看。到了学校门口,擦擦脚,穿上鞋,一下子“文明”起来了。
  十五岁那年当了“知青”,来到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终于体会到木屐的好处。村里的水沟不大通畅,加上母猪率领小猪东游西荡(肉猪可圈而母猪必须放养),一到雨天街上猪屎和着稀泥,只有穿着木屐才能安然无恙。村民一般早睡早起,夜里十点以后,周围静悄悄的,巷口传来木屐声,大半是朋友找我聊天来了。石板路上深夜走木屐,清脆又悠扬。失眠时,数着远处夜行人的木屐声,也能渐渐沉入梦乡。
  久居城市,重做“文明人”,只好告别木屐。挤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木屐实在不方便;住楼房深夜踱步,楼下肯定抗议。当然也有“从众”的压力,不敢过于“招摇”。已经隐去了的记忆,读黄遵宪和周作人关于日本“下驮”的描述,才重新恢复过来。此次东渡,很想听听东京街头的木屐声,顺便理解黄、周二人之争议。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述及“声声响画廊边,罗袜凌波望欲仙”的木屐:
  屐有如丌字者,两齿甚高,又有作反凹者。织蒲为苴,皆无墙有梁;梁作人字,以布绠或纫蒲系于头。必两指间夹持用力,乃能行,故袜分两歧。
  据黄氏考证,此乃中国古制,与其时尚流行于南方的木屐样式不同。周作人赞赏黄氏的观察,不过认定日本木屐的“梁作人字”,“比广东用皮条络住脚背的还要好”。吾乡与黄氏家乡相邻,风俗相通,自是不能同意周氏的意见。穿木屐到底是夹着还是套着方便,很大程度是习惯使然。周作人将其归结为中国男子裹脚故脚指互叠不能衔梁,未免牵强。不同于黄遵宪的风俗介绍,周作人之《日本的衣食住》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很能体现其个人趣味:
  
  去年夏间我往东京去,特地到大震灾时没有毁坏的本乡去寄寓,晚上穿了和服木屐,曳杖,往帝国大学前面一带去散步,看看旧书店和地摊,很是自在,若是穿着洋服就觉得拘束,特别是那么大热天。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如今本乡东大附近旧书店仍在,可难得见到穿和服着木屐的读书人,更不要说“曳杖”了。
  偶然在校园里见到一位着木屐的学生,看他上身西装,下身牛仔裤,肩上的书包前后晃荡,再配以踉跄的脚步,实在有点滑稽。那学生大概自觉很好玩,一路左右顾盼;我则从这颇具反讽意味的摹仿中,意识到木屐的“死亡”。
  那天雪后初晴,我从东大回家,忽闻前方有念佛声。转过街角,见三位僧人各持一面小鼓,匆匆赶路。伴随着鼓声和念佛声的,便是那清脆的木屐声。大概出于苦行的考虑,天寒地冻仍不着袜。平日走路已属“匆匆”的我,赶上着木屐的僧人也都不易。踩着鼓点,跟在僧人后面念佛,直到实在跟不上才想起应该回家了。
  于是,站在路边,目送渐渐远去的僧人,还有那木屐声……
  (初刊1994年8月5日《南方周末》)
  ……
展开
目录

增订版序

初版序(夏晓虹)

辑一 东游小记

窗外的风景

东京的古寺

木屐

“初诣”

烟雨佛寺

踏雪访梅

新年音乐会

东京之“行”

伊豆行

辑二 阅读日本

扪碑记

招魂

汤岛梅花

神舆竞演

历史文化散步

从东京到江户

文学碑

西乡铜像

开国纪念

“教育第一”

“厕所文化”

辑三 东京读书记

小引

文库文化

教养新书

讲座学术

神田书肆街

丸山“福泽”

大学百年

日本论名著

东洋学系谱

作为“乐谱”的丸山真男

辑四 结缘小集

今夜料睹月华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

春花秋月杜鹃夏

共同研究是否可能

附录一:共同研究的基础(中岛碧)

丸尾教授的“年头诗”

附录二:年头诗(丸尾常喜)

一次会议和一本新书——追怀丸山昇先生

附录三: 与鲁迅进行精神对话——答《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燕山柳色太凄迷——读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

从鲁迅出发

“失败的英雄”

辑五 四国行

城市与大学

古迹与名胜

文学碑与纪念馆

阿波舞与巡礼路

初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