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 修订版):大唐开国》:
当李密壮志满怀的时候,晋阳监狱的一间牢房里,有一个人正在遭受牢狱之灾,这个人的牢狱之灾是因李密而起,因为他是李密的连襟(两人的夫人是亲姐妹),政府无法抓到李密,因此就先抓他的亲戚充数。
这个人叫刘文静,捕前系晋阳令,时年五十岁。
刘文静也是官宦子弟,祖父做过石州刺史,父亲为隋作战牺牲,被追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刘文静本人则受父亲的荫泽袭仪同三司,宦海沉浮,五十岁才做到晋阳令。
五十岁才做到县令,对于混迹官场的人来说这份成绩只能算勉强及格,然而刘文静并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富贵就在他的手中,他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刘文静有一个朋友叫裴寂,时任晋阳宫监(晋阳行宫总经理),两人关系甚笃,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身逢隋末乱世,裴寂悲观,刘文静却很乐观。曾经有一次两人一起下榻宾馆,夜晚谈话谈到了很晚,透过窗户裴寂看到长城烽火台上熊熊燃烧的烽火,不禁感慨:“贫贱如此,复逢乱离,将何以自存!”
刘文静微微一笑,接过话头:“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忧贫贱!”
裴寂不明就里,而刘文静是话有所指,刘文静的话只说了一半,埋下一个伏笔,剩下的另一半他暂时还不想说出来,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刘文静很清楚,裴寂的朋友叫李渊,等时机成熟,这个叫李渊的朋友就能带领他们一起做一件大事。
现在受李密牵连,身为晋阳令的刘文静变成待罪的囚犯,不过刘文静依然乐观,因为他知道一副枷锁是锁不住他的,他刘文静就是要做大事的人。
这几天刘文静一直在等一个人,只要这个人能来,大事就成了一半,荣华富贵都不在话下。按照刘文静的推算,这个人应该来了。
刘文静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人走了进来,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唐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说起李世民,可不简单,单从血缘看,此人就很了不得。他的曾祖父是八柱国之一李虎,他的曾外祖是八柱国之首的宇文泰(母亲窦氏是宇文泰的外孙女),他的祖母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从血缘上看,李世民身上流淌着三个柱国的血液,分别是宇文泰、李虎、独孤信,他也相当于三人的合资产品。此时与他同样神奇的还有李建成、李元吉,而到玄武门之变后,有这三种血缘的只有他一个人了,自此唯独一人,再无分号。
刘文静是通过裴寂的引荐认识李世民的,一见李世民,他就觉得这个青年非常与众不同。在他看来,李世民有刘邦的大度,有曹操的神采,绝非凡人。他的朋友裴寂却不这么看,这是因为他跟李世民太熟了。在他看来,李世民就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哪里谈得上英明神武呢?什么刘邦的大度、曹操的神采,别逗了,我看也就长得像一个人,谁?他爹——李渊。
刘文静没有理睬裴寂的反应,在他心中已经断定李世民是个非凡的人物,因此在屈指可数的几次交流中,他争取给李世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言语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心和对天下的关注,而这些正是吸引李世民的地方。
……
展开
——专栏作家李开周
★历史畅销书作家曲昌春在《唐史并不如烟》中,用耐心而细致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帝国的全景辉煌,读来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历史作家 魏风华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历史作家高天流云
★历史静静地待在那里,所有意义都看后人如何赋予。细察一代代人,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如何解读历史,很有意思的,甚至比所谓解密历史真相更有意思。例如这本《唐史并不如烟》,会让我纵览唐朝的兴衰,但我更关心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表述历史,琢磨琢磨,真的很有意思。
——图书策划人 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