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关于汉语方言疑问范畴的论文集,描写了二十个方言点的疑问范畴表达,覆盖了汉语的十大方言区,具体是:开封、睢宁、固始、商城、西宁、成都、遵义、张家口、山阴、上海、绍兴、闽侯、歙县、宿松、泰和、石城、益阳、广州、廉江、宾阳。以中原官话为主,尝试打破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的既有印象,提高对于汉语方言复杂性、丰富性的认识。论文集对各方言做了系统详实的描写,提供了丰富的例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语疑问句的面貌。此外,本论文集还通过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将汉语普通话、方言与英语、日语、俄语、马达加斯加语等的疑问句类型进行对比,探讨汉语与其他语种在疑问范畴表达上的异同,以期推动对疑问范畴的研究。
“极性问”(polar questions),又称为“一般问”(general questions),或“是非问”(yes/no questions),是针对一个命题的真值(truth value)进行选择,疑问域主要或一般有“真”(truth)与“假”(falsity)两个成员,代表两个极端。极性问、特指问(special questions或wh-questions)等是从功能角度做出的划分,更适合从语言类型及语法化角度分析世界语言的各种现象,这是本文采用这一术语的原因。
在汉语语法学中,多从形式角度分出是非问(如“他昨天来过吗”)、特指问(如“他喜欢谁”)、选择问(如“他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和正反问(又称为“反复问”,如“他来过没有”、“他喜不喜欢你”)四种疑问句,其中,是非问、正反问的全部,选择问中的“正反选择问”(如“你明天来还是不来”),以及其他一些形式(如“他来过了,真的↗”、“你可喜欢她”)都属于极性问功能。
又,有的文献用术语question,有的用interrogative,汉语学界多译为“疑问句”,但在本文中,不但讨论独立的疑问句子,还讨论内嵌的疑问结构,所以称为“极性问句”反倒不太合适,故中性化一点译为“极性问”。
本文从汉语及其方言角度讨论极性问的类型学性质(也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语言的例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汉语表示极性问的语法形式与句法位置。
2.极性问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区分——“真性极性问”与“疑问语气成分”,这是本文的一对核心概念。如下例a中汉语正反形式“爱不爱”可用于主句,可用于各种从句,是真性极性问形式,而例b中英语的助动词移位,只用于主句,不能用于各种从句,所以是疑问语气成分。当然,这对概念还有其他重要的性质,文中将一起讨论。
(1) a. 你爱不爱他?我不知道你爱不爱他。你爱不爱他并不重要。
b. Do you love her?I don’t know whether you love her. Whether you love her is not important.
3.从上述核心概念出发看汉语极性问的语法化机制与过程。
从汉语角度看极性问的类型学性质——真性极性问形式与疑问语气成分的区别(陈振宇 马宝玲 薛时蓉)
现代汉语是非问与正反问互补分布的考察(史秀菊)
开封方言的疑问词和疑问句(李双剑)
再谈睢宁话的反复问句(王健 柳俊)
商城方言的四个疑问语气词及其构成的疑问句(高顺全)
固始方言的问句系统(刘娅琼)
西宁方言的疑问句(王双成)
成都话的疑问句(赵明节 杜克华)
遵义方言疑问范畴研究(叶婧婷)
张家口晋语特殊的疑问句形式及其类型学价值(宗守云)
山西山阴方言的疑问句系统(郭利霞)
上海方言疑问系统及其疑问标记的句法分析(劳雪婷)
吴语绍兴柯桥方言的疑问句研究(盛益民)
福建闽侯方言的疑问句研究(程若茜)
徽语歙县方言徽城话的疑问词与疑问句(仇立颖)
宿松方言用否定词构成的疑问句(黄晓雪 王书涵)
赣语泰和方言的疑问表达(戴耀晶)
石城(高田)客家话的疑问句和疑问语气词(温昌衍)
湘语益阳方言的疑问范畴(夏俐萍)
广州话的疑问句(单韵鸣)
广东廉江粤语句末疑问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叠加关系(林华勇 吴雪钰)
宾阳平话的疑问句(覃东生)
意外范畴:关于感叹、疑问、否定之间的语用迁移的研究(陈振宇 杜克华)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