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最后的浪漫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085756
  • 作      者:
    作者:刘钦伟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刘钦伟著的《最后的浪漫》以详实史料和生动故事相结合的“史话”方式,真实记述和还原了1922年5月1日《创造》季刊创刊,至1937年7月10日《新诗》月刊停刊,这不到十六年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产生、发展、演变和合流的过程;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及其青春激荡、才华横溢的文学群体。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和整体的文学成就,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展开
目录
导言
兴起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刹那主义酿出的艺术至上主义
日本唯美主义的立足点是享乐主义
新浪漫主义是创造社办刊方针
浅草、沉钟、弥洒、绿波等社团倾向于浪漫主义
南国社信奉的是艺术至上主义
狮吼社、绿社沉醉在官能享乐主义
新月派的艺术崇拜等于宣告艺术的绝对独立
浪漫主义思潮消失在中国抗战的炮火声中
第一章 翻译在前,创作在后:新文学诞生离不开外援与内应
胡适放弃农科主攻哲学,出于对杜威的敬重
受英美意象派启发,胡适写下《文学改良刍议》
由于陈独秀的推荐,胡适成了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新青年》销路不好,刘半农与钱玄同唱起了“双簧”
林纾要撤回《妖梦》,张厚载说已寄走了
林纾的翻译小说风行一时,胡适和周氏兄弟都受其启蒙
周作人挨过鲁迅一次打,是他耽误了《域外小说集》的翻译
《新青年》第一篇创作小说,是苏曼殊用文言文写的《碎簪记》
钱玄同不是白话文的倡导者,却是一个狂热的支持者
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周作人划出新旧文学界限
傅斯年在北大学生中领头创办《新潮》,联想到欧洲文艺复兴
《新潮》创立的目的正如鲁迅所想的: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
郑振铎在商务印书馆办刊不成,转而成立文学研究会
《小说月报》销量比不上通俗期刊,那时文学青年爱读通俗小说
自然主义的缺点比浪漫主义的缺点更大,沈雁冰为何还提倡自然主义
《蕙的风》引起舆论哗然,不是骂汪静之诲淫就是骂他只诲淫而无诗
郑振铎提出“血和泪”的文学口号,郁达夫却作小说《血和泪》去讥笑
第二章 读西洋书,受东洋气:创造社崛起偏向于感伤的浪漫
郭沫若与张资平相遇谈到要创办纯文艺杂志,这是创造社的受胎期
郭沫若以情诗创作走上诗坛,《女神》中所收情诗都是为安娜而作
创造社在郁达夫寓所东京第二改盛馆成立,决定出版《创造》季刊
郁达夫起草的《出版预告》,引起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
郁达夫、田汉、陶晶孙都是新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郁达夫、郭沫若的谩骂,沈雁冰忍不住写了《〈创造〉给我的印象》
郭沫若与胡适论战是由郁达夫的《夕阳楼日记》引发的,又叫“夕阳楼之争”
成仿吾给张资平写信说:“假如没有文章,就你们矿山里的铅也可以搬些来。”
只因徐志摩对郭沫若《重过故居》一诗有微词,成仿吾就急得要和他翻脸
田汉第一个脱离创造社,是成仿吾背后批评他写作态度不严肃引发的
成仿吾有“黑旋风”的雅号,《诗之防御战》把文学研究会的诗人都得罪了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既浪漫又唯美:出自内心要求,除去一切功利打算
一名学生发文批评郭沫若的误译,被创造社认为是文学研究会“借刀杀人”
《创造周报》余稿弃之可惜,四个青年办了一个刊物——《洪水》周刊
周全平等人印发五元的小额股票成立创造社出版部,吸引不少文艺青年入股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私下成立幻社,出版一个名为《幻洲》的小刊物
郁达夫天真直率是个“最无创造嘴脸的人”,最终与创造社完全脱离关系
郁达夫对王映霞一见钟情从而狂热追求,写信说“我简直可以为你而死”
第三章 兴之所至,笔之所随:“为艺术而艺术”重在自由与独立
浅草社推崇创造社,是从他们的创作和译作看出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浅草》编辑方针:不批评别人的作品,别人批评他们的也概不理论
鲁迅有《浅草》一卷本,那是北大学生冯至拿到教员预备室交给他的
杨晦是冯至的学长也是沉钟社的“灵魂”,陈翔鹤向往冯至他们也来到北大
沈从文向郁达夫求助,郁达夫拉他下馆子还写了一封公开信
《沉钟》周刊创刊前,陈翔鹤骑毛驴上香山做客沈从文新住处
和杨晦在一起也会吵架,不过这不会影响他们叫外卖和讨论出版计划
杨晦主编复刊后的《沉钟》,那时他和文树新的师生恋正闹得沸沸扬扬
《沉钟》坚持九年之久,若不是杨晦带着恋人私奔也许还会办下去
《沉钟》比《浅草》更注重翻译,同时也给创作蒙上一层现代主义色彩
冯至寻找爱情写下了很多情诗,找到了爱情后他也就与情诗疏离了
杨晦的《磨镜》取材于《金瓶梅》,他笔下的潘金莲可真厉害,不过心肠好
看不惯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笔战,弥洒社决定自己办刊物,专门从事创作
顺着灵感进行创作,他们自然钟情于诗歌,写起小说也带有抒情的成分
钱江春是一个富家子弟却动用不了家里的钱,眼看着《弥洒》缺少经费而停刊
绿波社社员大多是天津的中学生,办不了刊物就先出了一本诗合集——《春云》
绿波社与曦社交换稿件、互为社员,曦社社员大多为北师大附中学生
蹇先艾以曦社名义邀请徐志摩来讲演,徐志摩埋怨蹇先艾连一杯开水也没给他喝
徐志摩应邀到南开大学暑期学校讲课,绿波社天津的社员—致加入听讲
随着焦菊隐、于赓虞考入燕京大学,绿波社由此进入“北京时期”
赵景深在长沙第一师范遇见田汉,请他加入绿波社长沙分社他一口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