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光及光学指标
1.1 光
1.2 光度学参数
1.2.1 辐射通量
1.2.2 光通量
1.2.3 辐照度
1.2.4 光强
1.2.5 光谱功率分布
1.2.6 S/P值
1.2.7 色温
1.2.8 显色性
1.3 道路照明质量参数
1.3.1 照度
1.3.2 亮度
1.3.3 对比度
1.3.4 可见度
1.3.5 光幕亮度
1.3.6 小目标可见度
1.3.7 眩光
1.3.8 频闪
1.4 灯具及光源参数
1.4.1 光效
1.4.2 灯具光输出比
1.5 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
1.5.1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5.2 路面反射特性
参考文献
第2章 人的视觉特性
2.1 人眼的生理结构
2.2 人眼的视觉特性
2.2.1 视觉适应特性及视觉状态
2.2.2 人眼的光谱灵敏度
2.2.3 人眼的亮度阈值差
2.2.4 人眼的视力
参考文献
第3章 隧道照明的理论基础
3.1 隧道照明的视觉任务
3.2 隧道照明的研究历程
3.2.1 视觉适应理论主导阶段
3.2.2 视觉适应理论向等效光幕理论过渡阶段
3.2.3 等效光幕理论主导阶段
3.3 隧道照明相关规范及报告
参考文献
第4章 隧道照明灯具
4.1 光强分布
4.2 光强表及配光曲线
4.3 隧道照明类型
4.4 灯具类型
4.4.1 高压汞灯
4.4.2 蔷压钠灯
4.4.3 金卤灯
4.4.4 荧光灯
4.4.5 邑磁感应灯
4.4.6 LED灯具
4.4.7 灯具特性综合比较
参考文献
第5章 隧道加强照明
5.1 隧道照明区段划分
5.1.1 接近段
5.1.2 入口段
5.1.3 过渡段
5.1.4 扣间段
5.1.5 出口段
5.2 L20方法确定入口段亮度
5.2.1 L20方法简述
5.2.2 计算查表法
5.2.3 环境简图法
5.3 觉察对比度法确定入口加强照明
5.3.1 觉察对比度法概述
5.3.2 相关参数确定
5.3.3 觉察对比度法算例
5.4 SRN法确定入口段亮度
5.5 洞外减光棚洞
5.6 亮度控制
5.7 过渡段照明
5.7.1 过渡段亮度
5.7.2 过渡段长度
5.8 出口段照明与加强照明
参考文献
第6章 隧道中间段照明
6.1 概述
6.2 中间段亮度等级与布置形式
6.2.1 中间段亮度等级
6.2.2 灯具布置形式
6.3 两侧布灯形式照明特征
6.3.1 分析模型
6.3.2 照明质量指标
6.3.3 亮度空间分布
6.3.4 纵向间距影响
6.4 拱顶布灯的照明特征
6.4.1 分析模型
6.4.2 照明质量指标
6.4.3 亮度空间分布
6.4.4 灯具安装高度影响
6.5 内表面材料的影响
6.6 隧道夜间照明
6.7 照明类型对照明质量的影响
6.7.1 分析模型
6.7.2 不同照明类型下的照明指标分析
6.7.3 光通量对照明指标的影响分析
6.8 应急照明
6.9 眩光控制
参考文献
第7章 隧道照明计算
7.1 隧道照明计算的特征
7.2 隧道照明计算的指标
7.2.1 计算指标
7.2.2 基础数据需求
7.3 直接光线计算
7.3.1 几何模型
7.3.2 道路亮度计算
7.3.3 道路亮度计算区域与计算点
7.3.4 道路水平照度计算
7.3.5 道路垂直照度计算
7.3.6 道路照度计算区域与计算点
7.3.7 墙壁亮度和照度计算
7.4 间接反射光线计算
7.5 常用的照明计算软件
7.5.1 计算模型
7.5.2 照明软件
参考文献
第8章 隧道照明系统测量
8.1 照明测量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
8.1.1 照明测量的必要性
8.1.2 照明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8.1.3 测量段落及时间选择
8.2 测量仪器
8.2.1 点式亮度计
8.2.2 成像式亮度计
8.2.3 照度计
8.3 隧道亮度测量
8.3.1 亮度计位置和测量区域
8.3.2 测点布置
8.4 隧道照度测量
8.4.1 照度测量的必要性
8.4.2 测点布置
参考文献
彩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