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司法立宪主义与中国司法改革 3
一 司法立宪主义的基本意味 4
二 司法立宪主义视野中的“司改问题” 15
三 司法立宪主义视野中的“司改理路” 27
第一章 法院的定位与职责 44
一 法院的审判者定位及其宪法依据 45
二 法院的治理者角色及其法理 51
三 司法之治——通过审判的社会治理 55
第二章 法官的角色与本位 63
一 重返常识:作为裁判员的法官 64
二 回缚理性:作为工程师的法官 70
三 规复本位:作为规则适用者的法官 76
第三章 司法权的谦抑与能动 82
一 本体论:谦抑的审判权 83
二 方法论:能动的审判官 91
三 原则与方法:走向能动的司法 97
第四章 司法的国家性与地方性 106
一 审判权的国家性 107
二 审判事务的地方性 110
三 司法的相对统一论 113
第五章 司法偏好的衡平与折中 122
一 司法之程序性偏好 123
二 司法之实体性偏好 128
三 司法之中庸性偏好 133
第六章 司法效果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141
一 法律效果:审判之客观效果 141
二 社会效果:审判之主观效果 149
三 在法律框架内谋求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155
第七章 司法理性的逻辑与悖论 161
一 司法理性之逻辑 162
二 司法理性之悖论 166
三 走向包容性司法:司法改革的一个可能向度 171
第八章 司法裁判模式的困境与取向 180
一 职权主义之悖论 181
二 当事人主义之诘难 188
三 走向衡平的裁判模式 193
第九章 司法技术与司法政治 201
一 司法技术:司法过程的客观构造 202
二 司法政治:司法过程的主观构造 209
三 司法的政治性与技术性何以兼容 214
第十章 司法规律与司法改革 219
一 司法不是唯一的 220
二 法院不是万能的 225
三 综合的司法改革理念 229
代结语 转型中国的司法价值观 234
一 政治司法价值观:为阶级斗争冲锋陷阵 236
二 经济司法价值观: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47
三 社会司法价值观:为社会稳定排忧解难 260
四 走向衡平司法价值观:为法治文明注译导航 271
参考文献 28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