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创造活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二、变化显著、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滞后的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策略的推动下,经过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努力,两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两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随着国家两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更是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首先,农牧业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畜牧业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业之一。中国牧区集中分布在北部、两北部干旱、半干旱及两南部分青藏高原地区,通常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两藏为中国的五大牧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牧区普遍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使用权落实到户,加强了草原建设和管护制度。一些牧区还出现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家庭牧场。由于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家庭牧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了。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人草畜三配套”的新牧区建设更是推进了牧区生态、经济和礼会的和谐发展。农村牧区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各族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农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棉花、油料以及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不仅基本满足了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与此同时,工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年均递增11.9%,工业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能力逐步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西北民族地区的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非农社会经济活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结点”。两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多年以来,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经济加快了发展步伐,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业企业数日增加数以万计,基本形成了大型现代化企业、个体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企业群体。在城市经济的推动下,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对民族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由于社会历史的诸多原因,西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和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支持中两部地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一批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北京至乌鲁木齐通信光缆工程、内蒙古地区铁路、西藏多个建设项目、新疆吐哈油田、南疆铁路、宁夏引黄灌溉工程等,大大改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状况,行路难、通信难、饮水难、用电难的局面正在改变。
第三,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关系更加融洽。国家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两北地区各类民族教育协调发展,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到综合大学的教育体系,建立了一支各类人才齐全的师资队伍;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双语教学,在内地大中城市开办了民族班和民族学校。西北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缺医少药状况基本得到改善。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发展进步,两北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升,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摆脱了贫困。牧区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各族牧民长期逐水草而牧、逐水草而居。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西北牧区的水利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累计兴修各类水利工程近35万处,发展草原灌溉面积1200多万亩,林地灌溉276万亩,改善供水不足草场约5万平方公里,牧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雨水集流工程既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又能结合节水灌溉解决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内蒙古解决了5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新疆解决了85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部分牧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