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绘画十讲》:
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呜呼,泰山其颓,梁木其坏,起木铎而无所应,游诸国而穷于途,圣人是以自拟于兰草,非唯言其萧索,更取其自得之意也。事实上,”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才是圣人的胸怀。兰花比德于君子,非为其体态之幽静足以显君子之落寞,更有其卓然自得之姿不因枝叶柔软而不挺拔,沁人心肺之幽香不因杂草群居而不自有。节操于人,也应如此:环境纵可以改变,国家也可以破亡,而我自为我,传递的是文化脉络,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文化精神。此即庄子所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因此历代遗民画家,尤喜画兰而意不在兰,因其意不在兰,兰花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体现。所以,郑思肖的《墨兰图》成为历代以来最负盛名目.最具感染力的兰花作品,也就不奇怪了。此图以简淡之笔墨似乎随手撇出一花数叶,构图简单,左右对称,仿佛人人可以为之。然而,不说兰花似柔而刚、生机旺盛的形态,单说看似平淡的构图其实也充满变化,没有足够的修养和笔墨认识是画不出来的。这不正是中国文化简单而丰富的表现吗?此图的兰花颇似天平,衡量着两首遗民的诗。右边是郑氏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一”左边是遗民陈氏题诗。郑氏诗寓意明确而决绝,对于文化的信仰和对外来者的拒绝都表达得非常直接有力。这兰花就是遗民,它承担着文化的传承。思肖于此,应该不仅仅是表达兰花无土,土为番人所夺之意,更主要的是在自况,表明文化归属和继承的志向、文化理想和认识的信仰。只可惜世人多从表相看画,仅得其一,不得其二,遗憾。
事实上郑思肖还是很自由的。此画的落款为“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以“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之章。前者天千地支的纪年表明他与当时统治者对立的坚决态度,而闲章表明他至少还有独立创作的环境。这一则显示,当时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忽视,另外也说明郑思肖还有一个比较厚实的群众基础。他36岁时,母亲去世,友人再次劝他娶妻成家,他大声哭泣说:“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国家都没有了,我还要祖宗香火干什么?时人闻之莫不流泪。流泪就说明有同感,虽然身不能力行,但对郑思肖至少是有感情支持的。郑思肖还可以对强索作品的嘉定县吏说:“手可断,兰不可得也”,说明他一定还是有群众基础的,否则手不仅会断,头也会断。
相对于画家来说,郑思肖首先是一个诗人,他的著作有《心史》《所南诗集》等,诗歌较于书画更直接和有力。当然,也因为很直接有力的缘故,写的诗歌和文字不能被当即刻版印刷,所以他把写好的诗集存在铁盒子里,藏在井壁中,直到三百多年以后才被发现。一些人怀疑是伪书,因为发掘的时机太过可疑,正好是明未清初的时候。是否当时人为了振奋精神而作伪了呢?我想,现在做学问的人都成了学术机器了,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文化感觉吗?且不说这诗集是郑思肖的思想,诗歌如同人的灵魂,没有真灵魂做不出真诗歌,郑思肖的风格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伪造。而就算是伪书,它的文化精神可以因此而否定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