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v
1 我国能源消费供需状况分析 1
1.1 我国能源生产状况分析 2
1.1.1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4
1.1.2 我国石油生产状况 5
1.1.3 我国天然气生产状况 6
1.1.4 我国电力生产状况 7
1.2 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8
1.2.1 我国煤炭消费状况分析 9
1.2.2 我国石油消费状况分析 10
1.2.3 我国天然气消费状况 11
1.2.4 我国电力消费状况 11
1.3 我国能源结构分析 12
1.3.1 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分析 12
1.3.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4
1.3.3 我国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16
1.3.4 大力发展水电,优化能源结构 19
1.4 本章小结 20
2 从世界到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状况 21
2.1 世界水电资源现状 22
2.1.1 世界水电大国的水电资源开发进程 22
2.1.2 全球水电的储备、开发和使用情况 23
2.1.3 世界水电开发现状 24
2.2 我国水电资源分布 29
2.2.1 我国水力资源储量 30
2.2.2 我国水电基地 39
2.2.3 我国水电投资发展情况 43
2.3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特点、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概述及状况47
2.3.1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特点 47
2.3.2 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概述 48
2.3.3 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状况 50
2.4 本章小结 56
3 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动态测算——以大渡河为例 57
3.1 FDTD方法理论 57
3.1.1 FDTD的差分格式 57
3.1.2 Yee元胞 58
3.1.3 Maxwell方程组 58
3.1.4 方程的有限差分表示 59
3.2 水电开发量测算模型 61
3.2.1 测算模型简介 61
3.2.2 模型的差分格式 62
3.3 实证分析 64
3.3.1 变量选取 64
3.3.2 流域基本资料 65
3.3.3 测算结果 71
3.4 本章小结 73
4 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 74
4.1 经济 74
4.1.1 对GDP的影响 75
4.1.2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75
4.1.3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76
4.2 社会 77
4.2.1 提高中下游防洪标准 78
4.2.2 改善中下游干流航运条件 78
4.2.3 促进西电东送工程实施 79
4.2.4 减少中下游的泥沙数量 80
4.3 生态环境 81
4.3.1 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83
4.3.2 对初级生物的影响 84
4.3.3 对鱼类的影响 85
4.4 移民 87
4.4.1 移民意愿 88
4.4.2 宗教文化 88
4.4.3 移民的适应能力 89
4.4.4 移民再就业 90
4.4.5 移民保障制度 90
4.4.6 移民安置的法律法规 91
4.5 融资模式 91
4.5.1 内源融资 92
4.5.2 直接融资 93
4.5.3 间接融资 94
4.5.4 权益性融资 94
4.5.5 债务性融资 95
4.5.6 项目融资 96
4.6 本章小结 104
5 水电开发的替代效应 105
5.1 引言 105
5.2 模型的描述 106
5.2.1 ADF检验 106
5.2.2 VAR模型的一般表示 107
5.2.3 脉冲响应函数的基本思想 107
5.2.4 多变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介绍 108
5.3 实证分析 110
5.3.1 两变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11
5.3.2 多变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16
5.4 本章小结 120
6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进化博弈分析 122
6.1 引言 122
6.2 水电开发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124
6.3 前提假定 124
6.4 模型的构建 125
6.5 模型分析 126
6.5.1 模型的适应度分析 126
6.5.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129
6.6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 131
6.6.1 生态补偿的概念 131
6.6.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34
6.6.3 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137
6.7 本章小结 141
7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与移民的进化博弈分析 143
7.1 引言 143
7.2 水电开发者与移民的关系分析 144
7.3 前提假定 144
7.4 模型分析 146
7.4.1 模型的适应度分析 146
7.4.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147
7.5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移民补偿 150
7.5.1 移民补偿的概念 151
7.5.2 移民补偿的政策建议 152
7.5.3 案例分析 155
7.6 本章小结 158
8 水电开发的三方进化博弈分析 160
8.1 水电协调关系分析 160
8.1.1 水电开发利益结构分析 160
8.1.2 水电开发的利益分类 162
8.1.3 水电开发中的利益主体 166
8.2 水电开发三方进化博弈模型的假设前提 168
8.2.1 三方博弈的参与主体 168
8.2.2 各方博弈主体的行动策略 168
8.3 水电开发三方进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170
8.3.1 三方博弈模型的变量设定 170
8.3.2 三方博弈的收益矩阵与期望效用分析 171
8.3.3 三方博弈的复制动态与稳定性分析 172
8.3.4 三方博弈的结论分析 178
8.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三方博弈结果 179
8.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80
8.4.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82
8.4.3 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84
8.5 本章小结 187
9 流域水电开发典型案例 188
9.1 案例一 大古力水电站 188
9.1.1 基本概况 188
9.1.2 扩建效益 190
9.1.3 民生问题 191
9.1.4 启示意义 191
9.2 案例二 伊泰普水电站 192
9.2.1 基本概况 192
9.2.2 经济效益 193
9.2.3 民生问题 194
9.2.4 启示意义 195
9.3 案例三 三峡水电站 196
9.3.1 基本概况 196
9.3.2 生态环境 197
9.3.3 融资模式 199
9.3.4 移民问题 199
9.3.5 三大效益 200
9.3.6 启示意义 201
9.4 案例四 溪洛渡水电站 202
9.4.1 基本概况 202
9.4.2 综合效益 203
9.4.3 建设意义 204
9.4.4 建设初期经验总结 205
9.5 案例五 藏木水电站 205
9.5.1 基本概况 205
9.5.2 融资模式 206
9.5.3 建设意义 207
9.5.4 生态影响 207
9.5.5 启示意义 207
9.6 本章小结 208
10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协调机制 210
10.1 协调机制的概述 210
10.2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相作用与协调 213
10.2.1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4
10.2.2 生态环境对水电开发的制约 215
10.2.3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 216
10.3 水电开发与移民的互相作用与协调 218
10.3.1 水电开发对移民的影响 218
10.3.2 移民对水电开发的制约 221
10.3.3 水电开发与移民之间的协调 221
10.4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策建议 222
10.4.1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水电开发 223
10.4.2 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226
10.4.3 做好移民与水电开发之间的协调工作 228
10.4.4 加强我国水电项目资金支持 231
10.4.5 加强水电大坝的修缮和水电开发项目的退役管理 235
10.5 本章小结 236
参考文献 237
附表 24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