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类生态视野中的长江下游农业起源(精)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648870
  • 作      者:
    作者:潘艳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潘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获博士学位,曾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主攻植物考古学,主要从事古代人类生态、植物的早期驯化与传播、全球农业起源、东亚史前史等领域的考古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江下游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八大农业独立起源中心之一。距今10000—6000年间,在此发生的“农业革命”长久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地球上大多数人口的生存模式。这些变化为何发生?较早的农业人群如何应对挑战?今天的考古学家又如何解读这些信息?本书运用生态位构建理论,全面分析了这一时空范围内以植物遗存为主的考古出土资料,试图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种以人类生态为核心的开放性思路。

展开
精彩书评

  农业起源是国际考古学研究的三大基石之一,这个领域的发展如科林?伦福儒爵士所言,不只表现为出土新材料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分析方法的改进及思想观念上的突破。这项课题已经从传统考古学“何时”与“何地”,转向“如何”与“为何”问题的探索。潘艳博士的这本专著就是对后两个问题的尝试性研究,运用国际学界流行的理论方法,试图为长江下游稻作及农业起源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本书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之后又做了进一步的打磨和优化,无论在理论探讨的深度和广度和材料定性和定量分析中都有许多亮点,因此从学术创新和科学价值上,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的荣誉应该是实至名归。

  ——陈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教授、博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长江下游全新世早中期的农业探源
第一节  问题的性质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材料
第三节  基本概念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从全球农业起源研究反思长江下游农业探源
第一节 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第二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传统
第四节 长江下游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及评述

第三章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人类生态系统、生态位构建与农业生态
第二节 中程理论
第三节 材料鉴定分析技术

第四章  地质、环境和测年
第一节 长江下游现代地理概况
第二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宏观地质记录
第三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考古地质记录

第五章  聚落形态
第一节 聚落要素
第二节 上山文化
第三节 跨湖桥文化
第四节 河姆渡文化
第五节 马家浜文化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植物遗存
第一节  植物材料的背景信息
第二节 植物遗存的鉴定与生态意义

第七章  古水稻的鉴定与研究
第一节  稻的形态特征与稻属的鉴定
第二节  古稻标本的属性鉴定
第三节  实验考古:水稻小穗轴基盘形态与落粒性及其对古稻遗存鉴定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区域内古水稻的性质和分布

第八章  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跨湖桥遗址
第二节  田螺山遗址

第九章  人类生态位构建及其对长江下游农业探源的意义
第一节 湿地维护与资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开发
第二节 资源生产的季节性
第三节 遗址域与资源管理系统
第四节 人类:生态系统的主动力
第五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阐释模型的探讨
第六节 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