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编 书与人
守望心灵的家园
良知的唱吟
遥想与近思
道德与理想
合唱与独唱
绝望与希望
失落与寻找
坚守与偏离
上海青年评论家的整体亮相
逼近世纪末的呐喊
广纳博收锐意创新——刘以鬯及其意识流小说
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曾敏之及其文史小品文
王尔德的控诉状与自供状
这个叫马原的汉人
等待复兴的天才
我为什么要写《金庸传》
跨世纪的泰戈尔
文学的哲学
无墙的博物馆
文学与地图
百年一羽生
一所工科大学的“浪漫”
中国大论坛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
天真汉爱默生
莫洛亚的精神行旅
战争中的人与“动物”
乔治·摩尔的“谈话录”
十九世纪绘画艺术
白璧德:卢梭的天敌
英国式幽默
一个青年的自白
暴风雨中的百合
王尔德的天堂与地狱
雪泥上的鳞爪——中外文学论
“家庭书架”
西方文化的异类
凋谢的百合
演员的准备
人性的本质
孔子与莱布尼兹
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
泰戈尔:中国之旅
烈焰中炫羽的孔雀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Needs T
安然若素任风雨
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与西方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泰戈尔在中国
向世界讲中国故事
构筑海外中国文化传播的“硬基础”
谈冯唐译《飞鸟集》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传什么”与“怎么传”
一桩没有凶手的谋杀案
第二编 中外文学论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占有欲女性形象
《榆树下的欲望》悲剧人物新探
奥尼尔剧作悲剧主题的文化透视
论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
《沉沦》和《城堡》主人公变态人格差异性比较
春柳派悲剧与日本新派剧
《镜花缘》的风趣
美的冲撞与融合:王尔德与“五四”时期的中国
论社团研究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兄弟》:悲悯叙述中的人性浮沉
从《兄弟》看余华人物塑造艺术的新突破
“婆须蜜多”:苏曼殊的涅槃情结
泰戈尔与上海
中外文学关系原始图景的一次还原与延伸
非现实性人物: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哲理主题
梁启超的浪漫启蒙精神与西方滋养
郁达夫“沉沦”情结中的异域因子
郁达夫的中国式“感伤”与德国式“忧郁”
中国的雪莱观与雪莱的中国观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