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精)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1119596
  • 作      者:
    作者:苏精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8-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1.运用450余万字的一手西文档案材料,呈现十九世纪来华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引介西式铸字印刷中文图书的具体过程,包括他们工作上的各种努力和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大轮廓勾勒与小细节描画相得益彰,严谨翔实且鲜明生动。

    2.作者通过中西文献对比和细致的资料爬梳,完整建构了十九世纪初开始的六十余年间,从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到传教士所创立经营的七个西式中文印刷机构的历程,视野开阔,气势恢宏,深入推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出版史的研究。

    3. 这是一部描绘文化转型细节的长卷,是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过程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了解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苏精,1946年生,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系哲学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专著有《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被渐次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近代,图书印刷方式的革命是个拐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尝试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并最终试验成功的过程,也即支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发新知爆炸、推动文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史。

    通过全书十二章内容,对七个传教士建立经营的中文图书印刷机构和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建立发展的精细研究,作者勾勒一副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至发展成熟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图。这是一部描绘文化转型细节的历史长卷,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展开
精彩书评

周振鹤(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印刷业的技术更新,基督教传教士功不可没。近代石印与铅印技术都由西方传入,将中国原来的雕板印刷与各种活字印刷的风头盖过。苏精先生长期致力于从马礼逊以来的新教传教士印刷事业的研究,先前已经出版过《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一书,重在讨论伦敦会传教士的印刷出版成绩,此书则是他的新研究成果,从伦敦会、美部会延伸到长老会的印刷事业。此书的资料基础不只是一般出版年报,而是深入地爬梳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尤其是其新手抄译的数百万字的传教士书信手稿,因而纠正了不少前人的误解。其中关于上海美华书馆的研究尤获我心。爱书人往往想知道书是怎么印成的,这本书正可让你知道十九世纪一段真实的印刷史。(《南方都市报》2015年1月14日)

邹振环(复旦大学教授):研究出版史,难的是从印刷文化的角度展开,从印刷技术的变化和影响加以分析,进而研究这种变化对学术、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后果,这就需要作者具有社会学、科技史、文化史等多学科的知识准备。苏精早年在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图书目录学的知识,后又系统接受过西方印刷史和书籍史的训练,并积累了深厚的基督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知识。正是因为有这些重要的学术准备,才能使他在《铸以代刻》这一精细之作中为我们勾勒出西方印刷术自西徂东和活字印刷技术由南而北转移的清晰画面。(《书城》2016年11期)

 


展开
精彩书摘

伟烈亚力在墨海书馆的地位与角色

 

伟烈亚力抵达上海,不仅是他个人生涯新阶段的开始,也是墨海书馆新时期的开始,因为他带来的滚筒印刷机使得墨海书馆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这同时又是中文传教书刊以至所有中文印刷出版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的开端。或许就是此种开历史先河的象征性,加上伟烈亚力后来致力译印西学书刊的缘故,让迄今关于他和墨海书馆的论述者,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抬高了伟烈亚力在墨海书馆工作期间的地位与角色,甚至错误地说麦都思只是草创了墨海书馆,而“真正的专业性工作”(real professional work)直到伟烈亚力到上海后才开始等等。

就在1846年10月伟烈亚力应征传教士的同一个月稍前,伦敦会秘书梯德曼在发给麦都思和雒魏林的一封信中,已明确界定了未来的墨海书馆主任的身份地位:“这名印工将以本会付薪职员的身份派出,同时将在你们的指令之下(acting under your instructions)从事和他的部门有关的布道站任何工作。”其次,在伟烈亚力启程前,伦敦会的理事会给予一封工作指示(letter of instructions),交代一些工作与现实生活的重要事宜,内容包含他在上海布道站的地位和其他传教士的关系、薪水与其他待遇等等。由于伟烈亚力并非传教士,不能和传教士相提并论,理事会给伟烈亚力的工作指示规定,他从属于所有传教士组成的站务委员会(mission committee)之下,必须听从委员会的决定行事;同时他的单身年薪150英镑,也低于单身传教士的200英镑,而且每位传教士都各自直接向伦敦会支领薪水,他却每次得向站务委员会申请转发才行。这些规定清楚地显示,身为墨海书馆主任的伟烈亚力在布道站的地位低于传教士。

因此,在伟烈亚力到职以后,墨海书馆的经营管理分成决策与执行两个层级:前者由伦敦会上海站实际领导人及站务委员会的主席兼司库麦都思继续掌握全局,并通过站务委员会决定印什么书和如何印法,再交付伟烈亚力具体执行;伟烈亚力负责管理工人与采购保管原料器材等。也就是说,伟烈亚力是在麦都思与站务委员会之下的墨海书馆事务性主管。

墨海书馆分成两个管理层级的新模式,运作上相当顺利,尤其当时麦都思正专注于修订中文圣经,并为此陷入长达数年和美国传教士针锋相对、争论不已的困境中,伟烈亚力在墨海书馆的日常事务上为麦都思分劳,减轻了麦都思不少的工作负担。不料,新模式经过两年的运作,到1849年时伟烈亚力不仅强烈挑战麦都思的领导权威,甚至以一人对抗上海站所有传教士,形成布道站的一个大问题。

问题的起因是伟烈亚力的薪水。伦敦会规定单身传教士结婚后,年薪增加100英镑,伟烈亚力来华前已先和曾在南非传教七年的韩森(Mary Hanson)订婚,韩森在1848年8月到达上海后与伟烈亚力成婚,伟烈亚力即请求增加年薪100英镑。但是,担任司库的麦都思认为,理事会给伟烈亚力的单身年薪比传教士少了四分之一,结婚后增加的数目也应按此比例由100英镑减为75英镑,即年薪225英镑,而非伟烈亚力希望的250英镑。而且由于伦敦会从当年起删减所有新进传教士薪水的缘故,麦都思进一步表示,如果按照新规定行事,伟烈亚力婚后的年薪甚至只能有200英镑而已。站务委员会讨论后决议报请理事会裁定伟烈亚力婚后的年薪。

麦都思的主张让伟烈亚力大为不满,因而在1849年2月初的站务委员会议中抨击麦都思“蛮横又无情”(unchristian and unkind),又指控传教士施敦力约翰(John Stronach)稍前和自己谈论此事时“出言不逊”(used vile language)。其他传教士一面向伟烈亚力说明,麦都思是本于司库的职责而有如上的建议,一面要伟烈亚力举证施敦力的不当言词,否则必须为自己的粗暴用语向两人道歉。伟烈亚力一概拒绝,并且不顾其他弟兄的规劝,愤而从委员会议退席。

......

展开
目录

代序:中国图书出版的“典范转移”(邹振环)

自 序

导 言

 

第一章 从木刻到活字——马礼逊的转变

 绪 论

 第一节 马礼逊与木刻印刷

 第二节 从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节 逆境中的新尝试

 结 语

第二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

 绪 论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技术与工匠

 第四节 产品与作者

         第五节 传播与重要性

 结 语

 

第三章 麦都思及其巴达维亚印刷所

 绪 论

 第一节 麦都思东来背景与初期工作

 第二节 在巴达维亚的处境

 第三节 印刷技术与产品

 第四节 分发流通与反应

 结 语

 

第四章 中文圣经第一次修订与争议

 绪 论

 第一节 修订缘起与开始

 第二节 麦都思:马礼逊挑选的继承人?

 第三节 聚会广州、澳门进行修订

 第四节 修订后的争议

 第五节 余波荡漾

 结 语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书馆(1843—1847)

 绪 论

 第一节 从巴达维亚到上海

 第二节 建立上海布道站

 第三节 初创墨海书馆

 第四节 管理与经费

      第五节 工匠与技术

 第六节 产品与作者

 第七节 流通与影响

 结 语

 

第六章 伟烈亚力与墨海书馆

 绪 论

 第一节 伟烈亚力来华的背景与经过

 第二节 伟烈亚力在墨海书馆的地位与角色

 第三节 伟烈亚力离开墨海书馆的经过

 第四节 墨海书馆的结束

 结 语

 

第七章 香港英华书院(1843—1873)

 绪 论

 第一节 建立经过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第五节 出售的原因与经过

 结 语

 

第八章 美国长老会中文印刷出版的开端

 绪 论

 第一节 关键性的人物

 第二节 中文活字的问题

      第三节 印工人选的难题

 第四节 想象与实际的落差

 结 语

 

第九章 澳门华英校书房(1844—1845)

 绪 论

 第一节 印刷所的建立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产量

 第五节 成果与反应

 结 语

 

第十章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1845—1860)

 绪 论

 第一节 迁移宁波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 语

 

第十一章 华花圣经书房迁移上海的经过

 绪 论

 第一节 初期的迁移讨论

 第二节 再度讨论与决定迁移

 第三节 决定迁移后的争议

      第四节 准备迁移

 结 语

 

第十二章 姜别利与上海美华书馆

 绪 论

 第一节 馆址与馆舍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 语

 

表格目录

图片目录

引用档案缩写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刊名及主题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