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栏目首位“80后”学者,迄今最接地气的清朝百科式解读
《百家讲坛》讲稿基础上,增补大量史料和图片,知识链接、参考文献,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9桩悬案,细述清代“达人”如何打官司、创品牌、炒房产、拼武艺、勇报国
随书附赠《百家讲坛》同名讲座光盘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既有波澜壮阔,也有风云诡谲,既有盛世华章,也有屈辱经历。有许多故事至今仍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然而这动人心魄的正史上,却鲜有百姓生活的记载。清人的生活状态究竟如何?这柴米油盐中到底有怎样的曲折故事?为何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民间悬案会惊动慈禧?为何红顶商人胡雪岩、世界首富伍秉鉴在争议中成为行业翘楚,成就了一番财富梦想?为何大侠霍元甲以“武”救国?……这些百姓的奋斗史和致富经,又能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什么启迪呢?央视《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博博士,循着悬案的蛛丝马迹,为您展开精彩无比的清代百姓生活长卷,一起探究民间豪杰最接地气的“过活”方式。
第五集 大清世界首富的兴衰之谜
清朝历史上,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富豪。伍秉鉴就是其中一员。他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能够跻身世界级富豪的行列?是什么造就了他富可敌国的家业?他的财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他传奇的商业人生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呢?伍秉鉴的富豪人生,又为何会走向低谷,最终湮没于历史长河呢?
今天,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揭开“大清世界首富的兴衰之谜”。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在“纵横一千年”专辑中列举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个人。有六名中国人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有五位大家都不陌生,唯独伍秉鉴似乎并不熟悉。那么,伍秉鉴凭什么跻身世界富豪行列呢?
一、那些年他拥有的银子
伍秉鉴号称大清“世界首富”。他拥有多少家产,能当得起这个名号呢?
我给大家几个数字。
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两千六百万银元,折合两千万两银子。这是个怎样的资产规模?我举四个例子比较:
第一,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四千万两左右,伍秉鉴的私人财产达到清朝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
第二,两广总督林则徐,年薪约两万两,攒到伍秉鉴那样的财产,需要不吃不喝一千年。
第三,按照购买力折算,19世纪中叶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两百元人民币。那么,伍秉鉴的财产可以折合四十亿元人民币。
第四,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构成了北洋舰队的主力,也是亚洲吨位最大的战舰,平均每艘花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伍秉鉴的家产够买十六艘,足以让北洋舰队跻身全球前三。
难怪《华尔街日报》对伍秉鉴评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产,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鉴的财产,不光有数以千万计的银两,还有自己的公司—怡和行。这家公司跟英美商人做生意。英国人每年都要从他手里买走数百万两银子的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伍秉鉴也就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双方结成了良好的生意伙伴关系。他在国内大量购置田产、宅院、茶园、店铺,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不夸张地说,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
那么,伍秉鉴是靠什么积累起巨额财富的呢?
二、那些年他发财的生意经
伍秉鉴并非白手起家,而是继承和发展了父亲伍国莹的事业。伍家祖籍福建泉州,世代务农,也做茶叶生意。清朝初年伍家举家迁到广东,从倒腾海产品起家。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早年在广东富豪潘振承的同文行里当学徒,有时也参与生意,在那里积累了人脉、经验和第一桶金。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他离开了同文行,创立了怡和行,此行很快就成了广州城里发展最快的洋货行。
提起洋货行,我得多说几句: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决定恢复对外贸易,开放四口通商。洋人的商船接踵而来。广东官府决定成立“洋货行”,招募行商,作为官府指定的特许中间商,专门做外贸生意。
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行商的。行商的准入资格有四条:一是富裕,掏得起银子;二是自愿;三是帮官府收税;四是替官府跟洋人打交道。这样,官府不用出面,便掌控了外贸全局;行商借助官府保护,垄断对外贸易,赚取巨额差价。
广东的洋货行,数量并不固定,但经营比较稳定的有十三家,因而民间俗称“十三行”。怡和行与同文行,就是“十三行”里的一员。
嘉庆五年(1800年),就在怡和行的外贸生意蒸蒸日上之际,伍国莹突然病死了。第四子伍秉钧接班才一年,也撒手人寰。伍秉鉴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承担起主持怡和行大计的重任。
在怡和行的管理层和打工仔们看来,伍秉鉴是靠拼爹混进了富人圈,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迟早会把怡和行搞砸。伍秉鉴刚一接手就面临着各种挑战。可是,他保持沉默,低调地做了三方面工作,迅速扭转了局面。
(一)广交朋友
生意场上,处处陷阱,步步惊心,朋友的相助就显得很重要。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伍秉鉴很注重广交朋友,既积累了人脉,又维护了商业信誉。
有个波士顿商人跟伍秉鉴合伙做生意,由于经营失误,欠了伍秉鉴七万两千银元无力偿还。伍秉鉴听说后,认为这些银元对自己只是数字,却闹得人家没法回国跟家人团聚,真是造孽。于是,他找到这位波士顿商人,当着他的面,把借据撕碎了,然后说道:“你是我的头号老朋友,是诚实的人,只是运气不好。现在咱们的账已经结了,你可以回国了。”
七万两千万银元相当于一艘中型商船的贸易额,折合今天一千万元人民币。伍秉鉴如此慷慨,令这个波士顿商人目瞪口呆。
另一个美国商人替伍秉鉴承销一船生丝,利润丰厚。但他把赚来的货款挪用,购进了一批英国毛织品,结果砸手里了,损失巨大。伍秉鉴没有抱怨,而是收下了这批滞销货,婉拒了这个商人的赔偿。
按照常人逻辑,这么做是不可能得到回报的。可是,伍秉鉴追求的不光是银子。他不是在施舍,而是在自我营销。危难关头,雪中送炭,伍秉鉴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很快就传遍全球。转过年来,更多外商主动登门,要跟他做生意。正应了那句俗话:“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后来他赴美投资,这些洋朋友都帮了大忙。
伍秉鉴的慷慨并非不计成本。在他看来,波士顿商人肯定还不起那笔钱,把他扣在中国,非但于事无补,还得花钱养着,倒不如债务一笔勾销,放人回国,还能换点人情;那些毛织品虽然在中国滞销,但不见得没市场,伍秉鉴迅速将其盘活,卖到了菲律宾。
(二)利益均沾
一次,有个英商打算在广州找家洋货行代理羽纱销售,好几家洋货行争抢这单大买卖,不惜使银子,走关系,但都铩羽而归。怡和行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可是,伍秉鉴把生意接下来后,却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伍秉鉴过生日,请所有行商吃饭。酒过三巡,他突然起身,对大家说:“今天伍某过寿,承蒙列位抬爱,不胜感激。现有一事请大家帮忙。想必诸位也听说了,有个英国商人让伍某承销羽纱。伍某财力有限,难堪大任。但这么好的生意,不接可惜了。所以,我先接下来,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做。将来无论赚了多少钱,大家一起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清楚,怡和行完全有实力单干,何必拉着咱们呢?他们不知道,伍秉鉴心里早已做了盘算。
如果闷头单干,别人没生意做,市面就活跃不起来,对怡和行的长远发展不利。如果独享暴利,一定遭人嫉妒,无形中树了敌,将来免不了被人落井下石。所以,英商的情要领,生意要做,银子要赚,但更要照顾好同行的情绪。于是,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理念:不让别人赚钱的商人不是好商人。做生意要讲利益均沾,有钱同赚,有利共享。
伍秉鉴的做法收到了实效。行商们不仅没了敌意,反而感恩戴德。渐渐地,大多数行商逐渐听命于他,伍秉鉴也就成了毫无争议的行商领袖。
(三)投其所好
官商勾结,一直是广为诟病的现象。然而,在那个年代,行商跟官府有天然的联系。维护好与官府的关系是一个商人的必修课,不得不好好做。伍秉鉴的诀窍就是广泛结交,投其所好,以身作则,做足功夫。
逢年过节,广州各级官员都会收到怡和行的礼金,不少官员还被请到伍家大宅吃喝看戏。伍秉鉴经常登门拜访总督、巡抚等高官。他还花钱给自己捐了个三品顶戴,摆出愿意向官府靠拢的姿态。这个顶戴虽然没实权,但很能糊弄洋人。由于他乳名亚浩,就被洋人起了个外号叫“浩官”。这个称呼沿用了好几代。
伍秉鉴勾兑关系,讲究投其所好,“对症下药”:跟有职务便利和经营头脑的官员合伙做生意,赚了钱分成;利用祝寿、过节的机会向手握实权而观念传统的官员送礼;高价购买上等藏品,送给热爱收藏的官员;带头给官府主持的大工程捐钱,取悦那些好大喜功的官员。在他掌门的四十三年里,这种“投其所好”花费不菲,但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用人情投资换官员好感,给怡和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划算的。他有事相求时,地方官都肯帮忙,背后深不可测的官方背景,让他的生意胜算更大。
三、那些年他推出的创新
前面讲了伍秉鉴发财致富的生意经。内容偏传统,好多人都懂。可是,他又做了三方面工作,让人感到一丝近代气息。这就是他有创新特色的生意经。
(一)塑造形象
伍秉鉴不但会经营人脉圈,而且善于打造企业形象。他的怡和行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气象呢?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五个特征:
一是产品优质。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伦敦拍卖会上,盖有“怡和行”戳记的茶叶被鉴定为最优等。怡和行的茶为何深受青睐?这跟其管理严格分不开。
二是管理严格。伍秉鉴经常甩开茶商,直接派自己人到产区,全程监控茶叶的生产、采摘、加工、包装和运输等环节,现场采购,节约成本。久而久之,怡和行就跟产区的茶农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茶叶质量也有了保证。
三是信誉良好。伍秉鉴认为,信誉比银子更重要,赔钱可以再赚,赔了信誉就永远赚不回来了。有了优质的产品和严格的管理,怡和行的经营更加自信。它讲究以诚待客,公平买卖,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
如果发现残次品,宁可退赔也不抛售。这样的口碑传遍全球,英国东印度公司甚至愿把存款交给怡和行保管。
四是锱铢必较。伍秉鉴为人慷慨,但对该是自己的东西一定是斤斤计较。他曾从存在英国公司里的一百多万银元期票中,算出九百多银元利息,与英商兑付数目分毫不差。 这让英商非常震惊。
五是热衷慈善。道光十五年(1835年),应美国传教士伯驾之邀,伍秉鉴在广州投资创办了一所眼科医院,免费对当地百姓开放。老百姓不相信西医,没人来看病。后来,有个长期患青光眼的妇女抱着试试的态度来看病,结果病痛减轻。此后,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所医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伯驾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为许多中国人治好了眼病,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林则徐。
(二)强强联合
怡和行蒸蒸日上的同时,另一家洋货行——广利行也在崛起。在十三行里,两家旗鼓相当,又都主营茶叶出口。然而,两家洋货行非但没有火并,反倒是一起坐上了行商领袖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伍秉鉴把侄女嫁给了广利行老板卢观恒的儿子卢文锦。通过联姻,伍秉鉴团结了行商里的强者,实现了双赢。19世纪前期,不少行商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商欠积压而破产。伍秉鉴和卢观恒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但他们都挺了过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强联合,抱团取暖,相互帮衬,共度难关。两家只要联手,就能操控广州茶叶市场的价格行情,确保收益稳定。
(三)投资海外
道光九年(1829年),17岁的美国打工仔约翰?穆瑞?福布斯首次随商船来到广州,在怡和行当学徒工。伍秉鉴很欣赏这个机智乖巧的美国小男孩,不久就收他为干儿子。八年后,25岁的福布斯打算回国发展。临行前,伍秉鉴交给他一张五十万银元的银票,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八年我把你收为干儿子,一文钱薪水也没给,现在全都给你。也许你觉得太多了,其实,多出来的那部分就算是我对你的投资吧。希望你能把它用在最有发展前途的事业上。”
福布斯原本是个穷小子,却得来这笔意外之财,又兴奋又感动。然而,他没把这笔钱用在吃喝玩乐上,也没有存在银行,而是打算投资实业,钱生钱。投资哪行比较靠谱呢?
当时,美国正在进行“西进运动”,很多白人到西部淘金盖房,而当地还很荒凉,连路都没有。大家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尤其是修铁路。因此,投资铁路事业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福布斯就把这个想法写信告诉了大洋彼岸的干爸爸伍秉鉴,得到了他的首肯。接着,这五十万银元就成了福布斯投资美国铁路的启动资金。密歇根中央铁路和密苏里河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都是福布斯投资兴建的。美国一个历史学家对福布斯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福布斯与美国铁路的关系,就像华盛顿与美国的关系”。当时,凡是买铁路股票的人都发了财。“铁路热”造就了许多富翁,也引领了美国经济的起飞。
伍秉鉴不仅在美国的铁路投资中收益巨大,还资助福布斯在中国成立了旗昌洋行。这是19世纪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美国代理商行。有怡和行的长期担保,旗昌洋行迅速壮大,很快就挤垮了其他美国公司,垄断了美国对华贸易。
伍秉鉴在海外投资并非心血来潮,总体看有两个特点:
一是分散投资。大家都知道,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有风险的。伍秉鉴也深知这一点,他在美国买股票赚差价,为外商放贷赚利息,赚来的钱不光投在铁路事业上,还涉足采矿、电报、钢铁、石油,以及房地产、保险业等,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红利。他在美国的投资收益像滚雪球一样,每年多达二十万两银子。
二是价值投资。旗昌洋行是伍秉鉴眼中的优质资产,他一直坚持对这家洋行投资,但条件是投资的利息要支付给伍家后裔。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旗昌洋行破产前,伍家先后投资一百万美元,每年的利息所得超过四万美元,成为伍秉鉴留给子孙的丰厚遗产。
四、那些年他落寞谢幕
伍秉鉴的生意,看起来做得风生水起,却在19世纪40年代突然倒掉,输得一败涂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把伍秉鉴及其怡和行走向衰落的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两头受气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钦差大臣林则徐驾临广州,主要任务是奉旨禁烟。很快,他就传谕外商:限期交出鸦片,而后签署具结,保证今后不再夹带鸦片入境,否则“货即没官,人即正法”。当然,林则徐的话要由行商去转告洋人。此时十三行的“总商”,相当于行业公会领袖,就是伍秉鉴。
眼下的伍秉鉴,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别看长得很瘦,有点像大
烟鬼,但他根本不涉足鸦片贸易这种肮脏的生意。可是,朝廷规定外商到广州做生意,必须由行商做担保。怡和行作保的外商,肯定有夹带鸦片上岸贸易的,所以伍秉鉴反倒背了个监管不力的罪名,没少被林则徐训斥。而当他来到英国商馆,把林则徐收缴鸦片的命令转告给英美商人时,又招来一片嘘声。限期到了,外商大多置若罔闻,根本不交鸦片。伍秉鉴被夹在林则徐和外商之间,两头受气。
伍秉鉴斡旋失败,被投入监狱。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丢尽了脸面。更关键的是,林则徐把他晾在一边,不再重用,而且派兵包围商馆,迫使外商就范。英美商人被迫交出了鸦片存货。这年夏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主持了著名的虎门销烟。
伍秉鉴目睹了这一切,他最担心的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怡和行的前途。禁烟运动实际上恶化了中英贸易关系。几个月后,道光皇帝一声令下,关闭了中西贸易,怡和行的生意一下子就中断了,很多货款还没结清,一些货物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怡和行吃了大亏。
(二)战火冲击
更糟糕的是战争对怡和行的冲击。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年,英军兵临广州城下,占领城外制高点,把炮口瞄准了广州城。清军已无还手之力,只能派人求和。官府推出的求和使臣,就是伍秉鉴。这是怡和行成立以来最失败的一桩“生意”。没有谈判的本钱,我们只能任人宰割。最终,双方签署《广州和约》,清军退出广州城,缴纳六百万银元赔款,换取英军不进广州城的承诺。伍秉鉴不仅被摊派了其中的一百一十万银元,而且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又过了一年,清朝彻底战败,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的两千一百万银元的赔款,并不是由朝廷出钱,而是官府想方设法地摊派给商人。怡和行又被强行摊派了一百万银元。
在这场战争中,怡和行毁于战火的货物价值七八十万银元。 加上前面两笔摊派,怡和行的直接损失共计三百万银元。商行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这次处理确实很失败。伍秉鉴只能以“赔财消灾” 聊以自慰。他甚至打算背井离乡,移居美国。
(三)制度巨变
最让伍秉鉴头疼的,不是银子的问题,而是《南京条约》的两个商业条款:
一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二是条约第五款规定,“凡有英商等赴各国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乾隆中叶以来,清廷奉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怡和行具备了地域优势。康熙以来实行的行商制度,特别是怡和行处于十三行之首的特殊地位,使伍秉鉴得以持久、稳定地赚取中西贸易的巨额利润。然而,五口通商和自由贸易,使中西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怡和行的好日子就这样到了头,垄断戛然而止。这才是伍秉鉴最痛心疾首的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也就是《南京条约》签署的第二年,伍秉鉴病死了,享年74岁。十三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舰的炮火摧毁了珠江沿岸的各家洋货行,怡和行的辉煌戛然而止。
这三方面归结起来,就是特殊制度、特殊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个貌似“世界首富”的怪胎。清王朝的闭关政策营造了怡和行的贸易垄断地位;中国长期处于顺差的中西贸易格局,成全了怡和行持续赚钱的好日子。当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发生巨变之后,竞争者增多,垄断地位不复存在,这样的商业组织便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从而被淘汰出局。历史再次证明,一个成熟的现代企业,必须要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资源和能力,而不能只依赖行业垄断和政策保护。显然,伍秉鉴的怡和行还差得很远。
伍秉鉴“世界首富”的辉煌虽然已成历史,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特殊的商人,有世界眼光,有经营思维,有商业成就。他留给后人的生意经,将一直成为许多商人起家和兴业的财富指南。
参考文献
[美]亨特著,冯树铁,沈正邦译:《广州番鬼录 旧中国杂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贺痴,吕静霞:《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年。
张晓立:《晚清首富伍秉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摘录自《清案探秘?百姓故事》,唐博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定价32元
第一集 杨乃武与小白菜之谜 ........001
第二集 鲜为人知的杨月楼案和太原奇案 ........025
第三集 叫魂案:乾隆朝妖术恐慌之谜 ........047
第四集 康熙闭关之谜 ........069
第五集 大清世界首富的兴衰之谜 ........093
第六集 晚清地产大王徐润的财富之谜 ........121
第七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败之谜 ........143
第八集 一代宗师霍元甲之谜 ........163
第九集 大刀王五之谜 ........183
后 记 ........203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