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的法治之路/读懂中国
0.00     定价 ¥ 50.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9114422
  • 作      者:
    作者:卓泽渊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卓泽渊,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当选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首届领军人才。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挂职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2006年6月为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2011年3月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法治讲座;2015年8月担任国家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全面依法治国专题中外记者会新闻发布人。著有《法的价值论》、《法政治学研究》、《法治国家论》等学术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的法治之路(中文平装)》对从古以来中国的法律发展做简要回顾,尤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进行较为深入的学理阐释与理论解析。
  《中国的法治之路(中文平装)》旨在通过对中国法治发展的历程进行历史和学理总结,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使之从法治的视角读懂中国。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的法治之路(中文平装)》:
  在世界的东方、亚洲的北部,有一个神奇而又古老的国度,它叫中国。勤劳善良的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耕耘收获、生生不息、代代相继。公元前22世纪末21世纪初,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王朝,是为夏(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从夏、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周(公元前1064-公元前256)以降,及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各王朝逐步衰落,中国社会步入一个重要的改革转型期:从古代社会向传统社会转型。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位伟人降临神州大地,他就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他少年时代就聪慧过人,成年后更是身材魁梧,学识渊博,礼乐骑射、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孔子对中国古代典籍《诗》《书》《礼》《乐》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编纂,修订了历史著作《春秋》o此外,他还积极倡导并开办学校,广收门徒,成就了“杏坛设教”的千古美谈与教育佳话。他以大地为校舍、以社会为教室,带领学生周游各个诸侯国家,一边游历一边教学,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学园。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现在中国设立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孔子的贡献同样体现在法律领域。他曾教导学生并告诫世人如何处理好道德、文化与法律的关系,使法律在道德、文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功用。他的许多论述以及与学生的对话,被他的学生们辑录起来,汇成一部中外闻名的巨著——《论语》o其中的大量论述成为经典而流传千古,“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以至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他将“无讼”确立为听讼甚至是法律的最终目标,“听讼吾尤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②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现代读来,也令人颇有收获。
  有一个记载在《吕氏春秋》里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孔子对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看法。据说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身为奴,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救助者以补偿和奖励。这一法律规定执行了很多年,许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重返鲁国。
  孔子有一个经商的学生,叫子贡,颇为有钱。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不去领取国家所给予的补偿。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流落异国的鲁国人服务,为鲁国分忧。孔子知道后大骂子贡,批评子贡伤天害理。因为在孔子看来,子贡的行为为自己赢得美誉,但是同时也拔高了社会关于“义”的标准。以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补偿费的人,就可能再也得不到公众的称赞,也许还会被国人嘲笑。国人甚至会要求他们像子贡一样,不要去领钱而为国分忧。那么,很多人会因此对流落异国的同胞视而不见,那些需要救助的鲁国人得不到帮助,无法返回故土,由此就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的见解非常高明,他很好地处理了道德、法律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不能不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艰难起步
一、历史的前奏与回响
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三、苦难中的反思与新生
四、沈家本:中国近代法学奠基人
五、伍廷芳:近代中国的第一代法律人
六、康有为与梁启超,
七、清末修律:中国古代法走向近现代法的桥梁
八、宪政考察
九、“六法全书”
十、红色法学家
十一、“争取人民大宪章”
十二、马锡五及其审判方式
十三、东京审判:正义永不缺席

第二章 法治新生
十四、赶考的法律宣言
十五、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十六、新中国第一法:《婚姻法》
十七、《土地改革法》与农业合作化
十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十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十、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二十一、法治发展遭遇冰冻期

第三章 浴火重生
二十二、历史的转折
二十三、平反冤假错案
二十四、恢复与重建
二十五、“七部法律”
二十六、取消党委批案
二十七、历史的审判
二十八、“八二宪法”
二十九、普法活动
三十、中南海法制讲座
三十一、亡者归来
三十二、“一国两制”

第四章 方略确立
三十三、依法治国方略
三十四、村民委员会选举
三十五、入世与立法
三十六、权力的依法交替
三十七、建立救助制度
三十八、夫妻黄碟案
三十九、私有财产权
四十、人权入宪法

第五章 全面推进
结语:长路漫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