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羽叶莺萝/现代性五面孔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ISBN:
    9787536083783
  • 作      者:
    作者:于晓威|总主编:张鸿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于晓威,197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画家。毕业于上海社科院首届全国作家研究生班。在《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钟山》、《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江南》等数十种文学国级、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00多万字。著有小说集《L形转弯》(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勾引家日记》、《午夜落》,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骏马奖”,连续第yi、二、三、四、五届辽宁文学奖,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奖等。曾参加第61届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重要文学活动。作品被翻译成日、韩等多种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羽叶茑萝》精选了于晓威近年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0篇。于晓威的小说在艺术品格上,具有无端变化和迷人的可能性,他尽量摈弃了许多事物存在的习惯性法则,专注于人性心理边界的向内开拓。他以哲学意蕴的二律背反来逼近不可超脱的生活本相。在表达生命个体的时代欲望和忧伤方面,于晓威的小说弥漫着隐密的气质。


展开
精彩书评
(1)于晓威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是由我们《收获》杂志刊发的,比照他的艺术水平而言,他有可能是一位被低估了的作家。
——程永新

(2)于晓威是当下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体味和深谙了现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构思技巧和审美品格的作家之一。
——李敬泽

(3)毫无疑问的是,于晓威是国内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
——孟繁华
展开
精彩书摘
羽叶茑萝(节选)
五月初,刘老汉的隔壁新搬进一户人家。夫妻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男的模样斯文,女的表情文静,就连他们幼小的孩子,也很少能听见一声响亮的啼哭。日子如风一样悄然而有序地掠过,刘老汉的心境,并没有被新来的邻居激起一点嘈杂不宁的涟漪。
隔着褐红的砖墙,刘老汉曾听到夫妻俩议论过,一个要莳弄点芸豆,一个要栽点牵牛花。一个说可以吃,一个说能欣赏。夏末,刘老汉看见墙那边长起来的,不是芸豆,也不是牵牛花,是比牵牛花还要好看和雅致的羽叶茑萝。仰头看起,粉红的花瓣衬着嫩绿的叶蔓和空隙中湛蓝的天空,疏疏密密,横横斜斜,竟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感觉意味无穷。
林未渊是在放暑假前的某一天,忽然想起办一个作文辅导班的。
那时候,小琬正在厨房剥一棵葱。林未渊叫了一声。林未渊的叫声让小琬吓了一跳,她以为林未渊又是被鱼刺戳着嗓子了。那种在长度超过半尺的鱼类中价格最低的明太鱼,骨刺是很坚硬的。小琬刚刚放下葱,林未渊又叫了一声。
“哎,”林未渊就是这样喊的,“我们暑假办个小学生作文辅导班吧?”
“谁?”
“我们俩。”林未渊说。
“净扯,能行吗?”小琬嗔了一句。林未渊知道,小琬只要在说完话加上一个“能行吗”,就表示她的心中已有行的可能和倾向。林未渊说:“当然。”
小琬轻轻地笑了。她希望这件事能成。大学毕业后,小琬被分配在县内一所高中教语文。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可他们的生活并未显出怎样宽裕,倒像是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缚在身,越挣扎越紧了。小琬知道,这不是由于她和林未渊缺乏生活经验,把工资在不合理的用项上磨蚀掉了;也不是由于林未渊好逸恶劳,无所事事。不是的。小琬这样想。
林未渊在大学里一直潜心于戏剧创作。如果不是为了维系和小琬的爱情,他是会去到另一座城市里的。他在《剧本》和《创作舞台》上发表过作品,还曾搞过一个实验话剧,在他就读大学的城市里做了几场演出,反响相当良好。当然,这已成为过去了。毕业后,林未渊随着小琬回到县里,在县内唯一一家剧团做编剧。就是这一年,剧团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无法苛责在首都一些剧院尚且门可罗雀、那么在一个县级剧场里又会光顾几个观众这一事实。剧团内一些年届中年、富有表演才能的演员被相继流动到其他部门,剩下的和重新招聘的一些年轻女演员,在装潢一新的演艺厅里以伴舞和被点歌为职业。林未渊置身这里,惶惶然无所适从的情状可想而知。
林未渊没有好嗓子,握不起麦克风。他也没有纤长的手指,拨动不了电贝斯。他能记忆起,唯一用过自己手中笔的,是为节目主持人撰写几段互不重复的开场白。
哪怕,林未渊想,要我写出一段剧情简介呢!哪怕!
他郁郁不乐。小琬没计较这些。在她从容的、平和的心里,一直深爱着林未渊。小琬记起《圣经》中开始的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哦,光。林未渊是她的光。
林未渊就是在一个普通的中午,小琬转身在厨房剥葱的时候,盯着桌子上无人动过的汤匙出了一会儿神,忽然想起要办一个作文班的。
“不行,你这样做显然不行。”在教育局一间办公室内,一位负责普通教育的人员对林未渊说。
他是昨晚看了林未渊自费在县电视台做的招生广告后,特意在清晨上班时把林未渊叫到这里的。电视台那边,他已经通知不准重播。
“为什么?”林未渊说。清晨未及打开窗户的室内空气让林未渊感觉出一种文件柜的味道。
“上面已经多次重申,假期不许随意办学生辅导班,就是这样。”
“我是从事戏剧文学专业的,不是学校体制内的教师。由我主讲,我应该有这个资质。”林未渊说。
“知道。”那个人说,示意林未渊坐下。
林未渊坐下了。“我们这是酝酿已久的了。不仅是我们想办,家长也曾经找过我们。现在作文的分数在高考语文中占的比重很大,写作文,应该从儿童、从基础抓起。”
对方笑了一下。
“我们有周密的辅导安排。作文讲授、作文批改、美文欣赏……一整套方案。学生在这次学习后会有进步的。我们不是仓促上阵。”
对方的目光表示出他在认真听。
“这样,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小学生在暑假里顽皮捣乱的现象。一个家长跟我说过,他的孩子想用心学习,可总有邻居的孩子去打扰。我想,我们不从根本上排斥任何孩子来学习。换句话说,我们欢迎他们。”
林未渊站起来,“我可以把窗子打开吗?”他说。他感觉周身有些发热。也许,话说得太多了。他想。
对方点点头。
林未渊走过去,轻轻把窗推开。一阵凉爽的风立时扑了进来。柳树的枝条在窗外的一角轻轻摇曳着。正值上班高峰,街道上汽车低低的鸣笛和自行车的铃声汇成一条跳溅的河。
“还有,”林未渊转过身来,“也许,我这是一种空想的乌托邦主义。我总觉得,‘文如其人’,‘文学是人学’。语文——尤其是作文,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情感,锻炼他对真善美的思维方式,端正他的举止,陶冶他的情操,帮助他认知周围的世界和人文环境,增加人与人之间宽和与理解的交往,是很有裨益的——这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分数线的问题,这是一个人道德和心灵上有相当重量的砝码。”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叹了一口气:“好事倒是好事啊,不过,”他停了一下,“每个学生的辅导费是多少?”
“三十元。”林未渊说,“十天,平均每天才三元。全天授课,这不及家庭教师一小时挣的一半。”
对方可能是被林未渊的情绪感染了,他站了起来:“这样吧,我们是不允许你通过电视公开招生的。不过,你想想办法,通过别的渠道招一下生吧。”
林未渊轻轻地吁出一口气。
溢欲(节选)
现在他无事可干。他只是坐在那里,并且只感觉自己是坐在这里。像是一架机器,等待开动。
他还是很喜欢这里的装修风格的。红色的墙壁配着灰色的地板,既冷酷又温馨,充满了对决和悦目。“窗外的天光突然暗下来了。”他想,并为之愣了一下。街道对面商店的霓虹灯五光十色,透过高大明亮的玻璃窗映进来,使得每一位走进来的顾客都被打上了某种闪烁不定的一致性。
他在等活儿。店长还没有叫他。当然,任何一个服务员也都可以叫他。没事的时候,他喜欢看书。他前段时间看完的是萨冈的《凌乱的床》,现在是伯尔的《不中用的狗》。谁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凌乱的床,然而,他的床只不过是蜗居在父母一起的、两居室当中那间最小的房间里——有一张凌乱的床——钢丝床。太像样的床几乎就安放不下了。他的床是凌乱的,每天一睁眼,他几乎没有时间去收拾床,再说,收拾了也没什么人去看,没人去检视。他倒是很希望有人去检视一番的,他觉得自己的床还是很干净的——凌乱和干净不矛盾,他想。他干净的气息和青春的温度也许是可以烘热和打动一些什么的,如果是年轻的异性就更加适用。不是说他一定会打动对方,而是如果先见地知道将有年轻异性去检视的话,他会增加自己打动对方的自信,也就是自我怂恿使床变得更加拥有凌乱的合理性。当然,这个凌乱的床与萨冈的凌乱的床是不一样的凌乱。他仅仅是物象学意义的乱,萨冈是心理学、爱情学和行动意义的乱。
他还没有经历过那种凌乱的床。这对他来说太奢侈和遥不可及。他也不认为他会追求这个。当然同时,他也知道,许多事情往往是以不曾追求、但却不期然而来到为结局的。
他还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这个时候,他刚刚看到了《不中用的狗》。看了一半。
旁边传来儿童的嬉戏声,间杂着某个女童的哭泣。是店子里的东边区域,那里有一间儿童游乐区。这个不清楚是不是店长自己的创意,她觉得还是孩子们喜欢吃肯德基多一些吧,孩子们被家长领来的多一些,那么,在家长排队的时候,或者孩子们吃完的时候,可以独自在那里玩乐一会儿。他看到一个男童从滑梯上冲下来,大概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女童,女童就四顾茫然,一只手举着一只汉堡,嘤嘤地哭泣着。
孩子的家长此时应该去洗手间了。他看到小岚放下正在收拾的餐盘,快步走过去,从制服前兜掏出一张纸巾,为女童擦泪,同时低声安慰她。
“我讨厌死了‘光头强’,他说他就是‘光头强’,呜呜呜……”女童指着那个不小心碰到她的男童说。
他知道光头强是动漫片《熊出没》里的主角。在大学里,寝室里竟然有室友每天晚上看这个。他也讨厌光头强。
“哦哦,不哭,我让李老板收拾他。”小岚抱起了女童。
李老板是光头强的上司。可巧的是,这家店子的老板也姓李。他忍不住咧嘴乐了。
他望着小岚的背影,她的身体随着哄抱女童的颠动而充满韵律。他觉得小岚只有腿和屁股长得比较好看,他觉得它们长在小岚的身体上有点可惜了。这倒不是说小岚面庞长得有多难看,而是如果她一旦转脸面对你,你就会从她的嘴唇和眉眼中读出一种世俗气和势利感。虽然她不过就是一个服务员而已。
女童的妈妈从洗手间走出来,一边看着哭泣的女童,一边整理自己耳边的发梢。她的样子,明显是自己在青春期内还没有贪玩够,孩子就来到了世间。她接过了女童,随手从兜里掏出一个巧克力,女童就在左手巧克力与右手汉堡之间,停止了哭泣,来回看着。
他重新把目光回到书上。“当他重新睁开眼睛时,他看到的首先是书……”他正好看到书中的这句话。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来到一家“KFC”做一名宅急送。大学毕业后,他几乎就要变成一条“不中用的狗”了,没错,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他在现实中和网上投了无数次简历,然而似乎没有一个用人单位对他有询问或说话的热情。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化工专业里的工业催化,不过说老实话,直到毕业,连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工业催化是干什么的。他业余爱读书,读文学书,但是要命的是,他同时却又不喜欢写作。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唯一一次,一个私营公司准备聘他写材料,包括产品说明,被他拒绝了。他是一个行动力强的人,除了读书,他不喜欢生命被文字束缚在纸上。在他身上,这不矛盾。他认为,人生是随意和晃动的,比如读书。但是写作,是一种预谋情节和设计主题的人生。他觉得没有比这更枯燥的事了。
他梦想的其实是自己开一间咖啡馆。就像眼下,在咖啡馆里看书是合乎惯俗的,包括他做老板,在顾客安静或缺少顾客的情况下,他可以拿起一本书坐在宽大的椅子上读,但是在肯德基店子里读书,就等于在迪厅里跳热舞时戴草帽,不伦不类。这倒不是咖啡和肯德基谁贵谁贱的问题,而是咖啡代表一种慢生活,肯德基代表一种快生活。快和读书是天然矛盾的。
这也就像他和小岚之间,他喜欢能够激起他情欲的小岚的身体,但是他不喜欢小岚的俗气。
虽然他知道小岚挺喜欢他。他还算帅气。
就在小岚拿起他的《不中用的狗》胡乱翻一下准备跟他打趣的时候,吧台那边的领班叫他了:“送餐——”
他抓起了自己的头盔。
……
展开
目录
我的文学与生命观(自序)/ 于晓威
羽叶茑萝
夜色荒诞
恶讯
手式
溢欲
火车上的速写
畸道
刘寄奴
弥漫
太阳与斑马线
让我们说说现代性吧(访谈)/ 张鸿 于晓威 / 2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