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管理4.0:必须的革命 趋势、逻辑、路径与方法》:
广义的精神是包含情感、情绪等心理因素的,之所以强调情感,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精神是指狭义的精神因素,主要指的是信仰、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情感,则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人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得到实现的心理感受。情感主要是通过互动,特别是长期反复的互动来建立的,它的表现形式是情绪,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应该承认,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与情感天地不断获得更多自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过程。有远见、有作为的企业家也开始探索注重精神与情感的人文管理之路,比如之前提到的固锝电子,包括海底捞、德胜洋楼等企业,在这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但整体而言,中国社会精神信仰的危机、道德水平的滑坡、美好情感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这在企业中的表现则更为突出,规模更大。大量的小企业做不大,做大了的做不强,做到比较强了却又做不久,究其原因,除了客观环境因素之外,更多在于自身主观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没有理想,缺乏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处于较低层次,境界与格局没有能够随着事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而提升。有的稍有发达就开始骄傲自满,小富即安,变得贪图享乐,甚至颓废变质;有的利欲熏心,为谋取私利不择手段,最终自食其果;有的做到了相当的规模,就开始自我膨胀,缺少分享与共赢的胸怀,失去包容与合作的能力;有的缺乏长远打算,或者经不住短期的、眼前的利益诱惑,舍不得对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因素进行投入和培育,逐步失去发展的后劲。
而大量劳资矛盾,特别是引起公愤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令人发指的“毒奶粉”事等;大量的环境保护事件,特别是向地下排污等恶性环保事件等,诸如此类的置员工权益、客户利益、社会责任于不顾,甚至蓄意妄为的陋习、丑态乃至恶行,已经足以表明:在精神和情感上,我们许多企业都处在非常低的层次上。
精神与情感的匮乏,主要责任在于管理者,因为管理者是资源的最大掌控者。管理者的精神高度和情感深度决定了管理行为,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员工的精神与情感状态,而员工所拥有的精神与情感,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高尚的还是龌龊的,都必将通过员工的行为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并且传递给客户,同时影响社会与自然。当然,这些承载着思想与情感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又将反作用于企业自身,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在这里,直接发挥作用的是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包括基于制度的管理行为和非制度性行为,而行为的背后是管理者的情绪、心境、信念、信仰等精神与心理因素,其核心是信念、信仰等人文价值因素。管理者的每一个管理行为其实都是一个产品,或者说是一个人文产品,而这些产品是员工所处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所谓环境决定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为管理者行为决定员工行为。人的塑造、文化的养成也是在这个环境中,换句话说,是在管理者种种管理行为的反复刺激、耳濡目染中完成的。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的企业管理太缺乏我们所需要的、将我们这个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的人文气息和人文产品了!例如公正、尊重、信任、诚实、包容、感恩、分享、共赢等,这些传递正能量的精神元素与美好情感,就像喜马拉雅山上稀薄的氧气,其供应可谓严重不足。
精神的缺失与情感的贫乏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危机,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果说人们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不容易觉察的话,那么,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就更不容易达到自知与自觉的状态。这主要是我们过去的经验,特别是近四十年来的经验造成的,在过去,我们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及政策。说到底,主要靠粗放型经营与发展的“中国制造”,不仅知识与技术的含量严重偏低,而且精神与情感的含量更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