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展示广东东软学院建校15年教育改革成果为主基调,会集了学校各级管理者、教师和职工,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行政、招生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等多方面的学术观点和创新实践。论文集大致分为创新创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现代经济与管理等6个专题,总计60多篇论文,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领导及教职工开展教育创新和改革的参考资料。
大道至简
创 新 创 业
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几点思考
杨利
(广东东软学院院长,广东佛山,528225)
摘要:创新创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大学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起点,其必须创造优良的环境,搭建理想的平台;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坚强的后盾。
关键词:教育;创新;创业;大学生
作者简介:杨利(1962—),男,学院院长,教授、计算机博士、博士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为全国创业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也为大学的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作为创新创业的本科院校,必须适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顺势而为,才能取得突破。
一、大学是学生创新创业梦想起航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梦想,当乔布斯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第一次见到计算机终端……我觉得自己彻底爱上它了”[1],由此结下了与计算机的不解之缘,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并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在中国,中学时代由于沉重的学习负担,个人的梦想只能放在一边,而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创新要有一点超越世俗的思维,创新创业,对于广东东软学院这样一个以软件为主的学院的学生来说,决不应该只是领导交给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就用软件去实现它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构思和创造的过程,是技术上的革新和思路上的跨越。大学生思维活跃,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处于思想活跃期,不拘泥于既成的定式,喜欢尝试与众不同的事物。因此,大学正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起航的地方。为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学院应顺势而为、借机发力。
一是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学生创新创业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有的获得了成功,有的却失败了,有的会被社会的大潮逐步吞噬,湮灭在浩瀚的人海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为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作为一所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应有所为。也正是基于此,广东东软学院从建校伊始就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此后又建设了孵化器印加部落众创空间、Coo Venture创业云、创业18Mall、东软华南IT创业园等多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的就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搭建一条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生态链。为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学院开创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面向社会”以及“面向国际”的独具东软特色的协同创新办学机制。大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实践中锻炼能力,随后他们既可以到社会也可以在实习基地或者直接到相关公司、企业去实习,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也逐步从虚拟走向现实。此外,学院每年还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各类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正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广东东软学院董事长刘积仁所言:“广东东软学院今后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去创业。”
二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有了良好的环境还要有实践平台,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为此,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开展校政企合作,创建了面向佛山地区大学生群体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创业18Mall”。创业18Mall是佛山市唯一一家以大学为主要举办单位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秀项目进入创业18Mall进行实体孵化,创新创业的梦想在这个平台上逐步孕育成长。进驻创业18Mall的创业团队可以享受包括投资融资、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科技中介等方面的服务,在形成人才集群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成果落地化、产业化,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三是架起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创新创业必须立足实际才能生根发芽,学院是大学生梦想起航的地方,但创新创业的梦想要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成果,还必须有实践的舞台。为架起大学生梦想与现实沟通的桥梁,学院开辟了众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放到现实的环境中去考验。通过参与地方企业软件设计,了解地方企业运营模式,直面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既能让大学生点燃创新创业的智慧火花,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动力,为他们梦想的实现插上翅膀;又能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创新创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有直观的了解,确保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不会成为脱离实际的幻想。
广东东软学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2015年6月,广东东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开园暨共创平台启动,东软学子在广东东软学院的舞台上孕育着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学子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的思想火花在他们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015年6月,凭借着“互联网+物流”模式,以送餐平台打响知名度的14级在校生团队,赢得了400万元的风投资金。“我们将用这笔资金继续扩大我们的市场开发,开拓更为广阔的配送平台,很快我们将挺进北京”。[2]大学生们的铮铮誓言向这个时代宣告:东软学子创新创业的梦想已经开始从广东东软学院起航。
二、追求完美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
数学家GH哈代说过:“丑陋的数学在世界上无法生存。”他的意思与飞机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的观点是一样的:“如果解决方法是丑陋的,那就肯定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只是还没有发现而已。”[3]既然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那就只有通过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才能去除丑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往往会成为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乔布斯正是基于对完美的执着追求,才能使“苹果”公司一次次创新、一次次改变世界。2007年,在距离iPhone发布仅有6个星期之际,乔布斯基于对屏幕的完美追求,将原来的塑料设计改为玻璃设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产品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变,其挑战不言而喻。[4]而“苹果”公司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乔布斯的执着追求,将看似“几乎是不可能的”变成了现实。正是乔布斯一次次近乎苛刻地追求完美,成就了“苹果”公司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乔布斯也因此成为当代最伟大的IT英雄。IT创业之父——格雷厄姆对于好设计的看法是:好设计是简单的设计,好设计是永不过时的设计……好设计是艰苦的设计……好设计常常是奇特的设计……好设计常常是大胆的设计。格雷厄姆在这里说出了设计者的品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追求完美方面对于好品位的追求应该借鉴。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于完美的追求,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争创一流,包括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成就,这里所说的“一流”就是指要追求完美。广东东软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艺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追求一流的决心和勇气,程序设计需要创新意识和一流的水平,艺术的表现需要追求完美,大学生创新创业只有在追求一流的过程中才能日臻成熟。为鼓励大学生勇于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创出佳绩,学院多年来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让他们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保持创新创业的活力。近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国家及广东省组织的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并多次斩获“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以及其他国家级比赛的二等奖、三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这些好成绩的取得正是大学生争创一流的最好回报。二是要精益求精。“开发优秀软件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创业”。[5]软件程序的设计更多是依靠自身的创业,而创业的成果并不能像参加比赛一样,可以根据名次论高低,创业的成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说,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排名先后来论成败,精益求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不懈追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产品”应放到SOVO或者创业18Mall中,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完善;设计的产品应带到实践基地去,接受企业的评判,这样既有利于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完善,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持续动力。正如画家绘画一样,长年累月地在一个项目上工作,把所有的最新想法都以修订版的形式包括进去,[3]不断地追求完美,才有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三是要培育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对现有的成果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这是追求完美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自满必然会对不同的意见置若罔闻,看不出设计方案中隐藏的问题,这是与追求完美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对设计出的程序、方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来评价现有的创新创业成果。乔布斯也正是出于对塑料屏幕的批判性思维,才提出用玻璃来替代塑料,因而促成“苹果”产品技术的革新,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培育大学生批判性思维,首先要不唯书。书上的知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但如果一味按照书本来做,就很难有所突破。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要敢想、敢做,不囿于书本上的定式,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商务管理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其次要不唯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通常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SOVO以及创业18Mall等平台,老师的指导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决不能局限在老师的思维方式之下,否则老师就成了创新创业的主体。对于老师创新创业方面的思维方式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才能有所作为。最后要不唯传统思维。创新就是要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大凡创新成果的取得无一不是对传统的一种违背甚至颠覆。格雷厄姆没有采取传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一个传统的桌面软件,而是让软件在服务器上运行,最终成就了他的Viaweb。
三、宽容的土壤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坚强后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们奏响了创新创业的时代主旋律,但创新创业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学院董事长刘积仁博士从东北大学带着几个人、几台电脑开始创业,逐步将其发展成为当今国家最大的软件上市公司,他本人也成为国内IT行业的领军人物,为我们树立了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然而他对大学生创业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学生创业如果是为了成功这个目标来,基本上会带着失望而归。道理很简单,别说大学生创业,就是一些有着成熟经验的人创业,甚至于包括我今天在创业,都不敢保证就一定会成功……作为风险投资,你投了100个企业,其中能有20个、30个不错就很幸运,失败20、30很正常。”[6]刘积仁博士认为,创业的本身要素很复杂,有管理、资本、知识等要素,而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获得的是知识,其他要素的获取则十分困难。
大学生创新创业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是最能够输得起的”,宽容的土壤往往是他们砥砺前行的坚强后盾。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重新激发他们的斗志,成为他们再次扬帆起航的动力。大学是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也理应成为他们避风的港湾,他们的每一次触礁、每一次碰撞都需要这个宁静的港湾来抚平他们创新创业的“伤口”。一是要教育大学生勇于直面失败,敢于接受失败的考验。并不是每个创新创业者都能获得成功,尤其是对于尚有紧张学习任务的大学生,他们尽管不乏智慧的火花,但由于缺少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经验,再加上考虑问题欠周到,必然会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做好引导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让他们明白,不是每一个点子都能点石成金,不是每一个创意都可以转化成创业的种子。创新创业除了要有与众不同的理念外,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举措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正是出于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广东东软学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五元”能力——知识与专业能力、融入社会能力、抵抗挫折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通过“五元”能力的培养,教育大学生只有勇于直面困难与问题,通过不断努力,战胜挫折,丰富自己的阅历,造就坚强意志,学习更多经验,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7]二是要及时提供帮助,促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的实现。格雷厄姆从2005年就开始举办夏令营,帮助那些有创业念头的大学生成立自己的公司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因此成为硅谷创业之父。大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从学习走向创业的中转站,鼓励他们创新创业理应成为大学的应有之义。每个人的创新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当他们遭遇挫折时,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刘积仁博士提醒:“大学生创业有公共场所可以用,在大学的实验室里不用付钱,有父母的资助,成本低,人才丰富,搞电子商务的,搞技术的。还有资源,家里有钱学习不好的,家里没钱但学习好的,很容易就组建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个阶段,你是能最好地学到资源组合分享的。所以,因为创业环境最舒适,大学生在校的时候最应该进行创业的实践。”[4]正如刘积仁博士所言,学院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中除了提供资金的帮助外,还注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注重学院丰富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注重引导他们发挥团队的力量而不是通过单打独斗来实现他们的梦想。通过教育与引导,让他们逐步掌握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创业意识,并帮助他们逐步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认识误区,解决创新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圆他们一个创新创业的梦。
目录
创 新 创 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几点思考杨利
高等教育不能靠规模取胜杨利
大学生需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杨利陈万里
新建本科高校如何推进实施“大师教育”——广东东软学院CXO大讲堂的经验与启示
杨利戴卫民顾洪江郑超李惠旋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与成效初探刘春雨
精心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链促进学生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王显卓
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产学研创建IT小镇——以广东东软学院为例看高校在特色小镇
建设中的作用孙赐星吴守璇
校企协同构建IT类专业综合创新实践能力体系与实践李强
协同创新是新兴高校的核心发展动因戴卫民
工程与信息技术
Algorith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actoring
IntegersLi Jianhui
一种组件传输的通信隐私数据保护方案张永棠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及赢利模式研究王东波
基于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的专一化战略研究李文龙
技术距离视角下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朱志祥
天海背景图像——天海分界的线性回归检测方法王学伟
非正弦时域正交脉冲组参数优化方案设计刘旭东
基于应用场景的计算机实验室设备选型研究徐维远谢振华付冬波陈坤
智慧校园建设中云平台的选型探讨刘建文付冬波吴伟丰
计算机学科多媒体交互课件的探讨——以《汽车空调》为例林瑾
我院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谢振华付冬波徐维远陈坤
浅析整合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李一平
位图旋转算法的FPGA实现谭德立
现代经济与管理
民办高校的营利分析蔡昭映
以高校为核心的科技特色小镇建设的理念、目标及手段吴志成
消费者比较视角下家具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张义先何锦明
互联网+农贸市场——探索传统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的建立
辛伟彬
共享经济下中国物流业的升级路径探索张晓芹李焕荣
人 才 培 养
创新发展的学工队伍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条件陈万里
民办高校发展国际教育的经验与策略探讨刘鑫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朱爱红李婧玮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罗先录
关于探索开展“TED”讲堂的几点思考顾洪江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初探林世凌
浅谈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自我管理与个性化培养石明罡
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王玉峰冯晓玲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能手机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熊有平
应用型本科税法教学方法研究刘颖
企业模拟经营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设计黄伟宏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李苹绣谭富泉
反向教学法在动画角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王淼李祥依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创客型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实践江明磊
分析法与整体法教学理论在语言能力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梁焕强
劣构问题探究与高校生态课堂的构建刘华黄凤菊刘莎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周燕杰
如何做一名“职业”的民办高校教师汪静
五元能力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陈润坚
基于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学生党员包干制范利阳
论大学生团学活动专业化的意义——以计算机系IT文化节为例胡顺林
“六个一”学生工作方法对“七位一体”学生安全体系的构建黄文武
高校宿舍关系问题研究——以某学院学生宿舍矛盾为例朱文静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管理建设研究莫丽珍
基于微信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需求分析陈月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实践与反思徐婉珍
关于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崔冬艳刘金妮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魏菊霞
浅谈大学生的“准职业能力”培养胡绵陈注清
语 言 文 化
从大学招生简章设计分析品牌要素选择与塑造路英杰崔冬艳
日本动画产业的世界市场与结构:综述与剖析刘小珊
校园墙绘艺术中的意境表达与实践研究杨玉英
『春琴抄』について——内容とスタイルを中心に陆湘玲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讨周世勇丁悦
日本語の当て字について严文红
论《逃出克隆岛》中的生命伦理刘集成
其他
最是书香能致远——广东东软学院图书馆15年齐卫真
元妃省亲蕴藏的经济学思想方小慧
民办高等院校招生策略研究李国庆
始于东软面向未来——数字艺术专业建设回顾与展望熊丹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