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学科文化视角下的博士生培养
0.00     定价 ¥ 6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10987
  • 作      者:
    作者:王东芳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王东芳著的《学科文化视角下的博士生培养》从学科文化的角度对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在美国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五种博士生培养方式及其学科文化特质。本书指出,教师对博士生的培养活动因学科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学科文化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影响了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理念的形成,并形塑了不同学科教师培养博士生的方式与师生互动结构。除了描绘、分析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的差异性图景,本书也力图将博士生培养这一议题置于全球情境下讨论,就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与政策制定进行反思,并提出若干“面向学科文化的博士生培养”的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 问题提出
二 基本概念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建制民族志
二 案例大学
第二节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一 准备工作
二 资料的收集
三 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质量检测
一 有效性
二 推广性
第三章 美国博士生培养的理念与制度
第一节 博士生培养的理念
一 博士生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理念
二 博士生培养中的通识教育理念
第二节 博士生培养的制度
一 研究生院
二 结构化的培养程序
三 以导师为主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
第四章 以导师实验室为基础的结构化培养方式:化学
第一节 化学的学科文化
第二节 实验科学的培养理念与师生关系
一 培养理念
二 实验室空间中的师生关系
三 导师如何看待“廉价劳动力”一说
第三节 实验室团队中的师生互动结构
一 以课题为依托:导师在实验室团队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 学术指导方式:组会内外的“紧跟型”
三 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论文发表
第五章 以公共观测台为基础的引导式培养方式: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学的学科文化
第二节 培养理念与指导方式
一 培养理念
二 指导方式:从体验研究到博士论文的独立研究
第三节 师生互动结构
一 导师在学生博士论文研究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 合作研究的署名规则
三 团队结构:同辈指导与合作
第六章 以智识讨论为基础的启发式培养方式:数学
第一节 数学的学科文化
第二节 博士生培养的理念与导师指导方式
一 培养理念
二 导师在博士生论文选题中的指导方式
第三节 师生互动结构
一 师生互动的特点
二 导师的角色与功能:点拨者
三 师生合作研究
第七章 以技能培养为主的团队互动培养方式: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的学科文化
第二节 培养理念
一 以博士生就业意向作为参考
二 注重专业相关技能的培养
三 导师眼中的“成功学生”
第三节 博士生培养的结构化与团队化
一 从课程到博士论文:结构化的培养过程
二 置于团队中的博士生培养:工作坊和午餐会
第四节 导师指导方式与师生互动
一 导师在博士生学业进展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 博士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程度
三 研究成果发表的规则
第八章 寻求团队支持的个体探索培养方式:英语
第一节 英语的学科文化
第二节 培养理念
第三节 导师指导方式
一 博士生论文选题:“婚姻伴侣”
二 导师指导风格:“放手型”
第四节 师生互动结构
一 师生互动与合作
二 寻求团队支持
第九章 学科文化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
第一节 学科文化影响博士生培养的内在逻辑:高深知识
第二节 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所呈现的学科文化差异性
一 博士生培养理念的学科差异
二 博士生培养方式的学科差异
三 博士生培养制度运行中的学科差异
第三节 影响方式的特点
一 教师对博士生的培养形成了一种学科惯习
二 博士生培养依托于学科的智识共同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实践中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应当符合学科知识特点
二 博士生培养方式要考虑学科文化特征
三 博士生质量评价标准应考虑学科文化的差异性
四 博士生培养制度实施的“底部厚重”
五 宏观博士生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应当考虑学科文化的差异性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展望
一 贡献
二 局限和研究展望
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