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终南文化书院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07215
  • 作      者:
    作者:张斯珉|总主编:漆思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斯珉,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生态哲学和儒家教化思想。在《东北师大学报》《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是国内学界有关耿定向思想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耿定向生活的时代,学界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漫谓一切皆是,他敏锐地注意到其中的隐患,提出“卫道”之说,强调通过“礼制”这一客观的、外在化的道德原则规约人的现实行为。
  耿定向的思想包含心性论和工夫论两大部分:其心性论以“真机不容已”为基本命题,强调作为成德依据的本心是一种具有必然性、不得不如此的道德情感;其工夫论的核心命题是“学有三关”,即为学过程包含“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和“慎术”三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分别对治当时学界之三种错误倾向。在此基础上,《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重新分析了耿定向和李贽的争论,认为争论根源在于两人的学术观点关联着各自的思想信念,无法妥协。因此,我们不应将耿定向简单视作“假道学”,对于李耿之争应该更为持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即心即道”是“学有三关”的起点,它强调心与道具有统一性,体现了耿定向思想的心学特色。它意味着道在心中,心乃集道凝德之所,是形上本体,心与道具有统一性,因此学者求道不应求之于书本,而须返求诸心。耿定向曾云:
  每常听别人话说,与看书册上言语,纵是甸句明晓,无所扦格,毕竟与自己身上全没干涉。此学只是自己大发愿心,真真切切恳求,便日进而不自知矣。盖只此恳求,便就是道了,求得自己渐渐有些滋味,自家放歇不下,便是得了。此等处只是脉脉自会。向人说不得也。夫子日:“我欲仁,斯仁至矣。”此语甚是分明,只那一欲仁,就至了。①
  耿定向明确指出,单纯地诵读经典或讲习讨论的问题在于“与自己身上全没干涉”,即“析心理为二”。换言之,学者若仅仅依靠读书和讲习讨论来求道,则他所求得的道理与自身的真实生命是相分离的,即主体与本体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而在天台看来,这样的学问对人没有意义,因为它无助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人格的完满。牟宗三先生在谈及中国哲学的性质时曾指出:“中国哲学,从它那个通孔所发展出来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学问。它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来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②显然,这种学问无法接受主体与本体相分离、相对立的状态,相反,它认为生命的意义来自天道本体,从而在最根本的层面上肯定了两者的统一性,因此它要求主体以反观内省的方式,从心上求道。天台正是有鉴于此,故而提出“即心即道”的观点。由于“真机不容已”在内涵上与本心、良知有着相通之处,它肯定了天台思想的心学特质,因而天台的工夫论亦由此出发,认为“此学只是自己大发愿心”,强调学者须自觉地产生成德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反求本心。而所谓“求得自己渐渐有些滋味,自家放歇不下,便是得了”,则意味着学者若坚持不懈地于“真机不容已”处用功,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本心产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孟子所谓“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①,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句,朱子亦认为“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②,同样肯定仁德属于本心,不必外求,“若是字字而求,句句而论,而不于身心上著切体认,则又无所益”③。显然,天台虽未对“我欲仁,斯仁至矣”做更多的解释,然而他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与朱子是一致的,都强调为学须体之于心。
  同样,在《文潭别话》中,耿定向进一步强调了“即心即道”的意义:
  念吾侪一日十二时中,须是反精向里,参会自己所以视听言动者是如之何如之何,夫人之所以生所以灭者是如之何如之何。因而推之天地之所以不毁,庶物之所以凭生代谢,天下万世之所以兴衰理乱者,是如之何如之何,此便不贸贸虚枉矣。若只向别人口吻上承接,故纸上钻求,曰如之何如之何,终未如之何矣。④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耿定向思想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耿定向的生平及学思历程
第一节 耿定向的生平履历
一 家世与早岁经历
二 宦海生涯
三 耿定向与历任首辅的关系
第二节 耿定向的思想源流
一 王艮的泰州之学
二 仲弟耿定理的启发
三 罗汝芳当下论的启示
第三节 耿定向的学思历程

第二章 卫道意识——耿定向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线索
第一节 背景:王学弊端的逐渐显现
第二节 耿定向对儒家道统的新理解
一 儒家道统观念的历史沿革
二 耿定向的新道统观
第三节 耿定向对儒家正统学者的推崇
一 对孟子的推崇
二 尊崇程朱
三 敬服东廓
第四节 异端批判:里中三异人

第三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上):真机不容已
第一节 “不容已”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耿定向对“真机”的界定
一 性
二 仁
三 本心与良知
第三节 真机不容已:耿定向的不容已之说
一 由“天道之不容已”到“真机不容已”
二 “真机不容已”的具体内涵
三 为学的基础:辨志
第四节 万物一体:真机不容已的源泉与归宿
一 达成“万物一体”的两种路径
二 耿定向对万物一体的理解
三 以担任地方官为万物一体的手段

第四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下):学有三关
第一节 即心即道
第二节 即事即心
一 耿定向对即事即心的理解
二 批判“耽虚泥无”
第三节 慎术
一 “慎术”的经典来源与基本意涵
二 现成良知:慎术的批判对象
三 学孔子之学:耿定向的正确之“术”
四 重礼:孔门之术的另一重价值
第四节 耿定向与王畿的辩论
一 前期争论:1564-1565
二 后期争论:1577-1593
三 对天台与龙溪之争的小结

第五章 耿定向论佛
第一节 摄佛归儒,佛为儒用
一 以佛释朱陆之别
二 一心通则无不通
三 彻上彻下乃为真心
四 空与未发之中
第二节 儒佛有别:与焦竑论程颢辟佛
一 程颢辟佛与焦竑的反驳
二 耿定向对明道辟佛的回护

第六章 李耿之争(上):哲学思想之争
第一节 李耿之争的大致过程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核心:童心说
第三节 李耿哲学之争的三重面向
一 孔子思想价值之争
二 “不容已”之争
三 人性之争

第七章 李耿之争(下):史观之争
第一节 论赞须具旷古只眼:李贽史论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卫道意识的延伸:耿定向论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冯道:李耿史论之争的焦点
一 宋代学者对冯道的不同看法
二 李贽对冯道的称赞
三 耿定向对冯道的批判
第四节 对李耿之争的小结
结语
一 耿定向思想的意义与缺失
二 对《明儒学案》中对耿定向评价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