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谈到科学家(尤其是大科学家),总不免产生一些误解,因为曾读到过牛顿将手表投入锅里煮、陈景润走路都在思考以至撞上电线杆等“怪事”,以为科学家就是一群性格怪僻、行为怪诞的“怪人”。一提到科学家,眼前也总会浮现出白发怒张、额头有深深皱纹的爱因斯坦沉思的形象。
科学家真是这样的吗?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着手策划并编辑《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起,笔者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起科学大家来。这20多年,随着不断地与两院院士等大科学家的频繁接触,相继编辑推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严济慈文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前沿》《新世纪的嘱托》《转基因动物与医药产业》《院士怎样读书》《科学人生》《科学的道路》《探索脑科学的英才》《肝胆相照——吴孟超传》《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杨福家院士的科学与人文思考》以及“科苑撷英”丛书等,并且于1998年起受《上海画报》主编委托,在画报上开设了“名人自述”专栏,为力争每期能介绍一位两院院士的科学人生,我先后得到邓明、方正怡的配合,走访了不少院士,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拍摄他们的英姿与风采。这一系列工作,让我们跟科学家,尤其是跟不少两院院士交上了朋友,也分享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洞悉了院士坎坷的成才之路,怎样做人与做事的人生之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