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温室气体零排放人类对于温室气体的认识,可以最早追溯到19世纪初,著名科学家傅立叶Jean Baptiste Fourier 1768—1830。在晚年研究中曾涉猎了类似于“温室效应”热传导研究[瑞典]克里斯蒂安·阿扎: 《气候变化解决方案》,2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被认为是人类认识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先驱。19世纪60年代,爱尔兰科学家约翰·廷德尔John Tyndall 18201893。发现了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温室效益原理[瑞典]克里斯蒂安·阿扎: 《气候变化解决方案》,3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然而对于温室气体真正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还是从20世纪下半叶逐步展开的。国际社会开始对于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给予重视,并在科学家帮助下,将控制温室气体聚焦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包括一些微量气体排放,如氟氯烃等),逐步有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性行动,即以减少碳排放为中心议题的国际合作与努力。
0第三章温室气体零排放零污染之路一、国际社会都做了些什么
20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散去,亚洲、非洲和欧洲已经是满目疮痍,焦土连片。无论是还没有从胜利喜悦中清醒过来的战胜国民众,还是尚未从失败沮丧中解脱出来的战败国国民,都一致投入医治战争创伤的洪流中。世界工业化的车轮又重新转动,至70年代,战争的疮疤基本得以医治,但不顾一切发展的工业化所引起的污染却越趋严重。污染的现实使国际社会终于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得益气候专家和民间非政府环保组织推动,冲破“冷战”藩篱,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合作从此有了良好开端。
1. 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问题。会议在气候专家推动下,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形成并公布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该《宣言》就有关人类环境问题达成了7点意见和26项共识。概括起来包括人类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展同保护环境协调一致;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销毁核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等。
这次会议的意义不仅在于世界多数国家就环境问题达成了共识,还在于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就环境问题召开专门的会议。标志着人类不仅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开始了保护环境,与污染作斗争进程。《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是一个人类由放任环境污染到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转折点。
2. 世界气候大会
1979年2月,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就全球变暖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推动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从此打开了气候问题国际合作通道。
3.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198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FP)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Climate Change IPCC)。IPCC是政府间机构,向所有的WMO和UNEP成员开放。IPCC成立后,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1年及2007年发布了4次正式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对于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起了巨大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