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精)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20123131
  • 作      者: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译者:伽禾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奥威尔首部成名作
  研究奥威尔的必读书
  《卫报》“史上百部英文非虚构”入选作品
  这本书让乔治?奥威尔的名字广为人知
  如果没有《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就没有《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社会主义者乔治?奥威尔的精神自传
  写作本书使奥威尔受到英国情报部门长达十二年的监视
展开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英属印度殖民地“上层中产阶级偏下阶层”家庭,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十九岁进入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五年后辞去公职返英。一九三三年,他以“乔治?奥威尔”为笔名发表处女作《巴黎伦敦落魄记》,随后陆续完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牧师的女儿》(1935)和《让叶兰继续飞扬》(193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和左翼报纸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和文艺评论家,反乌托邦小说《动物农场》(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战后欧洲的文坛地位。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写成于一九三六年,其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交稿后即奔赴前线,协助左翼政府军抵抗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直到因左翼阵营分裂被迫逃回英国。本书遂成为他社会主义信仰巅峰时期的一份见证。

展开
内容介绍
  威根,英格兰北部业已衰落的矿业城镇,英国早期工业化的象征。一九三六年一月,受出版人维克托?格兰茨委托,时年三十三岁的乔治?奥威尔只身前往伯明翰、曼彻斯特、威根、设菲尔德等地进行阶级状况调查。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他混迹于当地的煤矿工人、流浪者等群体之中,与他们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当年十二月,他交出这部别开生面的非虚构作品——《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其时欧洲正处于二战前夜,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毫无准备,但左翼思潮与右翼思潮的舆论交锋却已愈演愈烈。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到底是通向自由,还是奴役?身处云诡波谲的历史现场,乔治?奥威尔即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其时英国兰开夏郡、约克郡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体验记录,第二部分则引出社会主义理念及其运动,阐述社会主义在改善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方面的可能作用,并检讨其时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奥威尔在书中忆及自己的童年生活及在缅甸殖民地的工作经历,坦陈自己由统治阶层一员转变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呼吁英国各阶层搁置成见,团结一致,以改善底层人民生活,对抗其时声势日盛的法西斯主义。
  写作本书期间,奥威尔的走访调查活动引起当局警惕,英国情报部门为此对他进行了长达十二年(1936—1948)的监视。

展开
精彩书评
  这部独特作品所带来的结果是一种创造力的解放:埃里克?布莱尔——如今的乔治?奥威尔——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和身份……他的那些代表作亦将由此诞生:《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场》以及《一九八四》。如果没有《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就没有这些作品。
  ——《卫报》

  本书是一部杰作,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智识思想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
  ——《奥威尔读本》编者理查德·罗威尔

  一九三六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整个过去十年中,我想做的,就是将政治写作变成一种艺术。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十四五岁时是个讨厌的小势利鬼,但并不比同龄人更坏。我猜世界上再没有像英国公学这样的地方,势利的存在根深蒂固,且细致入微。仅凭这一点人们就不能说英国“教育”失败。离开学校不出几个月,你就会忘干净拉丁文和希腊文——我学希腊文学了八年十年,现在,三十三岁的我甚至连字母表也背诵不全——而你的势利,除非像拔旋花一样不断拔除它,会一直粘附着你直至坟墓。
  在学校我处境艰难,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比我有钱得多,能去一所昂贵的公学仅仅是因为我碰巧赢得了一个奖学金。对低—上—中层阶级家的男孩,如驻印官员或神职人员的儿子而言,这是很常见的经历,我的反应也很可能是常见反应。一方面,它使我更抓着绅士习惯不放;另一方面,我也愤恨其父母比我父母有钱的男孩,他们总不放过向我炫耀的机会。我鄙视任何不被看做是“绅士”的人,我也厌恶暴富者,特别是最近才变得富有。体面且优雅的,我觉得,该是绅士出身,却没有钱。这是低—上—中层阶级信条的一部分。它有种浪漫的、如流浪的犹太人那样对待钱的感觉,让人倍感慰藉。
  但是在那时,即在战争期间以及战争刚刚结束之时,英格兰曾无比接近革命,不论是与今天,还是与上个世纪相比都更加接近。连学校也不仅仅是学校了,一股革命感奔涌于整个民族——后来被扭转,忘记,留下种种沉淀。从本质上说——当然,那时的人们无法做这样的透视观,这是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反叛,由战争催生的反叛。年轻人一个个牺牲,而年长者的做法,即使已过去这么久,仍糟得不堪回顾;他们待在安全的地方顽固地爱国,而他们的儿子在德国机枪扫射中像一束束干草一样倒下。而且战争主要由年长者指挥,指挥才能却少得可怜。到了1918年,每一个四十岁以下的人都和长辈顶着一股火,反战情绪顺势演变为对正统与权威的全面反叛。在青年中间,有种不寻常的对“老头子”的仇恨情结。“老头子”主宰一切被认为是一切罪恶的源头。每一样流行事物,从司各特的小说到上议院,都遭到嘲弄,仅仅因为“老头子”支持这些。有那么几年,当个“布尔什”(那时人们这样叫)是一种风气。英格兰充满了唯信仰论的含混意见。绥靖主义、国际主义、各种类型的人道主义、女性主义、自由恋爱、离婚改革、无神论、生育控制——这样的话题比平常获得了更仔细的倾听。革命情绪自然也辐射到还太年轻不能上战场的孩子,甚至包括公学男孩。那时我们都自诩新时代受了启蒙的新人,抛掉了被那些讨厌至极的“老头子”强加于头上的正统。我们仍秉持势利态度,理所当然地认为该一直获取利息或投身安逸的工作,同时,似乎也很自然地“反政府”,对OTC(军官训练团)、基督教、甚至对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和皇室家族都嗤之以鼻。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仅仅是加入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战潮流。有两件事刻在我脑里,可见那个时期非比寻常的革命情绪。一天,英语教师布置我们完成一张常识问答,其中有个问题是:“你认为当今世上最伟大的十个人”。十六个男孩里(平均年龄约十七岁)有十五个把列宁列了进去。这是在一所昂贵公学,时间是1920年,俄国革命之可怕仍在每个人脑子里栩栩如生之时。还有1919年所谓的和平庆祝。长辈为我们决定我们应该以传统方式庆祝和平,即向倒下的敌人欢呼。我们手持火炬,在校园里行进,唱“统领吧,不列颠”之类的爱国歌曲。男孩们——自豪地,我想——从头捣乱到尾,和着原调唱亵渎而煽动的歌词。我不知在今天那样的事是否还能发生。如今我遇到的公学男孩,比起十五年前我和我的同代人来说,即使是头脑聪明的,也持右翼得多的态度。
  因此在十七八岁时,我既是个势利眼又是个革命者。我对抗一切权威。我把萧伯纳、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当时还被视做危险的“进步”作家)出版的所有作品读了又读。我把自己大致概括为社会主义者,但我对社会主义是什么理解甚少,也没意识到工人也是人。远远地,并且是通过书本——如杰克·伦敦的《深渊居民》(ThePeopleoftheAbyss)——我对工人所受的苦难感到焦虑,但我仍憎恶、鄙视他们。我仍反感他们的口音,受不了他们成了习惯的粗鲁。必须记得在那时,战争刚刚结束,英国工人阶级斗争势头高涨。那是大型煤矿罢工不断的时代,矿工被认为是残忍的人,老妇人每天晚上都要看看床底下是否藏着罗伯特·斯迈利。在整个战争期间,以及战争刚刚结束时,工资高,就业也充分,而后形势急转直下,工人阶级自然反抗了。男人们被花哨的许诺引诱进军队,从战场上回来却发现回到的是没有工作、连栖身之所也没有的世界。更何况他们在战场上待过,把一种军人态度也带回了家。这是一种本质上无视法律的态度,尽管他们有纪律。空气中涌动着动荡不安。这首朗朗上口的抱怨之歌属于那个时代:
  没什么能确定除了
  富人更有钱,穷人生崽子
  难熬的日子
  不好不坏的日子
  不可乐吗?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