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王庆节教授、复旦大学刘清平教授热情推荐!适合专业学者、哲学爱好者以及期待在哲学层次上理解生活世界的各行业精英人士阅读。
本书围绕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北京,2018)“学以成人”主题,瞄准一组原初性哲学话题进行探索。所涉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事实与世界、意义与价值、理性与人性、真与真实、善与道德、美与自由等,最终指向“人的意义”话题。蕴含有三个思考向度:西方哲学自泰勒斯以来的形而上学转向“另一开端”的可能趋势,书中表述为从对象世界转向生活世界的路径;中西方哲学得以会通的可能通道,书中表述为东方“在的哲学”及“在-知”思维,与西方“思的哲学”及“思-知”思维在生活世界中的合流;网络时代人们言说哲学话题的可能方式,“连接”被挑选为本书的关键词,事实、世界、意义等均因为人的“在行为”连接而成。三个思考向度共同指向“我在”生活世界。
在哲学家的前面寻找哲学,在哲学家的后面谈论哲学。《哲学的边界》致力于拓展我们对哲学的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生活世界。那些困扰我们多年的哲学话题,在书中忽然呈现出明白易懂的景观来。这些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人类智能相对于人工智能和动物智能的原初优势是什么?人类为何有哲学、宗教、数学和语言?事实、意义、价值连同真善美话题该如何谈论?中西哲学的原初区别是什么?心灵与自我属于什么类型的话题?人类语言对生活世界的言说为何一开始就是“错”的?形而上学镜像是如何产生的?数和逻辑是如何被构造出来的?劳动、财富以及货币的本质该如何描述?如何化解哲学的形而上学困惑和哲学的生活意义困惑,等等。
哲学本应该谈论什么?
哲学曾经和正在谈论的东西,与哲学本应该谈论的东西,理应是同一个东西。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1.两者如是同一个东西,仅就话题而言,哲学已实现“是其所是”了(哲学话题的“是其所是”,不同于哲学自身的“是其所是”:后者是一永恒的过程)。
2.哲学话题一直未能实现“是其所是”,哲学本应该谈论什么因而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回答又只能是面向哲学活动整体的回答,没有哪一部分哲学活动被排除在外。
3.因而不意味着我们已断言哲学谈论了它不该谈论的东西,然后鼓励人们同现有的哲学决裂。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出不同形态的哲学,但作为人类哲学活动的整体则不可分割。
4.最后也不意味着现有哲学学科之外,另有一种未曾出现的哲学学科,倒有可能意味着现有哲学学科一直未能呈现出它应该有的样子来。当本书谈论哲学该如何如何时,所谈论的已是作为独立学科活动的哲学,且是作为一级学科的哲学学科自身。
您不妨直接将本书所谈论的哲学,理解为哲学学科活动及其成果。讨论哲学话题的“是其所是”,成为本书的首要目标。
如此一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哲学学科本应该谈论它本应该谈论的东西,结果却是谈论了它已经谈论的东西——显然又不是它本该谈论的东西。欲描述这一状况,很自然地想起语词“漂移”和“遮蔽”。意味着本该谈论的东西或漂移为已经谈论的东西,又或是已经谈论的东西遮蔽了本该谈论的东西,也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可以确定的是,已经谈论的东西和本该谈论的东西不仅有内在联系,且藏身于人类哲学活动的同一个过程中——该过程当包括东西方哲人的共同努力与贡献。就西方哲学而言,可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语,将已经谈论的东西和本该谈论的东西描述为“相互指派的状态”,进而还可以将前者对应于哲学的“第一开端”,指向自泰勒斯以来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后者对应于哲学的“另一开端”,指向未来的实现“是其所是”的哲学。就东方哲学这里仅限于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可以被解释为在同一个“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追问的哲学活动。该理论框架来源于“我在天地之间存在”这一生活事实,道、干支、阴阳等学说孕育于其中。最终还可将中国传统哲学纳入到人类共有的同一个哲学活动中,尽管它和西方形而上学有着很不相同的开端。将人类的全部哲学思考纳入同一个哲学活动的企图,与追寻某个唯一的“哲学”这类形而上学式的努力,有着根本性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差异。哲学目前的处境是,课程目录上属于独立学科,但远非严格意义上的和发展成熟的独立学科。
第一章 生活世界:哲学的原点
1.1.世界的整体连续何以可能
1.2.生活事实连接成生活世界
1.3.事实与世界的内在构成
1.4.事实和世界的意义构成
1.5.事实与世界的形式结构
1.6.生活事实的“观测界限”
1.7.纯在事实,如何得以“再现”和言说
第二章 语言世界:哲学的形式
2.1.语言在哪里:语言手指和语言岛
2.2.语言与事实:语言岛上的景观
2.3.语言工具箱:语词、句法及其他
2.4.生活建构者:日常生活中的言说
2.5.观察思考者:对象世界中的言说
2.6.语言哲学家:形而上学语病举例
第三章 价值世界:哲学的意义
3.1.心灵与自我:主体的由来
3.2.个体与世界:意义的条件
3.3.人性与理性:价值的基础
3.4.真的价值:生活之真的两种形式
3.5.善的价值:普遍伦理何以可能?
3.6.美的价值:心灵自由从何而来?
第四章 哲学分论:真与真实
4.1.知识:体验与科学
4.2.形式:数与逻辑
4.3.认知:内容与结构
4.4.真实:对象与含义
4.5.宇宙:时空与光速
4.6.哲学:困惑与未来
第五章 哲学分论:善与道德
5.1.个体立场与普遍原则
5.2.在家之人与在世之人
5.3.财富本质与知识劳动
5.4.劳动、市场与货币
5.5.资源结构与阶层资本
5.6.身份伦理与规则伦理
第六章 哲学分论:美与自由
6.1.审美关系论,从《大希庇阿斯篇》说起
6.2.审美对象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6.3.审美范畴论:崇高、优美、滑稽及细分
6.4.崇高与悲剧,兼论“悲剧悖论”
6.5.滑稽与喜剧,兼论幽默剧与讽刺剧
6.6.美育与自由,兼论宗教与体育的美学性质
结语:哲学的边界正是生活的边界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