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一讲 人之初……贵以专。
第二讲 昔孟母……师之惰。
第三讲 子不学……习礼仪。
第四讲 香九龄……识某文。
第五讲 一而十……夫妇顺。
第六讲 曰春夏……本乎数。
第七讲 曰仁义……人所饲。
第八讲 曰喜怒……乃八音。
第九讲 高曾祖……人之伦。
第十讲 父子恩……人所同。
第十一讲 凡训蒙……至四书。
第十二讲 《论语》者……至平治。
第十三讲 《孝经》通……三易详。
中册
第十四讲 有典谟……存治体。
第十五讲 大小戴……当讽咏。
第十六讲 《诗》既亡……有《榖梁》。
第十七讲 经既明……及老庄。
第十八讲 经子通……称盛世。
第十九讲 夏有禹……至纣亡。
第二十讲 周武王……七雄出。
第二十一讲 嬴秦氏……楚汉争。
第二十二讲 高祖兴……终于献。
第二十三讲 宋齐继……迄两晋。
第二十四讲 北元魏……兴高齐。
第二十五讲 迨至隋……失统绪。
第二十六讲 唐高祖……国乃改。
第二十七讲 梁唐晋……南北混。
第二十八讲 辽与金……宋犹存。
下册
第二十九讲 至元兴……兼戎翟。
第三十讲 明太祖……永乐嗣。
第三十一讲 迨崇祯……知兴衰。
第三十二讲 读史书……夕于斯。
第三十三讲 昔仲尼……尚勤学。
第三十四讲 赵中令……且知勉。
第三十五讲 头悬梁……犹苦卓。
第三十六讲 苏老泉……宜早思。
第三十七讲 若梁灏……宜立志。
第三十八讲 莹八岁……当效之。
第三十九讲 蔡文姬……当自警。
第四十讲 唐刘晏……亦若是。
第四十一讲 犬守夜……不如物。
第四十二讲 幼而学……裕于后。
第四十三讲 人遗子……宜勉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