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汉语方言音韵研究》:
汉语浊声母消变始于晚唐五代,到14世纪的《中原音韵》,全浊声母已经消失。湖南地区关于全浊清化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郴州人袁子让的《字学元元》(明代1603年),但正如彭建国(2010: 87)所分析的,袁氏所记载的方言“去声不分阴阳”跟多数湘语不一致而跟官话一致,并且,郴州在现代属于官话区,所以袁氏的记载不足以作为湘语全浊清化的证据。
清代新化人邹汉勋在其《五均论·上》“十论无浊音上去入”中云:“次清全浊之字在平声为一阴一阳,在上去入元无分别。此字舍利、守温二僧求《切韵》字纽之说,不得其解,而又杂以梵法及俗音,遂生此重复偏枯之弊。”接着在“十八论字母去其复亦合于二十声”中云:“则匣并晓见溪并群疑皆喉也,而匣可谓之深喉,见溪疑可谓之浅喉;端透并定来井泥影并喻皆舌也,端透来可谓之舌头,影可谓之舌腹,照井知穿井彻澄床审并娘日禅精清井从心井邪皆齿音也,照穿审可谓之正齿,精清心可谓之齿头,邦滂并亚明,非夫井奉微皆唇音也,而帮滂明可谓之合唇,非夫井聿微可谓之开唇。”从邹氏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当时平声的浊音还保持着,上去入与次清合流,其送气情况和现代新化方言一致。这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果邹氏记载属实的话,则当时的新化方言的属性很难确定,如果当时记载的是湘语,应该是平声保留浊音,仄声清化,清化后只有入声送气,上去声是不送气的;如果当时记载的是随江西移民而来的赣语,根据前文的论述,赣语全浊与次清合流是唐安史之乱后由北方移民带来,而江西向湖南移民开始于唐末五代,即赣语在进入新化前,全浊应该早已与次清合流,不可能还存在平声保留浊音的情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