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魏徵/大家精要
0.00     定价 ¥ 20.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ISBN:
    9787561393383
  • 作      者:
    作者:赵望秦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唐太宗评价魏徵说:“自我驱使魏徵,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又说:“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魏徵曾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何以还能在李世民手下官至光禄大夫,成为让李世民又爱又恨的一代名臣并入主凌烟阁?
  《“大家精要”丛书:魏徵》讲述了唐朝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魏徵一生的经历、对大唐建设以及太宗政绩的贡献还有他自己的治国理念。全书将他的一生分为“不得志”的前半生以及青史留名的后半生分别叙述,并从他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以及杰出的文化建设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他于社会、于人民、于历史的功绩。
展开
作者简介
  赵望秦,1953年生,西安临潼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科研。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注释、教材等四十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家精要”丛书:魏徵》介绍了魏徵(580~643),字玄成,钜鹿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为元宝藏、李密帐下官,无突出政绩。后降唐,为太子洗马,玄武门事变后被命为詹事主簿,官至光禄大夫。以直言敢谏闻名,一生向李世民面陈谏议五十余次,上疏十一件,涉两百多事,达数十万言。辅佐唐太宗创“贞观之治”,被称为“一代名相”,封郑国公,谥号“文贞”,入凌烟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家精要”丛书:魏徵》:
  其中的士、工、商之类人的生活状况多是流动性的,只有人数最多的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所耕种的土地上。但一遇上社会大动荡,或是由于农民起义,或是由于异族入侵,或是由于军阀混战,或是由于自然灾害,就会产生全社会的大逃亡、大迁徙情景。而这种因逃亡迁徙所带来的人口流动和移居,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又是经常发生的。不过,造成离乡背井而迁居他处的因素主要在客观方面,即为现实生活所需或所迫。所以,在主观感情上,人们还是十分留恋故土的。这是由于古人具有特别强烈的敬祖观念,认为祖先的一切都好,不可轻易遗弃,自然也包括祖居地。所以,即使是出于各种原因离开祖居地而定居他乡已经好几代的人,还要声称祖居地为其籍贯。
  魏晋南北朝人讲究门阀,隋唐人讲究郡望,就都是这么一套。而要讲门阀,讲郡望,首先要讲的是名人祖宗,并且日益形成一种坏风气,即有名人祖宗可讲也就罢了,一旦没有名人祖宗。就想办法假托甚至伪造一个名人祖宗而加以追攀。因此,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邑里篇》中举例指出:姓袁的一定要说是陈郡人,姓刘的一定要说是彭城人,姓杜的一定要说是京兆人,姓魏的一定要说是钜鹿人。风气所及,以至于影响到唐传奇小说中人物的籍贯,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谬托高门”,即虚构世家大姓的祖居地而为其籍贯。如《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出于博陵崔氏,张生出于清河张氏,郑老太太出于荥阳郑氏;《柳毅传》中的柳毅先娶清河张氏,再娶昌黎韩氏,全是名门望族,她们相继亡故后,曾被柳毅所救的龙女要嫁柳毅时也化身为范阳卢氏,还是名门;而《李娃传》中,干脆就用“荥阳”这个郡望来代指郑氏父子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故唐人凡涉及三代以上的世系,大多不可信。这样一来,不同的文献对同一人物籍贯的记载就会有所不同,有的记其真实的祖居地,有的记其假托的祖居地,也有的记其迁居地或实居地,还有的记其出生地。另外一些文献上,既说是这里的人,又说是那里的人,同时并举两个或三个籍贯。于是让后代读者看到的往往是同一个人似乎有好几个籍贯的怪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魏徵及其同族人来说,也不能例外。仔细看看魏徵父亲魏长贤在《北史》卷五六中的传记,再结合《全唐文》卷七四一《魏公先庙碑》、《元和姓纂》卷八“魏氏”、《新唐书》卷七二中《宰相世系表》对魏徵祖先世系的记述,就可以明白魏徵的籍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说是钜鹿曲城人的,有说是魏州曲城人的,有说是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人的,有说是馆陶(今河北馆陶)人的。据当代学者考证,所谓曲城,就是下曲阳城,在今河北晋州一带。原来魏氏的始祖出于西周王室姬氏,过了不知多少代,被春秋时的晋国君主封于魏,在今山西境内。又不知过了多少代,有个叫魏韵的,在西汉时做钜鹿郡太守,于是定居钜鹿下曲阳。再经若干代,又产生了所谓的东祖魏俦,西祖魏植,而魏植定居于馆陶,魏徵就出于西祖一系。这样的世系,能有多少可信度。虽然到了魏徵的曾祖父魏钊、祖父魏彦、父亲魏长贤这几代的可信度高一些,但他们或在各地做官,或外出求学,何况又正处于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政权更替像走马灯似的动荡年代,东奔的西走的,居住难于稳定。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平凡的前半生
不易确定的家庭住址
难以详知的少小生活
出山前的静观其变
出山后的数易其主
功败垂成的第一次出关
小试谋略的第二次出关
主动陷入宫廷斗争的旋涡
马到成功的第三次出关

第2章 非凡的后半生
摸清太宗的心病
把握进谏的尺度
登上政坛的高层
主持编撰五代史
进入政权的中枢
被动陷入宫廷斗争的旋涡
死后仍旧缠身的政治是非

第3章 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
德政与遵法守法
德政与进谏纳谏
德政与善始善终

第4章 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民本与载舟覆舟
民本与克欲纵欲
民本与思危忘危

第5章 杰出的文化建设成就
文化建树概观
文化遗产整理
史学著述及其思想
文献编撰及其思想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