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 左联时期对于现实主义的探索(1931一1936年)
鲁迅的教导与时代的审美要求
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爱好
“即使‘熟悉’,未必便是‘正确’”
——短篇小说创作的最初尝试
努力反映“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内的生活
——《法律外的航线》、《老人》等小说出现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在熟悉深知的生活基础上进行典型概括
——以《代理县长》、《兽道》等作品为标志的创作道路上的重要转变
二 抗战时期现实主义的深化与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1937—1944年)
歌颂光明,暴露黑暗,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
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对新世界的素描与颂歌
暴露抗战痼疾的讽刺艺术精品
——《在其香居茶馆里》等短篇小说
“对于生活的信赖”的光辉
——《磁力》、《堪察加小景》等小说对现实积极面的发掘
抗战后期沉重的历史气氛与知识分子的深刻悲剧
——短篇小说《老烟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困兽记》等作品剖析
三 国统区民主运动中的新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发展(1945—1949年)
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现实主义风格的新因素
乡镇人民争民主、反内战的呼嚎和抗争
——小说集《呼嚎》的战斗意义与风格特征
革命风暴中反动统治的溃灭图
——短篇小说集《医生》的历史内容与新的讽刺特色
四 解放前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与所谓“客观主义”问题
独特的典型塑造与不露声色的客观描绘的特色
从个别特征出发,又使个别更为鲜明、完整的典型化方法
现实主义的局限与不足
五 在社会主义新阶段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1949年以来)
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
讴歌光明,努力塑造社会主义农村普通人的形象
短篇小说体裁的杰出运用与文学语言的成就
六 论沙汀小说艺术再现的特征
多种心理因素的动力因素
既单一又完整,既特殊又普遍的“单整性”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方法
在写反面人物的作品中,鲜明表现为审丑和讽刺喜剧性特征
七 论沙汀的文化意识与现实主义创作
现代与传统:文化意识的历史整合特征
民俗与性格:革命现实主义的新视界
审丑与尚美:讽刺喜剧的特定文化内涵
八 鸟瞰一生
步人文学领域之前(1904—1930)
左联时期创作上的艰苦探索(1931—1936)
创作最旺盛的抗战时期(1937—1944)
坚持战斗迎来曙光(1945—1949)
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与创作(1949—1982)
创作生活回望
九 结语
后记
附录一 沙汀著作系年(1931年4月一1980年冬)
附录二 沙汀致黄曼君信(节录8封)
文集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