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之屋(精)》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写的
第三部小说。在此之前发表的《远航》和《夜与日》
是用较为传统的创作手法写的。本书是伍尔夫第一部
开始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实验作品。她不顾事件发生的
时间顺序,在描写事物时如电影中镜头般迅速化出化
入,贯穿整个作品的是作者的观察和思索。伍尔夫不
断变化叙述的角度,甚至创造了一些主要作用只是为
了叙述他们对雅各布的印象的人物。雅各布的一生,
从童年到离家去剑桥大学读书,到在伦敦有自己房间
的独立生活,到他短暂的法国和希腊之行,以及最后
在战争中阵亡,都是通过他留在亲友心目中的各种不
同印象,以及他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的。他一生留下
的具体的、可触摸的痕迹只有他在伦敦独自生活时所
住的那个房间,里面有他的私人用品,这些遗物又在
认识他的人的心中激起对他的回忆。读者在阅读时感
到仿佛在翻阅主人公的一本相册,出现在眼前的是一
幕幕生活的横断面,没有引言、没有结语,始终捕捉
不住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神秘。
作者在环境的描写中往往蕴涵着象征意义,往往用评
论点出寓意,用人物对事物的观察表现主题。一些评
论家指出,在这样一部散文诗般优美却又含义晦涩的
作品中,伍尔夫充分写出了她对战争的反感。作品中
充满了对英国教育文化结构的辛辣抨击,它使年轻人
充满了尚武思想,变成心甘情愿的战争牺牲品;揭示
了古老的所谓知识至上的最高学府如何生产着一代又
一代傲视众生的、权力和特权的接班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