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兰芷探幽--新世纪洞庭湖区域文学论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13537
  • 作      者:
    作者:夏子科//张文刚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承续楚风流韵和丁玲、周立波文脉,“文坛岳家军”及所谓“文学德军”集体走进新的世纪,经过近20年来的淘洗、冲刷、冶炼和转型,洞庭湖区域再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形成湖区特有的文学气象,而研究和推介洞庭湖区域文学创作,亦成为本土文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夏子科、张文刚著的《兰芷探幽--新世纪洞庭湖区域文学论》共分4篇9章53节。第一篇“现象论”集中论述“桃花源诗群”和“武陵小小说现象”。第二篇“作家论”重点研究昌耀和少鸿两位作家。第三篇“作品论”主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及影视剧本等各体文学代表作,如《爱历元年》《水族》《幻变》《田二要田记》《映山红遍》《辛亥元勋》等。第四篇“影响论”立足新世纪创作事实,重新审视丁玲和周立波风格特质,探索先贤骄人的创作成就和宝贵的创作精神对后起的作家和地域文学创作所具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多维度、多层次挖掘、展示洞庭湖畔这两位著名作家的创作特色和精神特质对包括地域文学创作在内的当下文学书写的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现象论
第一章 桃花源诗群
第一节 桃花源诗群的生态化抒写
第二节 桃花源诗群的生活化抒写
第三节 胡丘陵长诗的命名问题
第四节 从“抒情”到“书写”——杨亚杰的诗歌
第五节 高出生活一公分——试析邓朝晖诗歌的“原谅”主题
第六节 当代诗写作中的自我复制问题
第二章 武陵小小说现象
第一节 一道亮丽的风景——悦读《常德小小说选集》
第二节 武陵情怀的微小说创作
第三节 浅谈戴希小小说的当代性品格
第四节 发出时代的强音——读戴希小小说集《面具》
第五节 冷眼旁观看世界——评戴希小小说集《冷眼旁观看世界》
第六节 论蠢猪的创新意识——读戴希的微型小说《如果不报案呢》
第七节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评戴希小小说《将军的瓶子》
第八节 虚实之间见功力——凌鼎年小小说三题印象
第九节 从生活到艺术——蓝月小小说四题文本解读
第十节 搅不完的余波,伤不完的心——评李海蠡微小说《搅》
第十一节 武陵新秀夏一刀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篇 作家论
第一章 昌耀论
第一节 高原:昌耀诗魂
第二节 作用于身体的时代氛围——昌耀《烘烤》阅读札记
第二章 少鸿论
第一节 少鸿小说的大地品格
第二节 少鸿小说的意义阈
第三节 寻找生命的和谐——评《溺水的鱼》
第四节 艺术传承与诗意传达——评少鸿的长篇小说《抱月行》
第五节 “写作是一种精神自慰”——少鸿访谈录
第六节 少鸿:都市里的耕者
第三篇 作品论
第一章 小说评论
第一节 从陌生回到原点——王跃文长篇小说《爱历元年》评析
第二节 似水绵延——《水族》阅读印象
第三节 面对世界的变幻——破解寓言体小说《幻变》
第四节 持守·凝思·希冀——长篇寓言体小说《幻变》的生态意蕴
第五节 生存的忧患与诗化的审美——评长篇寓言体小说《幻变》
第六节 生态的变迁与生命的幻变——《幻变》的结构主义解读
第七节 作家的胆识与书写的深度——刘友善和他的《田二要田记》
第八节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写在钟儒勇长篇小说《管家》出版之前
第九节 钟声不常鸣,只在未敲时——序钟声长篇小说《红唇》
第十节 多棱镜中的现代中国——邓爱珍和她的长篇小说《一家人》
第十一节 邓爱珍——一个追梦的女人——长篇小说《一家人》序
第二章 诗歌散文评论
第一节 守望红旗——关于萧汉初诗歌新作《红旗诗人》的断想
第二节 缤纷的“桃花” 斑斓的诗情——谈彭其芳散文的意境美
第三节 向民间草根艺人致敬——读彭学明报告文学《映山红遍》
第四节 城头山古城遗址的文学表达——《穿越城头山》序
第五节 善卷:从传说到史实——周友恩和他的《德祖善卷》
第三章 戏剧影视评论
第一节 在“花朵”和“地面”之间——汪荡平戏剧作品分析及对现代戏剧创作的思考
第二节 周志华剧作的守望品格
第三节 镜头下的湖湘文化精神——评电影《卒亥元勋》
第四节 被遗忘的铁血英雄、被演绎的历史传奇——评电影《辛亥元勋》
第五节 英雄童话剧的诗意表达——动漫连续剧《雷锋》评析
第六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武陵优秀文学作品选》点评
第四篇 影响论
第一章 丁玲论
第一节 “左转”中的民俗叙事模式探讨——以丁玲文学作品的婚姻民俗叙事为例
结语
第二节 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口承民俗叙事模式
结语
第三节 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新型社会组织民俗建构
结语
第二章 周立波论
第一节 周立波书写的农民世界
第二节 周立波的叙述策略创新
第三节 左翼坚守与文学转换:——论周立波在20世纪30一40年代的转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